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健康骨骼专项行动

(一)定义

指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全国爱卫办、中国疾控中心在第二阶段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2016—2025年)中提出开展的“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等“三减三健”6项专项行动之一。

(二)意义

健康的骨骼是身体健康的基础。骨质疏松症是影响人群骨骼健康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最常见骨骼疾病,是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病。骨质疏松会导致严重疼痛和骨折,甚至早死。从预防骨质疏松症入手,开展健康骨骼行动,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降低骨质疏松引起的危害,对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三)内容

1.开展骨质疏松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

(1)开发大众宣传材料,积极开展宣传活动:

国家行动办设计和制作骨质疏松防治知识宣传海报、折页、视频等宣传材料下发到基层,各地结合世界骨质疏松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等宣传日,以“健康骨骼、健康人生”为主题,组织开展社区居民骨质疏松防治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居民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同时鼓励各地自主开发新型健康教育材料,积极推广“骨质疏松自测”等健康工具,提高健康传播效果。

(2)依托媒体平台,广泛传播骨质疏松防治知识:

与媒体密切配合,借助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平台传播骨质疏松防治知识,并通过宣传海报张贴、宣传手册发放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骨质疏松社区动员工作,营造全民参与骨质疏松防治的良好氛围。

(3)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活动,积极推广健骨操运动操:

鼓励各地根据地域特色自主编创健骨运动操,各地行动办可结合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工作,组织开展群众性健康长走比赛、骨质疏松防治知识竞赛、健骨运动操比赛、健康饮食大赛、健康骨骼摄影比赛、健康生活方式书法比赛和健康生活方式大使选拔赛等形式,激发群众参与骨质疏松干预活动的主动性,提高群众骨质疏松防治技能。

2.骨质疏松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1)强化医疗卫生系统专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各省、地市应组建由临床、预防、营养和运动等多专业专家组成的省、市级骨质疏松专家组,积极开展基层医生和慢性病防控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基层综合防控能力。各级行动办负责组织协调开展综合医院骨科、内分泌科和妇产科医护人员、基层医生和慢性病防控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为社区骨质疏松综合防治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2)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群防群治:

各地市、县(区)要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题培训,并对其工作进行指导,扩大社区骨质疏松防控队伍。各地可以选拔业务骨干、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等组建“骨骼健康讲师团”,在社区、乡镇等场所开展骨骼健康宣传演讲活动。

3.骨质疏松健康管理基地建设

(1)有条件的县(区)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综合性医疗机构建立1个骨质疏松健康管理基地(门诊),基地需配置超声骨密度仪、宣传橱窗或宣传板、视频播放器等硬件设施,为骨质疏松防控工作提供保障。

(2)基地(门诊)需配置1名专兼职医务人员,重点开展骨质疏松咨询、筛查、患者管理、区域技术指导、健康教育等工作,并与上级医院签约建立双向沟通机制,每季度邀请上级医院专家义诊1次,指导基层医生开展骨质疏松症的诊治工作。

(3)在骨质疏松健康管理基地的指导下,鼓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参与骨质疏松防治工作,每个社区组建1个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和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每个小组10~15人,每个小组每年开展活动不少于8次。

4.监测与评估

各地行动办要根据国家专项行动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及时对骨质疏松健康管理基地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测,并做好效果评估工作,为全面推开健康骨骼专项行动奠定基础。

(四)目标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国卫办疾控发〔2017〕16号)提出,普及人群保持骨骼健康的知识,营造全社会关注骨骼健康的良好氛围,增强居民维持健康骨骼的意识,提高居民维持骨骼健康的技能,降低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