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工园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邻避”效应愈演愈烈,政策压力过大,化工园区发展空间狭小

总体看来,化工行业“洪水猛兽”“高危高污”的负面形象对产业发展影响严重。从2015年至今,包括江苏等一些化工大省在内的几个省,都已先后宣布不再批准新的化工园区,对化工项目的审批严之又严,化工项目落地困难。虽然国家层面的政策以淘汰落后、提质升级为主要指向,但在各地具体落地实施中,部分地区将淘汰作为定量任务执行,对整个化工产业实行不鼓励发展的政策,行业发展压力巨大,化工园区发展空间狭窄。

在调研过程中,受各地政策导向的影响,化工园区处于高压之下,在用地、资源、排污等多个指标方面缺乏与其他产业类型园区的竞争力。一些化工园区一方面面临经济指标考核的压力;另一方面陷入受政策影响,项目无法落地的困境。还有一些化工园区受周边房地产等影响,被当地政府要求“不得露脸”。为此,多家化工园区开始进行“去化”,如更改名称或更改规划。

同样,作为化工企业搬迁的主要承接单位,化工园区依然处于高压的政策环境下,无力承接。以环境容量这一关键性指标为例,当前环保政策持续高压态势,各地环境容量指标均呈紧张态势。所有园区的环境容量指标均无扩大可能,只能在现有指标中腾挪。园区利用淘汰落后、“关小上大”等各种办法解决环境容量指标问题,但随着一些“大块头”企业的搬迁,这样的辗转腾挪显然比较无力。在实际操作中,整体的政策环境、指向仍是减量、压缩。

因此,化工产业的转型提升势在必行。同时,由于目前化工产业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地方财税的主要支柱行业,所以呼吁国家及地方应当从政策上对产业进行引导、提升,而不是一味地打压,应给予支柱行业相应的社会地位。

二、部分园区规划不到位,发展存在盲目性

园区发展,规划先行。受资源禀赋制约,化工园区的产业发展类型在一定区域内比较集中。如沿海沿江地区主要以炼化一体化园区为主,而内蒙古、陕西等省份则以煤化工园区为主,各园区也在发展中考虑自身条件和周边市场等情况做出规划。

但在调研中,调研组发现九成园区将招商和发展目标锁定为新材料、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化工。部分化工园区在各种政策压力下,将自身定位为精细化工、新材料等园区,而其在这些方面并无资源、市场的显著优势。在具体规划中,存在规划较粗线条的现象,特别是在延长产业链的规划中,有的园区并未通盘考虑周边市场需求、承受能力等,产品规划不具体,一些园区对政策不熟悉,在招商和项目落地的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

另外,调研发现,不少新材料园区发展重点定位为PC、PET、PTA。同时,在煤化工园区发展规划中,受乙二醇近几年市场价格高、利润高的影响,多家煤化工园区规划了煤制乙二醇项目,若项目如期上马,产能将大大提高,再加上市场景气周期的影响,带来的经济效益将可能大大低于预期。

三、建设规范标准缺失,园区在基础建设水平上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的化工园区标准非常之少,园区建设多以原有的化工项目设计、建设标准为参考依据,比较分散。化工园区本身的建设标准,目前仅启动了三项国标。其中,《化工园区公共管廊管理规程》已正式印发,于2019年4月1日正式实施;《化工园区综合评价导则》《智慧化工园区信息管理平台建设规范》正在编制中;《绿色石化园区评价通则》《危化品车辆停车场建设标准》《化工园区应急事故池建设标准》三项团体标准已基本编制完成,进入送审阶段。

由于目前国内尚没有成体系的化工园区标准,在公共配套、基础设施方面,各园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上海、浙江、江苏的一些先进园区早已形成“五个一体化”,通过公共管廊、公用气体岛、“三废”集中处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降低入园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而仍有相当一部分园区基础公用配套设施不足,集约管理效率不高,一些园区仅是单纯的企业聚集区,在上下游配套、产业链规划发展等方面存在不足。

在中西部地区,受地理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企业距离过远,公用“三废”处理设施、集中供热供气等设施存在建设难、发挥作用难的尴尬处境。

