2.推动我前进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2015年年初,正当我下定决心选择待在S外企利用空闲时间精进自己之时,我看到了我的榜样——潇洒姐的文章《写在30岁到来这一天》,看完热泪盈眶、鸡血充盈!马上搜索找到了深圳当地的组织:深圳趁早读书会,并申请加入了会员群。

我兴奋极了,无论是线上、线下活动都积极参与。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还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线下理财专场的分享一员,请注意是一员而非嘉宾,那个时候并没有什么人认识我,也没有什么线下分享的经验,分享的主题是:“在购买房子进行固定资产理财时的注意事项”。

分享的当时好紧张,结束后居然有很强的兴奋感,仿佛找到了自己万分喜爱的事,内心充满力量。

也许在懂事时,我内心就时常涌现出一些模糊的想法。只是努力不够、历练太少,所以毫无沉淀,很多东西只是散落的点无法变成真实的面。也可能是因为一直在做各种各样的尝试,我内心的声音越来越清晰:我不想过一眼就能望到头的人生。

那个时候虽然内心为自己做了一个计划:利用上班之余学习、精进自己。真实的情况却是内心充满了迷茫:为什么要学习?如何学习?学习了之后有什么用?需要努力多久才能有真正的进步?

后来我看到了一本书《异类》,作家格拉德威尔在此书中说道:“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英国神经学家Daniel Levitin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需要花1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找到值得我们坚持1万小时的知识或者技能?1万小时太久,在开始1万小时之前,我们有什么办法,通过短时间的实践去辨别自身的喜好?

在没有想明白这些问题之前,我没有选择停下来,而是继续保持相对高强度的学习节奏,最高纪录一天可以阅读、吸收两本书。

有一天在微信群里,趁早读书当时任职的会长“一抹月光”转发了一篇文章,并附带了一句话:大家看看文章里的打卡计划如何,我们要不要也一起玩一玩,举手参加的文字瞬间刷屏,当中也有我。

到了真正参加的时候,才不过30多人,和刷屏人数有非常大的差距。做语言的巨人总是很容易,现实当中大部分人却只是行动的矮子,我选择成为少数派。

前三期参加打卡的人数一直很少,群里也缺乏打卡的氛围,很多人都有一天没一天地打着卡。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死磕精神:认真思考打卡项目,坚持每天打卡至21天结束,打卡结束后进行复盘。

后来深圳趁早的核心成员吉吉主动请缨成为打卡的主理人,加入了很多社群运营的元素:

非常严格的群规:打卡项目必须可衡量、不得超时,严于律己;

奖惩分明:设有全勤奖、分享奖等有意思的奖项,超过两天不打卡淘汰,调动了更多人的积极性;

执勤人:有专人专职统计每个人的打卡情况,让努力被自己和他人看见;

……

没有想到,那个看似不经意的举动,我坚持了700多天,持续参加了25期(每期21天)的打卡社群,通过不同维度的尝试,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