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前言

《甲午战争史》原由人民出版社于1990年9月刊行,迄今已有15个年头了。现在回过头来看,它之得以成书,与有关方面和学术界同仁的关心、支持是分不开的。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开始对甲午战争史产生兴趣,着手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并展开实地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先后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两本小书——《中日甲午威海之战》(1962年4月出版)和《北洋舰队》(1981年8月出版)。曾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不写一本完整的甲午战争史?我的回答是:斯事体大,无论资料积累还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皆有不足,难当此任。这是我当时的心里话。

到了1982年4月,中华书局总编辑李侃先生来济南,住在珍珠泉宾馆,我去看他。他告诉我,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教授向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李一氓先生建议,认为我国50年代编辑出版的大型资料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贡献甚大,仅在美国培养的历史学博士就不下于200名,但此后新资料不断发现,《丛刊》已经不能适应进一步研究的需要了,应该组织编辑出版《丛刊》的续编。李老很重视费正清的建议,决定纳入工作计划,责成中华书局组织实施。李侃先生问我:你能否就甲午战争资料部分的续编代拟一份计划?虽然事情来得突然,但我还是应承下来,两天后便将草拟的一份《续编甲午战争资料的设想》交给了他。不想这份《设想》竟得到李老的认可,于1983年1月12日由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发文,正式委托我担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之一的《中日战争》主编。我之所以写这本《甲午战争史》,与此事是大有关系的。

其后,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会议在济南举行。分科讨论时,山东师范大学胡滨教授提出:听李侃先生说,甲午战争资料续编已确定由我省担任,作为甲午战争主要战场之一的山东省,还应该编写一部较为系统的《甲午战争史》,作为课题立项。并认为我是承担此课题的最佳人选。最后,会议采纳了胡滨先生的意见,将《甲午战争史》列为山东省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一项课题立项。同年3月,为筹备甲午战争90周年学术讨论会事,我去北京与三家会议发起单位——中国史学会、《历史研究》编辑部和《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另两家发起单位为山东社会科学院和山东省历史学会)商量有关事宜。在京期间,还广泛征询学术界同仁的意见,有机会与人民出版社的张作耀先生相识。这是我们第一次会面,他就直截了当地提出,《甲午战争史》要交给人民出版社出版。他是一位办事非常认真的人,以后多次询问书稿的进展情况。还有一次开玩笑地说:千万别等到我退休了再交稿!他的不断催询,也使我感到寸阴尺璧,不敢稍懈。到1985年10月,国家教委又将此书列入了《高等学校历史专业教材编选计划(1985—1990)》。笔耕历时几近八年,此书终得面世。

《甲午战争史》的出版,受到了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出版的当年,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出通知,为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更好地配合爱国主义教育,特向读者推荐一批优秀图书,在书单中开列人民出版社刊行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著作5种,此书亦名列其中。学术界舆论对此书也表示认同,并作出了肯定评价。1992年,此书被评为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当初由于各方面的推动和鼓励,我才有勇气和决心承担《甲午战争史》的写作任务;今逢此书再版,我要向关心并给予帮助的有关部门、学术界同仁和热心的读者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这次本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我对全书又重新做了校订,错字改之,漏字补之。原来书中凡公元纪年、记时及单纯用作数词的数字,皆用汉字,今除引用文献仍保其旧外,余则统改用阿拉伯数字。对西人译名误从近人者,则根据清朝档案更正之,如戴乐尔(William F. Tyler)即是。原先此书梓行后,即有读者认为,书中应插印若干照片和地图,以期做到图文并茂。再版的责任编辑孙瑜先生也提出了同样的意见。这个建议非常好,这就是书中增加地图和照片的由来。另外,书后还附有一份《征引与参考书目举要》,以便于读者查阅。是否妥当,仍请读者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

著者

乙酉仲春于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