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证 如皋的“包袱”怎么跑到《红楼梦》里去了?
“包袱”这个词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词,在《辞海》里有三种解释:
1.用以包裹东西的布。也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
2.比喻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如:思想包袱。
3.曲艺术语。指相声、评书、山东快书等曲种中组织笑料的方法。一个笑料在酝酿、组织时称“系包袱”,迸发时称“抖包袱”。习惯上也将笑料称为“包袱”。
以上是对“包袱”的权威解释了。笔者1950年上学时就是用奶奶的一块三尺见方的蜡染手纺布,把换洗衣裳、鞋袜、洗漱用品等包起来,扎成一个包袱背起来上路的。如今有了编织袋、拉杆箱之类的物件,背起包袱出门的现象只有在电视剧里才能见到。
但在我们如皋却有一种另类“包袱”,这种包袱不是布做的,而是用纸做的,如皋民间风俗:过年过节时家家都要买几张一二尺见方的红白纸方(白纸用于未断七的死者),纸方上印有神灵图案和类似信封的长方框,方框中写上已故的父母兄弟的名字,装些纸钱,把纸方四角粘贴在一起,谓之“打包袱”。这种用纸方装纸钱、粘四角的“纸包袱”,只有七十岁以上的真正的如皋人才知道。这种“纸包袱”是民间“布包袱”演化而来的,反映着我们如皋人对待故人的心意。
现在如皋城镇还有专门的纸烛商店,出售大小不等的“纸包袱”,不同的是“纸包袱”被改成口袋状。逢年过节生意很忙。笔者在外地工作几十年,仍保留着这个习俗,逢年过节打几个“纸包袱”,写上姓名给祖宗“烧包袱”。在如皋城乡,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办丧事,也一定要“送包袱”以尽人情。现如今“送包袱”也与时俱进,多数送现金,取代送纸箔香烛,但“送包袱”这个词依然不变,不会“与时俱进”,不会改成别的什么词。例如村里某人故去了,亲友去送人情,都要说去“送包袱”!
给已故亲人焚烧纸钱在我们国家可上溯千年历史,是对故人的怀念和关切,是我们民族特有的丧葬文化。但用纸方装纸钱、粘四角打“纸包袱”,并写上死者姓名,然后焚化的“烧包袱”的习俗,可能是只有如皋及周边地区才有的风俗。亲邻办丧事去送丧礼要说去“送包袱”,恐怕也只有如皋及周边地区才有这种说法。
笔者在外地工作几十年,所见山东、安徽、甘肃、陕西、四川、湖南等各省纪念死者皆直接焚烧纸钱,没见过做成包袱写上姓名再焚化的风俗。“纸包袱”是如皋丧葬文化的“土产品”,“烧包袱”是如皋所特有的丧葬风俗,在外地是不通行的!在外地,你给亲邻送丧礼时说“我给你们家‘送包袱’来了”,人家听不懂是小事,就怕引起重大误会!
如皋的“包袱”
但在《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藕官祭奠死去的菂官,在大观园里烧纸钱,宝玉忙问道:“你与谁烧纸钱?快不要在这里烧,你或是为父母兄弟,你告诉我姓名,外头去叫小厮们打了包袱写上名姓去烧。”
《红楼梦》里贾宝玉说的“包袱”与如皋的“包袱”一样,都是用纸袋装上纸钱做成的,一样都是要写上姓名的,一样都是“烧包袱”的风俗,这是怎么回事?“纸包袱”是如皋丧葬文化的“土特产”,“烧包袱”是如皋丧葬文化的风俗。远的地方不说,就在本市的海门、启东两地就没有这个叫作“纸包袱”的“土特产”,也没有“烧包袱”的风俗!为什么三百多年前《红楼梦》里的贾宝玉竟然说出“打了包袱写上名姓去烧”?其名称为“包袱”,其方法是纸做的,其格式是写姓名,竟与如皋一模一样,令人惊奇!如皋的“包袱”怎么跑到《红楼梦》里去了?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一点儿也不难,我们只要把贾宝玉改称为冒辟疆就立马解决了。如皋才子冒辟疆谙熟如皋风俗,他写到藕官给菂官烧纸时轻笔一点就令如皋风俗跃然纸上,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