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实例分析
- 申昆玲
- 4254字
- 2020-08-29 08:36:07
病例33 坏死性肺炎、支气管胸膜瘘:发热7天、咳嗽、双耳流脓3天
一、病历摘要
患儿,男,4岁,因“发热7天、咳嗽、双耳流脓3天”入院。患儿于入院前7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为39.3℃,无寒颤及抽搐,偶诉脐周阵发性疼痛,可自行缓解,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口服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患儿发热未见明显好转。3天前出现咳嗽,呈阵发性咳嗽,有痰难咳出,诉双耳疼痛,伴有双耳流脓,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克林霉素抗感染及对症支持处理后,患儿发热、咳嗽、双耳流脓无改善,病程中无呕吐,无腹泻,无皮疹,无呛咳,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以“肺炎”“化脓性中耳炎”收住院。
个人史及家族史:否认流感接触史,无结核接触史。无哮喘及特应性体质家族史。
体格检查:T 37.5℃,R 37次/min,P 130次/min,体重19.5kg,营养、发育可,神清,精神差,皮肤红润,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口腔黏膜光滑,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外耳道可见黄色分泌物。咽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表面无分泌物。呼吸急促,未见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130次/分,心律齐,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四肢末梢循环可。
辅助检查:①血常规:WBC 34.5×10 9/L,N 93.3%,Hb 116g/L,PLT 289×10 9/L,CRP 207mg/L;②肝代谢:ALB 21.8g/L,余正常;③电解质:血钾2.39mmol/L,余正常;④凝血功能、体液免疫正常;⑤肺炎支原体及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阴性,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B)、副流感病毒(1、2、3)、腺病毒抗原检测阴性;⑥胸腔B超提示双侧胸腔积液、左侧为著;⑦腹部彩超提示:肝脏弥漫性增大,双侧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⑧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广泛ST段改变(考虑心肌广泛损伤);⑨胸X平片显示:左肺野大片状高密度影,并可见多发囊状透亮区,左肋膈胸及左膈面消失,影像诊断为左肺多发囊肿、左侧胸腔积液(图1-71A);⑩胸部CT检查显示:左肺上下叶大片实变影、并发多个空洞,左侧胸腔积液(图1-72A~C); 血培养:无细菌、真菌生长 入院第3天在全麻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出黄色浑浊胸水;胸水常规:细胞总数24000×10 6/L,白细胞4000×10 6/L,单核0.05,多核0.95;胸水培养:无菌生长。曾经行支气管镜检查,仅发现左主支气管有少许分泌物。
图1-71 胸部X正位片
A.治疗前,病程第10天,左肺野呈大片状致密影,并可见多个低密度区,左心缘及左膈面消失;B.治疗后,病程第37天,原左肺野病灶基本吸收
图1-72 胸部CT
A~C.治疗前病程第7天,左肺上下叶大状实变影、并发多个空洞,左侧胸腔积液。D~F.治疗后病程第20天,两次CT比较,原左肺上叶前段大部分吸收,左肺上叶舌段下叶仍可见大片状实变影及多发空洞,胸腔积液较前增多,左肺下叶病灶较前明显
治疗经过:入院后予利奈唑胺治疗,每次10mg/kg,8小时1次,20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静滴8天,后换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静滴10天抗感染,以及丙种球蛋白、人血白蛋白等支持治疗,患儿病情明显好转,病程第20天复查胸部CT显示:左上肺野实变影较前片大部分吸收,多个空洞仍然存在(图1-72D~F),有低热37.5~38.0℃。住院治疗22天后办理出院。出院后1周体温正常,没有咳嗽和呼吸困难等表现,1月复查胸片提示炎症及空洞病灶完全吸收(图1-71B)。
二、讨论
(一)内科医师甲
