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拉图的真伪(“经典与解释”第16期)
- 刘小枫 陈少明
- 3907字
- 2020-06-26 03:42:20
二、判伪以来的错综纠缠
古人不怀疑本篇不是因为他们完全信任所有挂名柏拉图的著作,比如《爱克西阿斯》(Eryxias)和《阿克西库斯》(Axiochus)就一直被认为是柏拉图的“私生子”,有别于其他“嫡出”的对话;也不是因为对哪些属于柏拉图对话完全模糊不清,比如庞克提乌斯(Panactius)曾指出《斐多》是伪作,阿赫斯涛克塞努斯(Aristoxenus)认为柏拉图《王制》大量剽窃普罗格戈拉的著作;也不是因为由于对本篇的忽略而没有质疑其权威性。它一直作为柏拉图的著作被广泛阅读和引用了一千多年,而且是作为进入柏拉图哲学的门径。[17]
但到了近代,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首先质疑了《阿尔喀比亚德前篇》作为柏拉图著作的权威性。在我们进入具体讨论之前,先来看看黑格尔对施莱尔马赫咬文嚼字的不屑:
从语文学的观点去研究柏拉图,如施莱尔马赫先生所作的评注那样,对这个或另一个次要对话去作批判式考察,看看是真的还是伪品(按照古代人的证据,绝大部分是无可怀疑的)——这对于哲学也是多余的,这也是属于我们时代过分琐细挑剔的批判。[18]
很可惜,这种琐碎挑剔的做法在今天学界仍颇有影响,单说学界不重视翻译和引用柏拉图疑伪著作便可看到这点。
不过施莱尔马赫的工作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和哲学依据,他对本篇对话的处理方式也让他成为开启历史的或文字考据路径的代表人物。他受浪漫主义影响,对于现象的个体性(the individuality of phenomena)有特别的感触,而对个体的发现也确实是浪漫主义文化的伟大成就,但那个著名的警句——个体是“须避讳的(不可说的)”以及不可能对个体的单独性进行概念性把握的想法也都在浪漫主义时期冒出来了。在施莱尔马赫那里,人们发现一组非常灵活变通的辩证而特别的思考方式,给人以古典人道主义的博学和深刻的印象。他使前苏格拉底研究的道路光亮起来,而且直接激发了以策勒尔(Eduard Zeller)为代表的柏林历史学派的研究。[19]
施莱尔马赫指责前人不加怀疑地接受了古代以来对本篇对话的过高评价,他认为那些从古至今给予这篇对话尊贵地位的人们根本发明不出什么原创的东西,只是一味地遵从传统,当然其中也包括黑格尔,只是他没有注意到黑格尔根本不关心哪篇对话如何,他首先承认了所有柏拉图作品然后做总体考量,这是古代就有的做法,古代注疏单篇并不是只研究单篇内容,而施莱尔马赫自己开启了一种研究单篇对话的方式,这是历史学家最感兴趣的做法,就是要对每一篇具体考察内容,对其中一些提出质疑并解释其理由。后来发展成划分著作年代,分出对话早中晚三期,然后在其中寻找柏拉图哲学发展的轨迹,这是现在中国学界仍然流行的做法,国外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已经有很大改变。
施莱尔马赫对本篇对话的主要批评如下:
对于那些按照惯例对这部小书笼统地夸赞一番的人而言,它曾是一个受到最特别的赞赏的主题,但与我们而言,它却是乏味而无关紧要的,以至于我们不能将此归咎于柏拉图,任何可以确认其精神的人都会在这篇对话中看到这一点。[20]
他认为这篇对话在文字上和苏格拉底人物塑造上都缺乏一致性,他没有引证篇中那些柏拉图式的文字,而是引用一些“无价值”的片段,读来像是一篇残损的对话,关于柏拉图式的文字他认为也只是模仿其他杰出的柏拉图作品,而且效果稀松平常,他认为本篇中的苏格拉底更像是色诺芬笔下的而非柏拉图的,比如篇中有一大段夸赞斯巴达和波斯的话,在真伪争执中这段话是最重要的纠缠点。
最后他推断说,本篇是一个后世学生得到一篇柏拉图遗弃的对话写作计划之后,(柏拉图准备把本篇中的主题分散到其他各篇中分别讨论),这个学生自己又加入一些内容,因此整篇对话显得不一致。[21]
施莱尔马赫的这一评价影响极大,使本篇立刻失宠,但当时并没有达成共识,英国著名希腊史学者格罗特(George Grote)认为本篇和《阿尔喀比亚德后篇》在主题和风格上都是极好的苏格拉底对话,只是勉强承认后者价值要次一等。他认为施莱尔马赫批评的“不一致”是柏拉图对话本身在人物和会话进程中所具有的复杂性和超乎寻常的特性造成的。[22]
后世学者大多受施莱尔马赫影响,不很关注本篇对话。比如绍瑞(Paul Shorey)大体赞同施莱尔马赫的评价但他全文注释了《阿尔喀比亚德前篇》,指出本篇对话之所以不像柏拉图的是因为它太过学究气,太过精心安排,同时他也认为本篇讨论的柏拉图对话内容中有两个新颖之处,一是明确指出身体是灵魂的手段,一是首先提出,因为眼睛只有在反映中看到自己,所以灵魂必在其他灵魂那里反思自己。至于它究竟是不是柏拉图本人作品还有疑问。[23]
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下半叶人们主要认为本篇是伪作或有保留地猜测是柏拉图早期作品,其中我们熟悉的是泰勒的看似折中的评价,他说:
在范围和价值方面是这一批(疑伪著作)中最重要的一篇,因为它包含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关于善的衡量标准和灵魂“照料”说的极好的全面总结……该书一点没有实际上不配柏拉图的地方。[24]
