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妈妈不吼不叫读懂儿童敏感期
- 鲁鹏程
- 1214字
- 2020-06-25 17:33:29
20.读懂孩子手的敏感期,了解手部的发育历程
有人说:“手的动作代表着孩子的智慧。”的确是这样,因为大脑中有很多专门处理手指、手背、手心、腕关节的感觉和运动信息的细胞,大脑中用来处理来自手的感觉信息和指挥手部动作的细胞所占比例最大。手的动作越精巧、越复杂,就越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精神联系,从而使大脑变得更灵活、更聪明。
可以说,灵巧的双手能够刺激大脑的进一步发育,而大脑的发育也可以使手的灵活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来说,他唯一能使用的“工具”就是口。当他第一次把手伸进嘴巴里的时候,口就唤醒了“沉睡”中的手,他的感觉中心慢慢从口转移到了手,开始吮吸手指,并投入地玩弄自己的小手。
慢慢地,孩子又经历着一个从单纯地玩手到抓、拿、扔、捏的过程。当他能一把抓起某样东西的时候,就体验到手可以拿东西的美妙。于是,他就更加急切地用手感受周围的事情,见到线就拽,见到圆的就滚,见到软东西就捏,见到硬东西就扔……同时,他开始尝试着用食指和拇指捏起某样东西。
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用手抓东西已经成了一件再容易不过的行为了,而对于婴儿这个充满好奇的“探险者”来说,周围环境就是一个没有被探索的新大陆,一切能走到的地方、能够得着的东西都是他玩耍的对象。
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使然,是由他的年龄和不同阶段手的敏感期所决定的。而孩子用手去摸、抓、捏、扔、拽,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有目的的探索世界的行为,是感知一切用手能接触到的事物以及区分它们之间差别的行为。
可以这样说,孩子正在验证手的能力,而触摸能力的进步预示着大脑发育的进程,意味着他正在构建自己的内在世界。
事实上,孩子的小手发育是有年龄特点的。我们只有了解了孩子手部的发育历程,才能更好地帮助他度过手的敏感期。
0~2个月,孩子的手有了抓握反射,会反射性地抓住放入手中的东西,大约到了第二个月的时候,这种先天的抓握反射消失,抓握能力不如从前,这预示着他正在从被动抓握向主动抓握发展。
3个月,孩子开始玩自己的小手,并有意识地去够东西,只是距离判断不准。
4~6个月,随着视力的发展,孩子的抓握比前一阶段更具方向感了,能够在眼睛的指引下主动张开小手去抓东西,不过多数孩子仍无法灵活地活动手指。
7~9个月,孩子能够用一只手把物品或玩具拿起来,用另一只手的指尖抚摸它,然后双手轮换着玩。
10~12个月,经过不断练习,孩子对用拇指和食指配合捏取物品已经相当熟悉,注意力开始从抓握动作转向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
13~24个月,孩子的小手更灵活了,凡是够得着的东西都是孩子探索的对象,而且,他还会创造不同的玩法,扔它、推它、压它、拍它、捏它……
25~36个月,孩子能够搭一些具有空间感的物体,画一些简单的图形,将纸折成正方形、三角形等,会自己穿衣服、吃饭,只是动作还不够精准、熟练。
手是孩子最好的感知工具,而每个孩子都会经历手的敏感期,所以,我们要更好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并根据手部发育规律,帮助孩子快乐地度过这一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