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引领而望

原文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①梁襄王:名嗣,魏惠王子,战国时魏国的君主,前318-前296年在位。②语(yù):告诉。③望:远看。似:相像,类似。④就:走过去,接近。畏:敬畏。《礼记·曲礼上》:“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这里“畏”是使敬畏的意思。所畏:使人敬畏的方面。焉:于之,在他身上。⑤卒(cù)然:突然,猛然。⑥恶(wū):哪里。“恶乎”在《孟子》中有两个意思,一是“在哪个方面”,二是“如何”“怎么”。这里是后一个意思。东汉赵岐注:“问天下安所定,言谁能定之?”⑦一:统一。⑧孰:哪一个,谁。一:使统一。⑨嗜(shì):嗜好。⑩与:跟随,亲附。⑪七、八月:指周历七月、八月,相当于夏历五月、六月。本应是庄稼成长的季节,也是中原地区雨水正多的季节。⑫槁(gǎo):干枯。⑬油然:自然发生的样子。作:兴起,出现。⑭沛然:充盛的样子。⑮浡(bó)然:兴起的样子。⑯如是:像这样。御:抵御,阻挡。⑰人牧:即人君。清代焦循《孟子正义》:“《曲禮》云:‘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是天下之人牧,即天下之人君也。”⑱如:如果。引:牵拉。领:脖子。望:期望,盼望。⑲诚:果真,确实。⑳归:归附。由:通“犹”,如同。就:趋向。

译文

孟子拜会梁襄王,退出来后,告诉别人说:“从远处看他,不像个国君;走近也看不出他有什么让人敬畏之处。他突然问道:‘天下怎样才能安定下来?’我回答说:‘天下统一就会安定下来。’他又问:‘谁能使天下统一?’我答道:‘不嗜好杀人的君王能使天下统一。’他接着问:‘谁能跟随他呢?’我回答道:‘天下人没有不跟随他的。大王知道那禾苗吧?七八月间遇到天旱,禾苗就枯萎了。这时天上涌起乌云,接着大雨倾盆而下,那么禾苗便立即变得蓬勃旺盛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能挡得住禾苗蓬勃生长的情势呢?当今天下的君王没有不嗜好杀人的。如果有不嗜好杀人的君王,天下百姓都将伸长了脖子期待着他了。果真是这样的情势,那老百姓归附他,就如同水往低处奔流,浩浩荡荡,谁能阻挡呢?’”

解说

孟子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这句话看起来很夸张,可仔细想想,却是当时各诸侯国的真实写照。没有一位君王真正将百姓作为国家的根本,没有一位君王把获得民众的衷心拥戴和支持作为执政的基本原则。在君王心目中,百姓只是供他们役使的奴仆,他们高高在上地控制着一切权力,贪婪无度地攫取百姓的劳动成果,随心所欲地滥用民力,穷凶极恶地对待百姓的合理诉求,并且为了占有更多的土地,毫无人性地让无数百姓命丧疆场。

百姓是国家权力存在的前提。作为君王,首先应当具有善待百姓的仁者之心。这是贯穿《孟子》一书的重要命题。孟子始终将是否具有仁心仁德作为评判君王的第一标准。他说梁襄王无论是远观还是近距离接触,都缺少君王的气质风度。孟子很善于从外形上观察人的内心世界,他在《孟子·离娄上》中曾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liǎo,明亮)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mào,昏暗)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sōu,隐藏)哉?”他描述襄王外在给人的感觉,应该也是指在襄王身上感受不到一位仁者应有的神采。

接着孟子很详细地讲述了他与梁襄王谈话的过程。梁襄王提出“天下恶乎定”的话题。当时诸侯国之间战乱频仍,各国君王都企图以武力一统天下,建立万世功业。孟子也认为要达到天下太平的目标,应以实现天下一统为前提,只是他坚决反对使用武力手段实施兼并,而主张仁政。他坚信施行仁政的国家就一定能做到无敌于天下,因为仁政符合民心民意,正如他所作的比喻,民心思仁政,如久旱逢甘霖。倘若某位君王率先实施仁政,各国百姓会用脚投票,纷纷支持、归附;在这样的情势下,这个诸侯国想不发展壮大都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