他认为本篇的确如前人所说,是柏拉图伦理和政治哲学的极好的导言,但恰恰就是因为这种性质,才让它成为可疑之作,因为它太过井井有条,太像教科书而非柏拉图愿意写的对话。[25]
古典学者们这种对《阿尔喀比亚德前篇》的轻蔑带来了不幸的影响:人们确实觉得需要讨论其权威性了,然而他们提出的证据往往不能充分支持他们的质疑。比如有人说本篇用了罕见而文学性词汇和,[26]以此证明本篇不是柏拉图作品,我们不应该否认柏拉图可以运用这些表达来达到自己希望的效果,因为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哲人很少直接在作品中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观点(即便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也不能认为亚氏所写就完全是他个人的观点),在对话创作中为符合各种场景完全可以有很多种表达,不能因为一两个生词就否认一篇对话;还有就是像泰勒这种看法,认为它太柏拉图化了,但我们为什么不想想只有真作才最像真作呢?因而直接以一种假设而否定本篇的人往往看到本篇既和其他对话有很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点,就像各篇对话一样,他只是孤注一掷地赌它是伪作,但没有发现这种赌博游戏根本不值得做。
近代以来还有两种可以看似更科学的辨别真伪作的方法:“语言风格计量学”(Stylometry)和“年代学”(Chronology)。后者是通过文本语言分析确定著作年代,前者主要是通过用语分析判定作品作者。莱芝(G.R.Ledger)曾用电脑对柏拉图著作进行了语言风格计量,得出了惊人的结果,他说如果我们把《阿尔喀比亚德前篇》当成伪作的话,那么那篇对话的作者在柏拉图风格作品的写作上是极赋天才的,这篇对话与其他被认为真的对话之间比那些真作相互之间更相匹配。[27]但我们的确也不能完全信托这种分析,因为数据好总结,可究竟如何判定什么样的风格才是柏拉图的?我们无法凭直觉确定,总是需要尝试不同的模型。而年代学的讨论近来也有不少,[28]主要是配合原来发生学方法指导下的柏拉图著作分期研究,它通过分析标明了柏拉图三组对话,在一些小词的运用上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如果用这种分析来看的话,本篇无法归入任何一组,因为它混杂地包含了三组中的典型特征,如果这种年代学的考察是正确的,那么本篇的确可以被称为是假的,但是问题就在于这种年代学的分析方法是否正确。因为我们知道,这种分析方法建立时已是十九世纪末上世纪初,那时已经不将本篇列入总体分析,那些公认的篇目才构成分析内容,由此做出的结果也更多地适用于那些篇目,而且这种早中晚三组划分本来就是粗略不当的,一些篇目兼具几种不同风格,比如《会饮》,我们不能脱离具体内容仅就文字来辨别真伪。[29]
跟据普拉多(Pradeau)的统计,[30]下表显示了从施莱尔马赫到上世纪末关于本篇真伪争论中的主要学者和观点:
上面的表格已经可以看到其实学界对于本篇真伪一直没有统一的意见,特别是最近三十年几乎有一种在承认它是柏拉图作品的前提下,完全否定对本篇真伪讨论的必要的倾向。
上世纪二十年代福里德兰德(Paul Friedländer)已有力地反驳了自施莱尔马赫以来的观点,他认为前人质疑的“不一致”等正是对话戏剧性反讽的典型表达方式,选择苏格拉底和阿尔喀比亚德作为对话人物提高了对话的戏剧性张力。同时他首先强调了本篇的教育意义,影响了后人对本篇的关注。他还列举了普鲁塔克对本篇的引用、亚里士多德对其中眼睛在其他眼睛里看到自己的回应和色诺芬在《回忆苏格拉底》卷三中苏格拉底和格劳孔的对话对本篇的模仿等来证明它的真实性。在对话内容的讨论中他与施莱尔马赫恰相反,认为那一大段讨论斯巴达和波斯的话不光不是多余反而是全篇的核心,是苏格拉底能说服阿尔喀比亚德的主要原因。他的这一评论意义重大,大大改变了人们对待本篇的态度,又激发大家重新开始关注它。[31]
近来,福德(Steven Forde)进一步从女性问题角度解释福里德兰德认为的作为全篇的核心的那一大段讨论斯巴达和波斯的话,用来精确定位女性在教育中的角色。[32]同样也是针对这段话,卢兹(Mark Lutz)则从文化相对主义、民主政体等角度理解苏格拉底这篇对话在其作为整体的教育中的突出地位,以及对现代的启示。[33]
讨论本篇真伪问题最全面的是最近的普拉多编辑和加了导言和简要注释的《阿尔喀比亚德篇》[34]和戴纳(Nicholas Denyer)的详细笺注本,[35]他们从多方面有力地证明了本篇是柏拉图本人的作品或认定其为伪作证据不足。
其实,自福里德兰德以来人们越来越不重视本篇的真伪问题,因为大家不再像一百年前施莱尔马赫和柏林历史学派影响下的学界那样,以严格区别个体所属作品来定位作为个体的哲学家的观点,比如现在所谓的“苏格拉底问题”已经从偏重材料的讨论过渡到偏重哲学的探讨,哪些究竟是柏拉图的真作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作品的价值正在脱离“历史档案”的束缚而被重新考量,当然本篇对于我们的价值也就不会因为这些在一定哲学构想前提下产生的真伪的辨别而有丝毫影响。
当我们从这些看似外在的争论中静下来时不妨不怀偏见地了解一下这样几个问题:本篇主角阿尔喀比亚德到底是什么人,他和苏格拉底有什么关系,本篇内容如何,从中又可以看出哪些有意义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