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中国特色扶贫道路的逻辑

结合以上对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的回顾与总结,我们认为贯穿其中的基本逻辑是:实现现代化是目标,经济体制改革是手段,渐进化推进是特征。

(1)目标上:实现现代化

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看,大体分为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实现温饱、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五个阶段。每一阶段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都不相同,国家综合实力也不同,这也就决定了每一阶段国家在扶贫开发层面投入的重点和能力也具有差异性。在这一过程中,扶贫开发与现代化建设始终保持着同频共振,始终将实现现代化作为其目标。

在巩固社会主义政权时期,由于面临“一穷二白”的发展基础和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构建完整的工业体系,国家通过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来实现资源优先向重工业转移,客观上受资源局限性的制约,农村投入偏少,加之受自然灾害、政治运动的影响,很多农村贫困人口仍处于贫困之中。这一阶段,政府扶贫更多的是广义上的扶贫,主要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信用社改善金融服务、完善教育和医疗卫生、建立“五保”制度和农村特困人口救济制度等方面解决贫困问题,这一时期突出的是“面上”的扶贫。在解决温饱阶段,更多的是依托改革开放的制度性改革和一系列有利于“穷人”的社会政策创新,来解决“面上”的问题。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以扶贫县区为瞄准对象的开发式扶贫阶段和以整村推进为主要对象的参与式扶贫时期,分别对应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进程。在建成小康社会发展阶段,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拥有了更多的财力用于扶贫开发,以瞄准贫困户为目标的精准扶贫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扶贫进入攻坚阶段。未来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将更多地聚焦于贫困人口提升可持续生计能力,使其从根本上脱离贫困。

(2)动力上: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建立计划经济体制(1949—1977年)、在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1978—1991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2002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03—2013年)、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3年至今)四个阶段。每一阶段解决的发展任务、发展方式及改革重点各不相同,与此相适应,作为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扶贫开发也都与改革紧密融合。如在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改革阶段,贫困的改革同计划经济体制并轨,土地改革、建立人民公社制度等都是具体体现。在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阶段,扶贫集中变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推进。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则是将扶贫开发与区域开发政策紧密结合,与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社会政策创新相结合。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则体现了工业化的反哺和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的更多倾斜。进入新时代,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改革扶贫路径、建立精准扶贫机制成为鲜明特点,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瞄准机制更加体现了改革深化,更加体现了攻坚克难的发展阶段。

(3)过程上:渐进式推进

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进程具有典型的渐进式特征。中国的扶贫开发过程紧紧伴随着改革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推进过程中也同样呈现出渐进式推进的特征,特别是扶贫开发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普遍贫困,到重点区域脱贫,再到“最后一公里”的脱贫攻坚,贫困对象的差异性、致贫原因的多样性、贫困区域的特殊性以及返贫等现象的不确定性等客观上决定了我国的扶贫开发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分阶段、分区域、分层级来推进。同时,扶贫开发的力度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当国家财富充裕时,才有可能启动大规模的移民搬迁解决最困难的一部分人的脱贫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经历了由弱到强的过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政府财政收入不断增加,这为国家下决心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政策制定方面看,也是呈现出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的特征,这也符合国家实力变化的现实。在扶贫实践中也经历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的转化,也是一个渐进式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