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发掘孩子的音乐天赋

孩子有音乐天赋是一件好事,但是很多父母在培养孩子的音乐天赋时却有期望值太高的问题,总是过分地期待孩子能够变成“神童”,日后能够成为大师级的人物。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父母终日对孩子采取高压政策,逼着孩子练习歌唱、演奏乐器,致使孩子处于萌芽状态的音乐热情很快就被消耗殆尽。当孩子发现学习音乐只有痛苦却缺乏乐趣的时候,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案例

夏宇夫妇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娟娟,为了让娟娟以后能够成为人才、“出人头地”,夏宇夫妇可谓是绞尽了脑汁。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们听一位懂音乐的朋友说:“娟娟的听力不错,如果好好培养,肯定会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听了这话,夏宇夫妇十分高兴。可是他们不知该从何处入手,恰好邻居家的孩子在学钢琴,这给了夏宇夫妇不少“灵感”。于是他们也决定让女儿学习钢琴,并动用积蓄买下了一架高级钢琴,还请来了音乐老师,让她每天练习弹奏。

一开始,娟娟对于学钢琴还是很有兴趣的,她也曾信誓旦旦地对父母说:“我一定要把钢琴学好,以后当个钢琴家。”可是,学琴比她想象的要辛苦多了。老师规定她每天必须练习一个小时以上,而且每次练习的都是些单调枯燥的曲目。没过几天,娟娟就产生了厌烦情绪,练琴也越来越不积极了。

夏宇夫妇发现女儿的琴艺停滞不前,非常着急,就开始对她严格要求。每天下班回到家后,夫妻两人就轮流盯着孩子练习,练不好就不让她离开琴凳。夏宇还经常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你要好好学习,学成之后,我们去参加比赛,只要得了大奖,你以后上大学、找工作都会容易得多。”

5岁的娟娟懵懵懂懂地听着爸爸的话,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夏宇的妻子看到女儿那副不作劲的样子,心里有些恼火,大声呵斥道:“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你知道爸爸妈妈为你学琴花了多少钱,操了多少心吗?你这么不努力,对得起我们吗?”娟娟在母亲的骂声中,“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可是哭完了,她还是要继续练习。她只能带着眼泪坐下来,弹奏起一首欢快的练习曲,虽然曲调是那么活泼、喜悦,可她的表情却没有随着曲子的变化而变化。她的演奏就像是在完成任务一样,虽然非常顺畅,却缺乏应有的感情。

在夏宇夫妇严格的要求下,娟娟在3年后考取了9级钢琴证书。可是,眼看就要拿到业余钢琴10级证书了,娟娟却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学下去,还说自己再也不想看到钢琴了。当夏宇夫妇再责备她时,她就会顶嘴说:“我不想学了,好为你们省点钱!”

夏宇夫妇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事情会演变到这种地步,他们既为自己3年来白白付出的心血感到惋惜,也为娟娟的音乐天赋被埋没而伤心不已。

像娟娟这样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现在有不少父母花了很大的功夫,想要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想让孩子成为又一个“贝多芬”或“莫扎特”,结果却事与愿违——不少孩子对音乐渐渐失去了兴趣,有时还会对练习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

这其实不是因为孩子没有音乐天赋,也不是说学前儿童不适合过早地接触音乐,而是因为父母在发掘和培养孩子的音乐天赋时,在动机和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有些父母支持孩子学音乐,初衷不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和情趣,发掘孩子的天赋与潜能,而是为了让孩子在比赛中拿名次,这样就能在中考、高考中加分或被破格录取;还有个别父母把学音乐当作孩子长大成人后博取名利的手段,因而会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让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凡此种种,对于孩子天赋的发掘和培养都是有害无益的,会让孩子将学音乐当成任务在完成,却不会发自内心地喜爱音乐。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父母应当停止逼迫孩子学习的做法,在发掘孩子的音乐天赋时要充分尊重他们的爱好和意愿,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项目和训练计划,切勿一味强迫孩子长时间地进行单调训练。

其实,发掘孩子音乐天赋的方法有很多种,父母完全可以采用一些要轻松的方式来激发孩子学音乐的积极性。比如,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去听听不同的音乐会,让孩子亲眼看看乐队指挥是怎样挥舞双臂打拍子的,让他们在现场认识舞台上各种各样的乐器及形式多样的演奏与演唱,这不仅能够让孩子体验到音乐的无穷乐趣,也能够增强他们对音乐的亲切感,唤醒他们的音乐潜能。

另外,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熟悉音乐。比如,父母可以让他们聆听和区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还可以让他们和着音乐节拍做动作或翩翩起舞,或是教他们唱一些活泼有趣的儿童歌曲,等等。这些活动都会有助于提升孩子的乐感,也能让孩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等孩子对音乐的喜爱之情非常浓厚之后,可以再考虑对孩子进行专业性的音乐培养,往往就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