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不能和不为

原文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①说(yuè):悦,喜悦,高兴。这个意义后来写成“悦”。②《诗》:《诗经》。这两句出自《小雅·巧言》篇。先秦时期人们在谈话中引用《诗经》的诗句是一种时尚。③予:我。忖(cǔn):揣测。度(duó):衡量。④夫子之谓:“谓夫子”的倒置。⑤乃:副词,就,表示限定范围。⑥戚戚:心情激动的样子。“于我心有戚戚焉”直译是“在我心里有很大触动”。⑦所以合于王者:与王道相符合的原因。⑧复:报告,告诉。⑨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一羽:一根羽毛。⑩明:名词,视力。察:看清楚。秋毫:秋天兽类身上新长出的绒毛。毫:长而细的毛。末:末端。舆:车子。薪:木柴。⑪许:同意,赞同。⑫否:单独成句,表示不同意某种看法,与“然”是相对的。⑬恩:德惠,这里指不忍牛被杀的慈爱之心。及:推及。功:功德。独:副词,表示反问,相当于“究竟”。与(y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惑、探询的语气。⑭然:这样说来。为(wèi):因为。焉:于是。不用力焉:不用力于是,不用力于一羽。⑮见:助动词,用在动词的前面表示被动。见保:被爱护,受到安抚。⑯不为者:不为这种情况。形:具体表现。异:分开。《说文》:“异,分也。”⑰挟(xié):用胳膊夹着。太山:即泰山。超:跳跃,跳过。北海:指渤海。语(yù):告诉。⑱是:这。诚:真的。⑲为(wèi):替,给。长(zhǎng)者:年老的人。折枝:按摩肢体。枝:通“肢”,四肢。或认为“折枝”就是折一根树枝的意思。⑳类:同类的事情。㉑是:这。

译文

宣王听了孟子的解释,心里很高兴,就说:“《诗经》里说:‘别人有什么想法,我能推测出来。’这是说的先生啊。我也就是做了这件事,反过来推求一下我这种行为,自己也不了解自己的心理。先生说明我的行为,真是说到我内心里去了。这种心理合乎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孟子说:“有人告诉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百钧重物,却不能举起一根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楚秋天兽类新生绒毛的尖梢,却看不到一车子木柴。’那么大王同意他这话吗?”宣王说:“不!”孟子说:“如今慈爱之心足以推及禽兽,而功德却不能施加到百姓,究竟是为什么呢?这样说来,一根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去用力气;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没有用视力去看。百姓没有得到安抚,是因为没有对他们用慈爱之心。所以大王没有王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宣王说:“不去做跟不能做这两种情况的具体表现怎么区别呢?”孟子说:“用胳膊夹着泰山跳过北海这样的事情,告诉别人说:‘我不能。’这是真的不能。替年老的人按摩一下肢体,告诉别人说:‘我不能。’这是不做,不是不能。所以说大王没有实行王道,不是用胳膊夹着泰山跳过北海一类的事情;大王没有实行王道,这是按摩肢体一类的事情。”

解说

孟子从“保民”的话题切入,逐渐把齐宣王的谈话兴趣引向王道。其间用百姓对宣王以羊易牛行为的看法,让宣王的情绪如过山车般,忽而自得,忽而失落。最后孟子用仁术合理地解释了宣王的行为,这让宣王龙颜大悦,心里满是舒畅惬意,自然对讨论仁政的兴趣更浓厚了,所以主动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样的心意就符合王道呢?

孟子没有直接回答宣王,又轻轻把话题荡开去,提出一个似乎不相关的问题。举百钧与举一羽、察秋毫与见舆薪,其间反差巨大;有人如此说话,明显与人们的经验常识截然违背,所以宣王也毫不犹豫地断然说道:“不同意。”不过,宣王心里恐怕也难免嘀咕:这老先生不直接讨论仁政,怎么又提出这样简单甚至荒谬的问题呢?这个问题与仁政有何关系呢?可以想象,宣王此时实在有点儿摸不着头脑了。

于是孟子明确地把中心思想揭示出来:你宣王能对禽兽有慈爱心,怎么就不知用到百姓身上呢?然后,他把“保民”与“举一羽”“见舆薪”并列起来,构成排比句,前面“举一羽”“见舆薪”是比喻,目的是引出并说明“保民”,意思是说“保民”就如同“举一羽”和“见舆薪”一样,本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现在宣王没有做到,只是因为没有去做,所以最后的结论自然就是:“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在此提出了“不为”与“不能”的区别,宣王没有完全理解,于是接着追问。孟子继续用比喻的方式来讲道理。他反复强调,实行仁政一统天下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是很容易就能做到,关键在于要去做。

在这一部分,孟子不断使用简单到不必考虑就能作出判断的比喻。孟子认为,君主善待百姓,不是口惠而实不至,而是要让百姓真正过上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这样就一定能得到百姓的拥戴。一个受到百姓衷心拥戴的君王,就必然无敌于天下。这样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君主就不能接受呢?他对此感到无法理解,所以使用简单的比喻也是出于这样的心理。

孟子不明白,处在不同价值观体系中的人,原本就是无法互相理解的,无论多简单的道理,也难以有效沟通。孟子以为善待百姓是君王的天职,宣王可不这样认为。在宣王的观念中,子子孙孙永享大位,而且能占有更广阔的领土,拥有更众多的臣民,从而建立让后代瞻仰歌颂的丰功伟绩,这才是自己追求的“有为”。所以对孟子所说的“不能”和“不为”的区别,其实宣王哪里是不懂呢?他只是不想为罢了;至于“不能”,永远是他以不变应万变的托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