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

案1:痴呆(老年性痴呆症)

郭某,女,62岁。1990午3月初在某医院诊为“老年性痴呆症”,于1990年4月10日来院就诊。症见精神萎靡,表情淡漠,时打哈欠嗜睡,步履蹒跚,问诊不能对答。家人代诉:2年前,因患脑栓塞致右侧轻度偏瘫,后经多方治疗,症状好转,能够自己行走。但尔后精神渐趋不振,很少谈笑,反应冷淡,渐致沉默呆滞,反应迟钝,不能记事,行动迟缓,接朋待客冷淡,嗜睡,不思饮食等。舌质淡,苔白根腻,脉细弱。证属气血虚亏,心神失养。兼有痰湿困扰中焦脾胃,气血生化无源。治以调补气血,健脾化湿,豁痰开窍。处方:全当归20g,酒白芍15g,生黄芪25g,制首乌20g,白术15g,怀山药15g,茯苓15g,丹参15g,枸杞15g,石菖蒲12g,竹茹10g,法半夏12g,益智仁15g,川芎8g。每天1剂,水煎服。10剂。同时嘱其家人配合饮食心理疗法。复诊:症状有所好转,后续投原方随症加减服药2个月余,症状逐渐消失。跟踪观察,见表情和善,言语清楚,待人热情,饮食如常,行走自如,操持家务,随访1年余无异常表现,完全恢复正常。

按:

老年性痴呆症症状表现虚实错杂,需在临床中据证辨别虚实轻重,大多重在本虚。中医学认为,人至老年,肾精衰枯,无以化生气血,精亏血少,脑海空虚;卫外功能低下,易感外邪,痰浊阻窍,瘀血内阻,情志失调,神明失养,遂发呆症,出现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临床治疗从主症施治,余则随症加减;以治虚为本,祛瘀生新,豁痰开窍,益智醒脑为主,兼以调理兼症。本案中所用方药乃治本症的主方,就是根据“缓则治其本”的宗旨而设。饮食心理疗法亦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如能配合,疗效满意。(谭新开)

案2:痴呆(老年性痴呆症)

马某,女,76岁,1995年4月2日入院。近2年来记忆力减退,常失落物品,遗忘亲人姓名,言语啰嗦重复,性格多疑,白天卧床,夜间活动,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细弱。CT扫描见其皮质萎缩。静脉滴注脑活素2周,病情无好转,继续予以脑活素20ml静滴。中药:熟地10g,枸杞子10g,山茱萸10g,茴香10g,杜仲10g,茯苓10g,大枣10g,五味子10g。每天1剂,水煎服。服药20天后,病情较前明显好转,能记忆亲人姓名,夜间已能安静入睡,无言语啰嗦。

按:

老年性痴呆症病理上以大脑的萎缩和变性为主,用脑活素在脑细胞内促进蛋白质合成,其有抗氧保护能力,改善脑能量代谢,使氨基酸恢复正常,改善记忆力,但单独使用脑活素治疗老年性痴呆症,效果不明显。本病属中医学“痴呆”范畴,由久病血亏气弱,肝肾不足,脑髓不充,心神失养所致。本案多由久病而气血不调,后天脾胃功能减退,生化乏源,肝肾阴虚,致使髓海空虚,心神失养,为脾肾亏损型,治以补肾益脾,健脾生髓。方中熟地、枸杞、山茱萸滋阴补肾;茴香助命火补肾气;杜仲补益肝肾;茯苓、大枣、山茱萸健脾而补后天;五味子交通心肾而安神。笔者认为,对于本病临床上若配合脑活素治疗,其效果更佳。(凌 静,雷希龄)

案3:痴呆(多发梗死性痴呆症)

