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法方药(穴)
(一)《素问·痿论》:
“帝曰:……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按语】
“治痿独取阳明”,即补益后天脾胃为主,此乃为历代医家公认的治痿大法。临证不论遣方用药还是针灸选穴,大都宗此法。诚然,具体临证时,亦不可仅遵“独取阳明”,而应审证求因,辨证论治。
(二)《景岳全书·痿证》:
“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亦不少矣。若概从火论,则恐真阳亏败,及土衰水涸者有不能堪。故当酌寒热之浅深,审虚实之缓急,以施治疗,庶得治痿之全矣。”
【按语】
文中阐述了痿当分寒热之浅深,明虚实之缓急,而辨证施治。
(三)《丹溪心法·痿》:
“痿证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有湿热、湿痰、气虚、血虚、瘀血。湿热,东垣健步丸,加沥、姜汁;气虚,四君子汤加黄芩、黄柏、苍术之类;血虚,四物汤加黄柏、苍术,煎送补阴丸;亦有食积死血妨碍不得下降者,大率属热,用参术四物汤、黄柏之类。”
【按语】
文中阐述了力避痿与风混同之谬,明确痿力戒作风治而用风药。并列举痿病应据病机遣方用药的一套辨证论治方案。
(四)《杂病证治准绳·痿厥》:
“尝治一老人痿厥,累用虎潜丸不愈,后于虎潜丸加附子,立愈如神,盖附反佐之力。”
【按语】
文中简述了遣方加药(单味药)成功治痿且佐证辨证加药的作用和意义。
(五)《素问·痿论》: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
【按语】
文中既明确了治疗痿病补其荥穴通其俞穴的选穴针刺方法,又提出了采取择时施治的原则。
(六)《针灸甲乙经·热在五脏发痿》:
“痿不相知,太白主之。痿厥,身体不仁,手足偏小,先取京骨,后取中封、绝骨,皆泻之。痿厥寒,足腕不收,躄,坐不能超起,髀枢脚痛,丘墟主之。”
【按语】
晋代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是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奠定了针刺治疗痿病的基础。文中阐述了痿病的针刺辨证选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