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君子远庖厨

原文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①然:在古汉语中单独成句,表示同意对方的说法,相当于“是的”“是这样”。诚:的确。②褊(biǎn):本义是衣服狭小,不合身。引申指地域狭小。③何:为什么,哪里。④即:副词,就,就是,加强肯定的语气。⑤无:通“毋”,不要。异:动词,奇怪。“异”本是形容词,其意动义表示“认为……不同一般,”即觉得奇怪,惊奇。⑥小:相当于说“小者”,小的,指羊而言。大:指牛而言。彼:他们,指议论的百姓。恶(wū):怎么,哪里。知之:了解这一点,即懂得以羊易牛的做法所包含的道理。⑦若:如果。隐:可怜,不忍,同情,所谓“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之心,同情之心。⑧择:区别。何择:如何区别。焉:于是,指在无罪而就死地方面。⑨是:指示代词,这。诚:真。⑩其:指示词,那。⑪宜:应当的,合理。⑫伤:妨害。⑬是:指示代词,这。仁术:施行仁政的策略。⑭是以:以是,因此。远:远离。这个意义旧读去声。或解为“使……远”,意思是把厨房建在离住处较远的地方,目的是不看宰鸡杀鱼一类的事情。

译文

宣王说:“是啊,确实有百姓这样看。齐国虽然地域狭小,我哪里就吝啬一头牛呢?我就是不忍心看到它恐惧发抖的样子,好像没有罪过的人走向死地一样,所以用羊去代替牛。”孟子说:“百姓认为大王是小气,大王不要对此觉得奇怪。用小的代替大的,这其中的道理老百姓怎么能懂得呢?大王如果同情牛没有罪过而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在这一点上有什么区别呢?”宣王笑着说:“这真是一种什么心理呢?我不是吝啬那财物而用羊去换掉牛的。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吧。”孟子说:“没有关系,这就是施行仁政的策略。因为当时看到了牛却没有看到羊。君子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着的样子,就不忍心看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的叫声,就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远离厨房。”

解说

先解释一下题目。君子远庖厨,意思是君子远离厨房,因为厨房里总会有些宰杀活物的事情,那些生命被剥夺时挣扎哀鸣的场景,对于有仁爱之心的君子来说,实在不堪承受。所以他们只要听到了动物们临终前的叫声,就不会再忍心吃摆上桌的肉。可是君子还是要吃肉,于是找到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法,就是远离厨房。既然没有亲身经历动物们死前的悲惨,吃起肉来便会心安理得了。

如此解题,可能给人的感觉不太好:君子竟如此虚伪?孟子居然还要道貌岸然地用这样的事例说明君子之仁,岂不荒腔走板到令人齿冷?这么明显的逻辑漏洞,又如何能使人信服?而且还要以此来游说齐宣王实行仁政?

我们先回到孟子与齐宣王谈话的具体场景,理清讨论问题的过程与思路,或许对孟子的说法会有同情的理解吧。

在上文中,孟子向齐宣王转述了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一个故事,依据故事中宣王的做法,论断他有不忍之心,而且凭借这种不忍之心足以实行王道。同时似乎不经意之中引出百姓对宣王这种做法的议论:宣王以羊易牛是吝啬小气。孟子说,自己是不认同这种说法的。

宣王马上对孟子的说法表现出强烈的共鸣,可见当时的确有“百姓皆以王为爱”的事情,宣王听到了这些议论,内心感到委屈和不满。他重复自己当初说过的“不忍”言辞,在句首用了“即”;这个“即”是表强调的副词,表示排除其他各种情况。虽然百姓的误解让宣王不爽,可现在有了孟子这样一位大知音,不仅充分肯定了宣王的不忍之心,而且称赞他具备了实行王道的资质,这怎能不令宣王满心舒服愉悦呢?从宣王的一番话可知,他已经为自己具有不忍之心而陶醉了。

正当宣王内心颇为自得的时候,孟子突然话锋一转,提出了小与大的问题:若从不忍之心来看,小和大、牛和羊都是无罪而就死地,二者有什么区别呢?这样一个问题正击中齐宣王的要害,仿佛在宣王顺着孟子竖起的竿子爬到尽头的那一刻,孟子却突然把竿子抽掉了。

宣王还真回答不了孟子的问题,只好尴尬地笑了。既然他自己也无法解释自己的做法,于是只能得出结论说:“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这句正常的语序是“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谓语提前往往表示一种感叹的语气。

在宣王很迷惘又很尴尬的时候,孟子要帮他解围了,他用仁术来解释宣王的做法,这也就把话题拉回到仁道上来,而这正是孟子要向宣王论述的中心思想。那么为什么“见牛未见羊”就合乎仁术呢?下面要解释清楚,于是有了“君子远庖厨”的说法。

孟子明明知道,宣王是一位对仁政毫无兴趣、满脑子急功好利的君主。仅仅因为这位君主表现出不忍之心,孟子便充满热情、想方设法地引导他理解仁政、接受仁政。他告诉宣王,施行王道的关键在于保民,保民的依据是不忍之心;而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保民的条件,因而具备施行王道的条件。这些观点不是通过空洞的说教灌输给宣王,而是在轻松愉快的谈话过程中,非常自然地表达出来的。

这里需要再对“保民”多作一点说明。“保”在甲骨文里的形体像背负小孩的样子(),本义是用襁褓一类的东西把婴幼儿负在后背上,引申为抚育、抚养,如《尚书·康诰》:“若保赤子。”意思是说好像抚养初生的婴儿。又引申为安抚、安定、爱抚的意思。所谓“保民”,就是小心认真地善待百姓,真心实意地爱护百姓。让掌握着无上权力的君王爱护百姓,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情。孟子明确主张,国家权力的根本意义,应该是让百姓生活得更好;他终其一生所努力的方向,是力劝君王们建立善待百姓的执政理念。可惜,即使如齐宣王这样还有点政治智慧和不忍之心的君王,也只能让孟子以失败而告终。

说句题内话,后世有人用圣人教导“君子远庖厨”为挡箭牌,拒绝进厨房做家务。这个问题恐怕就不应当由孟子负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