患儿病例特点:①男,4岁;②表现为发热7天、咳嗽、双耳流脓3天;③既往身体健康;④查体:呼吸急促,R 37次/min,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湿性啰音;⑤化验检查异常:WBC 34.5×10 9/L,GR 93.3%,Hb 116g/L,PLT 289×10 9/L,CRP 207mg/L;⑥胸部X平片及CT示:左肺实变,并发多个空洞,左侧胸腔积液。
根据以上患儿症状、体征、影像学及化验检查结果,诊断为细菌感染性肺炎没有问题,但该患儿发热及住院时间长,并且左肺出现许多空洞,左侧胸腔积液,属于有并发症或复杂的肺炎。肺炎是儿童常见疾病,也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近20%由肺炎造成。肺炎有许多分类方法,如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根据病程分为急性、迁延性和慢性,根据表现分为典型和非典型,根据发生地点分为社区获得性和医院内获得性(包括呼吸机相关性),根据病情分为轻症和重症等,根据患儿的免疫状态分为免疫功能健全和免疫功能受损等,这些分类对指导临床合理的处理具有很大的意义。最近美国儿科感染性疾病分会在3个月以上社区获得性肺炎处理指南中,提出了复杂或并发症肺炎(complicated pneumonia)的概念,是指肺实质的感染合并有肺炎旁积液、多叶病变、脓肿或空洞、坏死性肺炎、脓胸、气胸或支气管胸膜瘘、或肺外其他部位的细菌性感染病灶。而单纯性肺炎(simple pneumonia)指支气管肺炎(主要涉及气道和周围间质),或单个肺叶的肺炎。本患儿除了左肺实变以外,还并发多个空洞及左侧肺炎旁胸腔积液,属于复杂性肺炎。因此病情比较重,处理比较难、热程及住院时间比较长。
(二)放射科医师
该患儿胸部影像学特征是左肺上下叶大片实变影、并发多个薄壁空洞,结合病史及随访的结果,可以诊断为坏死性肺炎(necrotizing pneumonia,NP)。NP的影像学定义是指双肺或单侧肺部有大片致密影,内有多个含气或液体的薄壁空洞形成,增强CT上边缘无强化。另外也有人认为,NP与肺脓肿的病理学变化过程相同,两者在影像学上的界定是主观性的,多发的小于2cm的空洞称为NP,单一大的空洞则为肺脓肿。但研究表明NP和肺脓肿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如肺部病灶好发部位、影像学表现、病原培养阳性率、抗感染治疗后退热时间以及肺大泡和支气管肺胸膜瘘的发生率不同。NP的形成在影像学上有一定的过程,开始为双肺或单侧肺大叶高密度均匀影,大约1周左右大叶实变内可见单一或多发低密度病灶,伴随或之后出现囊泡影或多发空腔,右肺好发。CT主要表现为在肺实变的基础上,出现多发的薄壁空洞,增强CT上边缘无强化是其主要特征。NP往往伴随有胸腔积液、肺大泡、支气管胸膜瘘、气胸,一般几个月以后病灶消失。在影像学上,NP需要与支气管源性囊肿、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CCAM)和肺脓肿鉴别。
(三)内科医师乙
坏死性肺炎(NP)又称为空洞性肺炎,以肺组织液化和空洞形成为特征,是肺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NP好发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既往多无基础疾病,起病多表现为发热,热程长,伴咳嗽,半数患者伴气促、呼吸困难,喘息少见。一旦发生NP,患儿病情往往比较重,根据我们报道的16例患儿资料,2例合并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血培养铜绿假单胞菌阳性);1例合并败血症、DIC、化脓性股骨骨髓炎(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1例合并休克早期表现(胸水培养金黄色的葡萄球菌阳性,血培养人葡萄球菌阳性);1例合并脓毒症、中毒性脑病(血及脑脊液培养阴性),这5例患儿需要入住PICU监护和治疗。据我们及国外的报道,NP平均热程为10~14天,平均住院日为21天,均明显长于普通肺炎。辅助检查中,多数病例WBC、中性粒细胞升高,几乎所有病例CRP均明显升高。NP多发生在右侧,如我们总结的16例资料显示,发生在右侧11例、左侧3例(包括本例)、双侧受累2例,并且16患儿均伴随有胸膜病变,12例表现为肺炎旁胸腔积液、4例为相邻胸膜增厚,其中4例同时有气胸,提示为支气管胸膜瘘。16例均没有见到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这一点有助于与肺结核及真菌感染鉴别。胸水多为黄色或血性浑浊液体,白细胞增高,多核为主,LDH明显升高,均提示为感染性渗出。
肺炎链球菌是NP最常见的病原,近年来各地区肺炎链球菌NP有增多趋势,国内北京儿童医院曾报道了20例肺炎链球菌NP。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是常见的病原,以杀白细胞毒素(Panton-Valentine leukocidin,PVL)基因阳性菌株常见,而与甲氧西林耐药(MRSA)或敏感(MSSA)无关。其他的病原体有肺炎支原体、铜绿假单胞菌等。我们总结的16例病人中,胸水或血培养明确病原7例(其中3例与痰培养一致),其中肺炎链球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3例。本例患儿虽然血液和胸水培养均无细菌、真菌生长,但血常规WBC、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CRP也明显升高,提示可能为阳性球菌感染,培养阴性可能与本患儿入院时病程已经有7天,早期使用了抗生素有关。
