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俄罗斯的外交战略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一度迷信西方世界,实践证明西方国家并不会给予俄罗斯实质性的帮助,随着幻想的破灭,叶利钦几次改变了外交方针。普京上台之后,俄罗斯对外政策在继承和发展叶利钦时代的对外政策的基础上又有了创新,明确提出要争回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建立多极世界,反对美国称霸的单极世界,推行务实的、全方位的对外政策。

1.叶利钦时期的外交战略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整体上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作为俄罗斯的最高当权者,叶利钦总统试图在外交领域重建俄罗斯的大国形象。叶利钦时代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几经调整,一波三折。但由于俄罗斯自身的原因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叶利钦并没有在外交上给俄罗斯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

(1)一边倒——亲西方外交政策(1991—1993)

这一时期,在国家内部,俄罗斯的政治转轨表现出极端的混乱和巨大的破坏性,原先的国家制度迅速被废止,各派政治力量开始对抗,国家一片混乱。执政的民主派决定按照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模式对俄罗斯社会进行改革,为此他们采取了全面西化的方针:在政治上模仿西方,在经济上推行自由市场化的改革方案,并大规模实施以私有化为主的“休克疗法”。由于国内进行着全盘西化的政治经济改革,作为国内政策的延续,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基调自然倾向于西方。

当时正在进行的激烈的政治经济改革,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俄罗斯领导人希冀得到西方的经济援助,亲西方的外交自然也就成了俄罗斯领导人的选择。同时,许多俄罗斯民众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也很向往,并且相信在西方的指导和援助下,俄罗斯很快就会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这种亲西方的外交政策主要包含三个意图:消除与西方的对抗、与西方结盟、争取西方援助。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俄罗斯领导人在推行这一外交政策上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叶利钦于1992年初对西方主要国家进行了旋风式的访问,与美国签署了《俄美伙伴友好宪章》《关于削减战略武器的谅解协议》等六份文件;7月,叶利钦参加西方七国慕尼黑首脑会议,与七国领导人讨论了俄罗斯与七国间建立新型政治经济关系问题。在国际事务中,俄罗斯积极追随西方并且配合西方国家在热点地区的政策和行动,同时与苏联的盟友拉开距离。

(2)既注视西方,又注视东方——“双头鹰”外交政策(1993—1995)

亲西方外交的推行,不仅未使俄罗斯的国际环境得到任何改善,反而使其日益恶化。1992年,除了有限的人道主义援助和食品外,西方的援助协议和承诺几乎都没有兑现,俄罗斯的经济危机不断加重。在国内,各种势力对亲西方外交批评强烈,反对派们一致强调,亲西方外交的推行已经给国家的外交和利益带来了严重后果。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亲西方的“一边倒”政策都失去了推行的基础。

在国内的各种压力面前,叶利钦开始反思外交政策并进行调整。其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体现在:第一,调整俄罗斯对东、西方国家的关系。从1992年末至1993年1月,叶利钦相继访问韩国、中国、印度三个亚洲国家,并签署了《俄韩关系原则条约》、《关于中俄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等文件。在此期间,叶利钦表示,“俄罗斯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东方政策”、“要在东西方之间保持平衡的政策”。第二,确定外交政策的指导原则。1993年4月正式出台的《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基本原则》,详尽阐述了俄罗斯在全球各地区各领域的外交政策的指导原则。俄外交思想已与亲西方外交政策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在寻求与西方结盟的同时提出,必须坚定地反对在华盛顿政府中可能重新出现的帝国主义霸权思想。

(3)重塑大国形象——多极化外交政策(1996—1999)

1996年1月5日,再次当选为总统的叶利钦任命普里马科夫为外交部部长。这一人事变动标志着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重大变化:第一,外交立足点的变化。从依靠和追随西方,变为独立自主,实行全方位外交。第二,外交目标的变化。从幻想争取融入西方,变为反对美国占支配地位的单极世界,促进多极化发展,争当多极世界独立的一极。第三,处理国家关系标准发生变化,从重意识形态变为按国家民族利益处理国家关系问题。第四,对苏联的势力范围和影响地区的态度发生变化,从全面收缩变为有条件地维护和恢复苏联昔日的领地,开始同美国及西方国家在这些地区展开竞争。

