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目标是拥有有效的个人知识体系
虽然很多人已经离开学校并在实干中学到很多,但主导人们关于学习的意象依然是学校——中学、大学、研究生院。我们将要讨论的学习和你熟知的学校学习有很大不同。简单说,我们成年学习者的关注重心不再只是知识世界,我们身处知识世界与实干世界之间,应更重视两者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最终成就我们自己。
我们身处知识世界与实干世界之间
现在,我们思考学习的立足点是实干世界,学习的行动是进入知识世界,获得知识与技能,再重回实干世界。立足点不同,我们想要的学习成果会有很大的差异:仅关注知识世界,我们想要的学习成果是所获得的知识;把个人也考虑进来,我们想要的学习成果是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将实干世界纳入关注范围,我们更在意如何做,做了有什么成果,然后带着明确需求去学习、去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
过去,当人们讨论学习时,想的都是如何学习知识。明确地把实干世界描绘进学习图景后,在上图中,人们学习的关注点至少应向右边移动一下,重点去关注个人所掌握的、能运用的知识与技能。一般来说,人们把个人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模式加起来的整体称为一个人的“个人知识体系”。现在人们经常说起个人知识体系,这里我也把拥有自己的个人知识体系视为学习的一个主要目标。
于是就有了值得进一步追问的问题:构成我们个人知识体系的是什么?也可以这样问:我们要学的是什么知识?
我们不会去探讨知识的种种定义和分析,因为从各种有关知识论的著作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我们这本书的关注点是实干,采用的大体是柏拉图的定义,即知识是“经过验证的真实信念”,或采用德鲁克的界定,即知识是“对行动结果有效的信息”。
过去,当需要把知识再明确地细分时,人们经常把要学的知识再分为知识与技能,知识是老师可以教的,技能是需要自己再练习的。教学设计专家朱莉·德克森在《认知设计:提升学习体验的艺术》一中虽也主要采用知识与技能二分法,但她又进一步细分,发现知识与技能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东西,她认为学习要消除的是学习者的六个差距:知识、技能、动机、习惯、环境、沟通。
我认为,将我们所学到的各种知识统称为“个人场景知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个词是在场景知识(knowledge of the circumstances)前加上个人组成的。在《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一文中,哈耶克讨论了与有通用原则的科学知识对应的一种常被忽视的知识,即特定时间、地点、场景的知识,他称之为场景知识。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赞扬哈耶克是专注不言自明的、特定场景知识的先驱。当我们从实干出发去看待学习时,我们学习正是为了获得这样的知识。
哈耶克在讨论时特别谈到了这类知识与学习的关系:“今天,谁要是认为科学知识不是全部知识的概括,简直就是异端邪说。但是稍加思索就会知道,当然还存在许多非常重要但未被组织起来的知识,即有关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我们只要想一下,我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在完成了理论上的培训后都必须学那么多的东西,学习各种工作占了我们工作生涯多么大的一部分,在各行各业中,对人们的了解、对当地环境的了解、对特殊情况的了解是多么宝贵的财富。”
我们学到的知识经常是个人化的,因而我认为,或许可以进一步引申,将我们所学到的各种知识称为“个人场景知识”。哈耶克在《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中指出,他所讨论的这一类知识永远不会以集中或整体知识的形式存在,而只是以分散、不完整且常常矛盾的知识形式存在。但是,当我们说到场景知识时,我们还是很容易认为它跟科学知识一样,是通用的。现在,加上“个人”二字,我们进一步明确,它是跟我们个人相关的,在我们每个人手中,因而必然不是以集中或整体知识的形式存在的。
总的来说,当你我作为成年学习者在这里说起知识时,我们说的是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特别是对当下的自己有用的知识。我们在知识世界和实干世界的经历将让我们掌握许多种个人场景知识,数量众多的、大大小小的个人场景知识组合起来,最终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个人知识体系。
这本书涉及承载我们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的形式,不管是入门教程、操作指南、思维模式、方案还是个人知识指南等,你都可以认为这些载体中包含的是某种个人场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