周某,男,71岁,1989年11月10日就诊。患者患高血压动脉硬化5年,10个月前家人发现其看报每多倒拿,时而答非所问,渐至表情呆滞,视物不清,入夜刚卧即起,谓已天明,固执易怒,自私霸食,某医院诊断为:①双侧脑梗死;②多发梗死性痴呆。给予维脑路通、脉通、谷氨酸及维生素类药物等治疗,效果不佳,遂就诊于中医。症见表情淡漠,神呆语迟,答非所问,语言无逻辑性,情绪不稳定,病理征未引出,BP 160/100mmHg,舌质偏红,苔薄白,脉弦细稍数。投地黄饮子加减:熟地15g,山茱萸、石斛、麦冬、五味子各10g,石菖蒲30g,远志6g,茯苓15g,肉苁蓉12g,肉桂3g,附子6g,巴戟天10g,生姜3片,大枣3枚。服药7剂,神识有所改变,语言较前流畅。效不更方,上方先后加桃仁、丹参、水蛭等药,守方进药60剂,患者语言自如,生活能自理。

按:

本病多发生于老年,属中医学“善忘”、“郁证”、“文痴”等范畴。病因年高脏腑功能衰退,阴阳平衡失调,痰浊瘀滞俱生,蒙窍阻络导致多发梗死性痴呆症。治疗用地黄饮子加减,取其滋肾阴,补肾阳,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化痰浊,通清窍,扫除外邪,扶助正气;伍以活血化瘀之品,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缓解阻滞。诸药同施,标本兼顾,上下并治,使水火既济,痰浊得除,清升浊降,一身通泰而取效。(白峻峰)

案4:痴呆(脑震荡后遗症)

刘某,女,27岁,1985年6月22日入院。患者1个半月前因与人发生口角,被人打伤头部,当时昏迷约3分钟,醒后呕吐清涎并感头部疼痛及全身不适,随即送往某医院,诊断为“脑震荡”,并住院用西药治疗9天,全身疼痛及体表伤痕逐日好转而出院。嗣后,患者逐渐痴呆,呼之不应,表情淡漠,少食寡言,时有见鬼状,大便4~5日1行,头痛、耳鸣且聋,形似“摇摇欲坠”,起步均需人扶持,时有呕吐呃逆,善太息,对往事毫无记忆,舌红,苔白腻,脉弦细。血常规、大便常规、脑脊液常规、脑电图及神经系统检查均属正常,唯尿常规蛋白(+)。诊断为脑震荡后遗症(痴呆型)。处方:法半夏12g,厚朴12g,苏叶10g,白术10g,大枣20g,柴胡10g,桔梗10g,归尾10g,丹参20g,浮小麦20g,白芍20g,郁金20g。复诊:服3剂,诸症不应,笔者思虑再三,患者受伤后虽经治疗,但不彻底,纠纷至今仍未得到妥善处理,忧郁尤甚,气机逆乱,致使诸症日趋加重,辨证为气血阻滞,痰郁互结,阻于清窍,扰乱神明,以开郁化痰佐活血醒神之品为治,拟《串雅内篇》方收呆至神汤化裁:陈皮10g,法半夏10g,茯苓15g,枳实12g,柴胡10g,桔梗10g,归尾10g,赤芍12g,石菖蒲20g,川芎10g,天麻12g,郁金20g,大枣20g,桃仁10g,红花6g。三诊:服药2剂,先后呕吐白色泡沫痰涎3次,约1000ml,后患者神志豁然开朗,愿与旁人说话,精神转佳,每餐能进食100g,无呃逆,大便两日1行。药已中的,但仍感头痛且晕,耳鸣且聋,全身乏力,再投原方去桔梗,加白参10g、胆南星10g、蔓荆子20g。服4剂,病情稳步好转,诸症逐日减轻,说话且面带笑容,问答之间对答如流,能外出散步及料理小孩,为巩固疗效,继服原方5剂,诸症基本消失,但头部仍有间歇性游走疼痛或空痛感。因“久病则虚”,为髓海不足,予以杞菊地黄汤加天麻、钩藤调理半个月,痊愈出院。

按:

脑震荡后遗症痴呆型患者的病理特点,主要是痰郁气滞,阻滞清窍,清灵失养,故治疗上不能纯予活血祛瘀,必须根据临床病理特点及特殊表现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开郁化痰法是治疗脑震荡后遗症痴呆型的有效方法,《串雅内篇》方收呆至神汤即具有开郁化痰、醒神活血、调理气机之功能,临床应用颇为灵验,可使痰涎从呕吐而解,使疾病迅速获得转机。需注意的是损伤患者不能一概“专从血论”,而应随证治之。(蒲永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