叶利钦支持的普里马科夫的多极化外交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欢迎,符合俄罗斯一直无法泯灭的大国情结,对稳固其政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外交政策受到更多非理性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受制于国力和国际力量的对比,俄罗斯不仅没能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反而与西方处于直接对立的状态中。(5)

2.普京时期的外交战略

从2000年初当选总统之后,普京一路引领俄罗斯回归大国复兴之路,在他的带领下俄罗斯实现了国内政治经济的稳步改革发展。

(1)普京时代俄罗斯外交的特点

普京在2000年当选总统后,总体上基于叶利钦时期的外交战略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这一阶段俄罗斯的外交形势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面对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基调并没有改变。由于这些年北约东扩、车臣危机等关系到俄罗斯切身利益的外交事件频发;在反导方面与美国的分歧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普京在这一阶段的外交上也体现了由于俄罗斯国家利益受损所导致的反抗情绪。值得一提的是,普京在阐述建立多极世界格局的必要性时,同时强调国际反霸力量联合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普京的外交随着俄罗斯国力由弱变强,其外交风格也变得逐渐灵活和务实。实际上,俄罗斯外交战略中维护其大国地位和国家基本利益的目标始终如一。这种斗争妥协与合作的外交方式是普京在面对西方国家选择的基本态度。

(2)普京回归面临的外交困境

2012年5月,普京第三次连任总统,被誉为“新普京时代”。这种所谓的“新”并不是单单指普京将再一次以总统的身份来决定未来十年内俄罗斯的发展方向,从之前的“梅普组合”到如今的“新普京时代”,不难想象普京必将面临诸多复杂甚至棘手的难题,但从外交这一方面来说,普京所要着眼的不仅是对于俄罗斯本国的发展优劣,更要从国际大局势的发展方向做出全新的改变。

第一,如何处理与美国在众多问题上的重大分歧。普京在重返克里姆林宫之后,即将面临众多的外交抉择,其中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似乎不太乐观。普京如果想完成其在竞选中宣扬的经济转型进而推进国家的现代化的发展,就必须要寻求西方的经验技术支持,但是在俄罗斯现代化的外部需求来自西方的同时,其安全威胁也主要来自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北约东扩、欧洲反导系统的建立等问题上的分歧也使普京在面对与美国的关系问题上矛盾重重。

第二,如何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并进一步发挥其大国作用。除了要面对俄美、俄欧等大国之间矛盾与利益的冲突,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一直都是普京推进其大国理念的重中之重,因为这是俄罗斯与美欧抗衡的重要资本。在这方面,普京除了继续全力推行欧亚经济共同体和俄、哈、白俄“关税同盟”之外,也必须采取新的措施以保障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不进一步受损。

第三,如何处理区域性大国实力与具有国际影响力大国目标之间的矛盾。经过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在综合国力方面无疑遭受重创,从原来的世界大国变成了地区性的大国。在经过了十年的复苏期之后,普京时代的快速发展也仅仅使俄罗斯保持区域性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加强,想达到苏联时期的国际性大国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3)新普京时代下俄罗斯外交战略走向

俄罗斯在普京的领导下,继续推行有助于其复兴的平衡务实外交,为保证国家利益和大国地位也将继续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首先,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将在斗争中持续发展。就俄美关系而言,俄罗斯比较重视与美国关系的发展,但俄美关系的根本结构性矛盾依然得不到解决,即俄罗斯在北约东扩、反导等涉及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不会让步,而美国在对待俄罗斯的政策上也存在着相同的矛盾。俄美两国在面对自身核心利益的竞争时都不会轻易妥协。俄美这种战略上互有需求,又互为竞争对手的矛盾就使得普京在双方关系上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对外政策失去原有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次,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将稳中有升。相比俄美关系,俄欧的关系则相对要缓和得多。俄罗斯如果想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势必要借鉴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同时,欧盟众多的贸易伙伴和外资需求也是俄罗斯发展的重要依托。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没有大的冲突和变化,俄罗斯与欧洲各国的关系将稳中求进。最后,独联体一体化的推进是新普京时代外交政策的关键所在。俄罗斯在欧亚大陆乃至世界范围内要想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要保证其在区域性的决定性影响力。

总而言之,在普京的外交设想中,将俄罗斯打造成以独联体为依托的泛欧亚独立的区域政治中心是其重返国际性大国地位过程中始终贯穿的主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