四、受制于技术、管理能力、资金等方面的不足,化工园区环保安全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环保安全作为化工园区的首要任务,仍旧任重道远。尽管我国化工园区已进入提质发展阶段,但安全、环保事故依然高发,且社会影响较大。在2018年的环保督察中,几家较大型的化工园区被曝存在偷埋、偷排的重大环保问题,一批相关责任人受到刑事追责。这暴露出部分化工园区监管不力,对区内污染治理无方的问题。

调研发现,由于人力、技术手段、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限制,相当一部分园区对区内企业的监管工作处于“高度饱和、极为疲惫”的状态,这为园区整体安全环保工作的提升埋下了隐患。在安全手段、环保监测手段上,一些园区缺乏先进技术支撑,如因污水处理污染因子多、浓度变化大而缺乏有效技术手段,无法保证外排水持续稳定达标。

调研组在调研中了解到,所有的化工园区都希望以更先进的技术或管理手段,将安全、环保水平提升到更高阶段,但是无论是环保技改还是安全提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仅靠园区自筹是不现实的,亟须政府、社会资金的支持。

可喜的是,一些地区的园区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居民对化工园区环保投诉方面的投诉大大降低,且投诉问题由过去的居民气味投诉占主体,转变为职工投诉生产过程不规范占主体。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化工园区环保水平较前些年有了较大的进步。

五、两化融合水平不高,智能建设水平仍需提高

在调研过程中,所有的园区都表达了希望借助先进手段提高园区安全环保水平的意愿。但一半的园区仅停留在规划阶段,仅上马了政府要求的环保、安全在线监测系统,在智能化上仍停留在相当初级的阶段。

长三角地区化工园区智能化水平普遍较高,如嘉兴港区已形成了首个智慧园区标准体系并对外发布。而在一些园区,智能化更像一个“花架子”,一些智能化设备因长期调试不合适而无法正常运行。受技术、数据收集困难等因素影响,部分园区投入巨资却无法得到智能化带来的效率提升。

不过,这种情况可能在未来几年得到改善。2018年年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又公布了17家化工园区作为智能化示范试点,总示范试点数量达到19家,智能试点样本大大丰富,这对促进我国化工园区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六、园区体制管理改革不到位、权责不明晰问题依旧存在,人才瓶颈明显,人才问题成为普遍性的困扰难题

我国化工园区管委会多为政府派出机构,但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园区的管委会由政府人员构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管委会同时身兼管理者和服务者两种角色,权责不明造成了监管能力下降。同时,公务员式的编制,对于引进专业人员存在障碍。由于化工行业是技术高度密集型行业,管委会在缺乏专业人才的情况下,日常工作存在力不从心的状况。为此,很多化工园区管委会选择从区内企业借调人员进行管理服务工作,这也为日后管理埋下了隐患。

化工园区的管理,需要既懂化工又懂管理、政策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国内并没有相关的专业,好的管理人才“一将难求”。另外,由于化工园区多远离中心城区,造成员工不稳定、留人困难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园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人才问题尤其普遍。

七、煤化工园区缺乏对资源持续性的考虑,一些园区没有用煤指标

煤化工园区近年来发展迅速,煤化工项目如雨后春笋般上马。虽然我国的煤化工自主技术研发已领先全球,但在煤化工园区的大发展中,由于缺乏全面的规划,各自为政、跑马圈地现象较多。目前,即便是一些传统的富煤、产煤地区也陷入了“缺煤”的怪圈,一些资源枯竭地区煤化工园区的生存更是困难。

调研了解到,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在园区规划时,对资源供应能力、周边项目上马后用煤情况判断不准,造成园区内实际可用煤炭资源缺乏。有的园区在规划时,将周边地区的煤资源全部认为是可用资源,忽略了那些煤炭可能早已有定向市场,无法向园区供应的实际情况。二是自2015年后,各地严控用煤总量,新项目无法取得用煤指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部分煤化工园区由于缺乏用煤指标而被迫放弃引进龙头企业,更改整体规划和定位。

总体来看,煤化工园区的发展热度不减,新疆、内蒙古、宁夏这些富煤地区开始掀起煤化工园区的建设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