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世上的偶然:我为什么拍纪录片
- (日)想田和弘
- 968字
- 2020-06-24 21:13:28
源于直接电影
所谓观察电影,简单来说就是在摄影前不准备脚本,通过拍摄和剪辑来仔细观察眼前的现实,根据在此过程中得到的发现来制作电影的纪录片创作方法。最后完成的影片里几乎不使用旁白、说明字幕、背景音乐这类东西,因此这既是一种方法,又可以说是表现形式,即为风格。《选举》《精神》《和平》这几部作品都是用“观察电影”的方法和形式制作的。
话说回来,这种方法也不是我的原创,我只是温故知新而已。
观察电影的源头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被称作“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的纪录片运动,即尽量不借助旁白等力量,用拍摄出来的影像和现实的声音直接地(directly)传达一切的手法。
当时直接电影的著名作品有很多,但要说开先河的里程碑式作品,当属由理查德·利科克(Richard Leacock)和阿尔伯特·梅索斯(Albert Maysles)、D·A·彭尼贝克(D.A. Pennebaker)等拍摄的《初选》(Primary,1960,罗伯特·德鲁[Robert Drew]导演)。
这部作品记录了约翰·F·肯尼迪和小休伯特·H·汉弗莱争夺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宝座的预备选举时的情形,影片几乎不使用背景解说,大篇幅的纪录影像和现实声音使得本片极具临场感。给人以时尚飒爽印象的肯尼迪,独自在房间里忧心徘徊的样子也实在是有趣。在那之前,观众只能靠经由旁白和音乐加工过的新闻影像来接触政治世界,因此可以想象,这部生动率直的作品给他们带来了多么强烈的新鲜感。我的电影《选举》即是受这部作品的启发而来的。
另外,论及直接电影时,也不能不提纪录片界的巨人——弗雷德里克·怀斯曼(Frederick Wiseman)的名字。
1967年,怀斯曼的处女作《提提卡失序记事》(Titicut Follies)引起了一时轰动,该片讲述了收容触犯法律的精神病患者的机构实情。它也是经过审判后最早在美国被禁止上映的非色情电影,可以说是一部被写入历史的问题作品(直到1991年才终于被美国最高法院批准向一般公众放映)。
在那之后,怀斯曼继续把摄影机对准美国和法国的学校、医院、警察局、军队、法院、福利事务所、芭蕾舞团、剧团、赛马场、残疾人福利院、灵长类研究所、拳击训练场等各种组织和场所,到现在为止,坚持不懈地拍摄了近四十部作品。每部作品都只用影像和现实声音构建,观众可以体会到如同身临其境的临场感。
他的作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超其他导演。他对我来说,就是憧憬的目标,心灵的导师,如同英雄般的存在。虽然怀斯曼似乎不把自己的表现形式称作直接电影,但我认为在电影史上,他就是直接电影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