(四)内科医师丙
关于NP的处理,除了一般肺炎的治疗措施如支持疗法、维持血氧、对症治疗以外,特别要关注抗感染和胸膜并发症的治疗。在抗感染药物的选择方面,由于NP病情比较重,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但近年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报道的增加,因此经验性选择的药物应该覆盖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另外考虑到目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高检出率及铜绿假单胞菌的高耐药性,建议使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联合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或美洛培南,等待明确病原后再降阶梯治疗。抗生素的疗程要足够,一般需要3~4周。根据我们的经验,对于NP患儿的病情评估要全面,不能单纯以发热来评价,如果患儿咳嗽明显缓解,没有呼吸困难和缺氧,一般情况良好,即使有一定程度的发热,也无需更换抗生素,而是可以停止抗生素,随访观察,因为此时的发热考虑可能是由于坏死的肺组织吸收引起的,而并不是代表感染没有得到控制。除了抗感染,NP合并胸腔积液常需要胸腔闭式引流,NP在出现肺大疱、气胸或液气胸时,如果无呼吸困难等张力性气胸加重表现,不宜建议盲目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及手术治疗。既往认为持续存在脓毒症,对内科治疗反应不佳者,可能需要胸腔清脓术或肺叶切除术,但随着对本病认识的提高,在近年文献报道的病例及我们的病例中,基本不需要该类手术。
NP虽然病情严重,但是根据我们的资料及国内外的报道,很少引起死亡,肺部的空腔病灶在6个月内均可以吸收,完全恢复。NP的发生除了与细菌感染直接损伤以外,是否与免疫损伤有关目前尚无法明确,因此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否缩短NP病程,改善NP的预后,目前也没有确切的证据。
总之,NP患儿病情重,发热及住院时间长、血象高,CRP明显增高,常合并胸腔积液、气胸。在治疗上以抗感染和胸腔闭式引流术为主,应慎重行肺叶切除术,预后一般良好。
(郑跃杰)
参考文献
[1] Bradley HS.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Older Than 3 Months of Age: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by the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and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 Infect Dis,2011,53:e25-76.
[2] 刘金荣,徐保平,李惠民,等.肺炎链球菌坏死性肺炎20例诊治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12,50:431-434.
[3] 马红玲,陈杰华,杨方方,等.细菌感染致儿童坏死性肺炎16例诊治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9:440-443.
[4] Wang R S,Wang S Y,Hsieh K S,et al. Necrotizing pneumonitis caused by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pediatric patients:report of five cases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The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2004,23:564-567.
[5] Lemaître C,Angoulvant F,Gabor F,et al. Necrotizing Pneumonia in Children:Report of 41 Cases between 2006 and 2011 in a French Tertiary Care Center. Pediatr Infect Dis J,2013,32:1146-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