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所谓“养生主”即为“养生的宗旨”,是讲养生之道的。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庄子思想的中心,一是无所依凭自由自在,二是反对人为,应顺其自然,本文字里行间虽是在谈论养生,实际上是在体现作者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旨趣。
全篇可分四段来赏析。第一部分至“可以尽年”,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缘督以为经”,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并通过以下三个寓言故事,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阐明这一理念。每则寓言故事可以视为一个段落。
第二段即叙述“庖丁为文惠君解牛”这一故事。作者以出神入化的笔触描绘出庖丁出神入化的解牛技艺,并巧妙地强调了超越技艺水平的心得体会,从而落脚到养生上。从解牛技艺中悟出的“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因其形象化的艺术手法、带有普遍性的思想提炼和抽象化的语言运用、丰富的多层次的内涵,早已突破了原创者所赋予的内容和旨意。
第三段写“公文轩见右师”的自问自答,探讨右师招祸断足的根本原因,强调世间的善恶、福祸、寿夭、健残皆根于天然。如果依乎天理,保其天真就能得到福寿健,反之就要招灾惹祸,表面出于人事,实质还是违背自然法则。这则寓言之后,还有一个譬喻性的小结,假借饮食短缺的野鸡宁肯在泽地里觅食糊口,也不愿进笼中享受口福,阐明养生的根本源于自然本真的自由自在的精神。此段小结也可以看作独立的一则寓言。
第四段写“秦失吊老聃”,意在说明人生在世应当“安时处顺”,把生死当作来去一样的平淡自然,这样才能达到“哀乐不入”的境界。最后写道:“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一警言性的结语,既照应了第四段所表达的生死观,也用“薪尽火传”之喻照应了全文的深刻旨意。
一
吾生也有涯[237],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238]已[239]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240]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241],可以尽年。
【译文】
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已经困顿不堪,还要从事求知的活动,那就更加危险了!做了善事不图名声,做了坏事不遭刑害,像气循任、督二脉周流不息一样,遵循中正自然之路,就可以保护身体,可以保全生命,可以养护精神,可以享尽天年。
二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242]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43]砉然响然[244],奏刀□[245]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246],乃中《经首》之会。[247]
文惠君曰:“□,善哉!技盖至此乎[248]?”
庖丁释[249]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250]而不以目视,官知止[251]而神欲行。依乎天理[252],批大卻,[253]导大窾,[254]因其固然。枝经肯綮之未尝,[255]而况大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256]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57]。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258]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259],吾见其难为,怵然[260]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261]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262],善刀[263]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译文】
厨师给文惠君宰杀牛,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都无不符合音《桑林》舞曲的节拍,同于《经首》乐章的韵律。
文惠君说:“啊,太好了!你的技术怎么会达到这般地步?”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道,已经超过技术了。我刚开始前所见无非是一个完整的牛;三年之后,就再也不用去看整牛了。到了现在全凭心神去运作,而不需用眼睛来观察,感官的认知作用早已停止了,而只依据牛体的天然纹理劈开筋骨间的空隙,把刀引入骨节之间的空隙,完自然结构来操作。像那些经络交错、筋骨盘结的地方都不曾有什么妨碍。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他们是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骨头。如今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宰牛的数量也有几千头了,而刀仍像被刀石磨过的一样锋利。因为那牛骨节是有间隙的,而这刀刃却薄得犹如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间隙的骨节,这其中宽宽绰绰的,当然会游刃有余了。所以刀还是像新磨的一样。尽管这样,每次碰到筋骨聚集的地方,我知道其中的经络,眼神专注,动作缓慢,操刀轻微,‘哗啦’一声,牛体已解,如同泥土散提刀站立,环顾四周,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把刀子揩净收好。”
文惠君说:“妙啊,我听了厨师这一番话,从中得到养生的道理了。”
三
公文轩[264]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265]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266]人之貌有与[267]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泽雉[268]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269]神虽王[270],不善也。
老聃[271]死,秦失[272]吊之,三号[273]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274]也,而今非也。向[275]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276]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277]忘其所受,[278]古者谓之遁天之刑[279]。适来,[280]夫子[281]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282]
指穷于为蕲,[283]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译文】
公文轩见到右师大吃一惊,说:“这是什么人?怎么只有一只脚呢?是天生只有一只脚,还是人为的失去一只脚呢?”右师说:“天生成的,不是人为的。老天爷生就了我这样的形体让我只有一只脚,人的外观完全是上天所赋与的。所以知道是天生的,不是人为的。”
沼泽边的野鸡走上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物,走上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可是它丝毫也不会祈求畜养在笼子里。生活在樊笼里虽然不必费力寻食,但精力即使十分旺盛,那也是很不快意的。
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丧,大哭几声便离开了。老聃的弟子问道:“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弟子们又问:“这么吊唁朋友,行吗?”秦失说:“行。原来我认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的。刚才我进入灵房去吊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做孩子的哭自己的父母。他们之所以会聚在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诉说了什么,本不想哭泣却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如此喜生恶死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他们都忘掉了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时候人们称这种作法就叫作背离自然的过失。偶然来到世上,你们的老师他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他顺依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人们称这样做就叫作自然的解脱,好像解除倒悬之苦似的。”
取光照物的烛薪终会燃尽,而火种却传续下来,永远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