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28 肺吸虫病:反复咳嗽1个月余伴气急半个月

一、病历摘要

患儿,男,7岁3个月,因“反复咳嗽1月余伴气急半月”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个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不剧,病初有间断发热,在外院处理2天后体温降至正常,半月前出现气急,剧烈活动后明显,8天前在当地医院胸片及胸腔B超发现有“肺炎、胸腔积液”,予抗感染及胸腔穿刺等处理稍好转,病程中患儿有消瘦,无潮热、盗汗、咯血及咳脓痰,未诉有胸闷胸痛,无游走性皮下包块,无皮疹及关节肿痛,复查胸腔B超稍减少,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个人史及家族史:患儿足月顺产,按卡接种,已接种卡介苗。过去体质好,无严重肺部感染发生,无慢性咳嗽及喘息史,有生吃螃蟹史,无结核接触史。
体格检查:T 36.9℃,R 27次/min,P 95次/min,血压100/70mmHg,体重21kg,营养发育中等,神志清楚,呼吸平稳,无皮疹,左上臂可见卡介苗瘢痕1枚。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口唇红润,无发绀,咽稍充血,扁桃体Ⅰ度大,双侧胸廓对称,无三凹征,气管偏向右侧,左侧语颤降低,左侧叩诊降低,双肺呼吸音不对称,左肺呼吸音降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扪及,四肢、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无杵状指趾。
辅助检查:①血常规:WBC 18.52×10 9/L,N 0.712,L 0.246,E 0.042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正常;胸水常规:草黄色,蛋白定性(++),白细胞总数5250×10 6/L,多个核细胞60%,单个核细胞40%,涂片抗酸染色未见抗酸杆菌;胸水生化:蛋白75g/L,胸部X线提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影像学检查:胸腔B超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胸部CT示左下肺感染性病变,左侧胸腔积液。②入院后复查血常规:WBC 18.88×10 9/L,N 0.17,L 0.25,E 0.57,EC 10.83×10 9/L,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正常;呼吸道病毒抗原、痰培养及肺炎支原体PCR阴性;肺炎支原体抗体1∶320;肺吸虫抗体阳性;ESR 33mm/h、CRP、血生化、心肌酶谱均正常;PPD试验阴性;胸腔B超:左侧中等量积液,内含纤维渗出物;腹腔B超:少量腹腔积液;胸部CT(平扫+增强)(图1-62,图1-63):左侧胸腔积液伴双肺病变(左肺明显),以感染性疾病可能;胸水常规:淡黄色浑浊,李凡它(+),细胞总数5321×10 6/L,白细胞总数3840×10 6/L,多个核细胞75%,单个核细胞25%,EC 3.058×10 9/L,涂片抗酸染色未见抗酸杆菌;胸水生化:蛋白72.3g/L,胸水结核及肺炎支原体PCR阴性。
图1-62 胸部CT
左侧胸腔积液伴双肺病变(左肺明显)
图1-63 胸部CT
左侧胸腔积
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以及胸腔穿刺,患儿好转出院。

二、讨论

(一)放射科医师
其胸部CT(平扫+增强)示左侧胸腔内可见新月形液体密度影最厚约36.4mm,邻近左肺受压,体积变小,其内可见斑片模糊影;右肺见少许浅淡模糊影。增强后纵隔及左肺门淋巴结稍大,心影稍向右偏移,大小未见明显异常。右侧胸膜腔未见明显异常。结合患儿为学龄期儿童,其影像学表现,考虑其病变感染可能性大,但其影像学检查不具有特异性。
(二)胸外科医师
患儿有胸腔积液,首先采取胸腔穿刺引流以及胸水检查明确病原。若患儿胸水黏稠、其内有分隔现象、包裹性胸腔积液,穿刺不易成功或胸腔穿刺不能明确病因,可行胸腔镜检查协助引流及胸膜活检明确病因。
(三)内科医师甲
患儿病例特点:①7岁3个月学龄期儿童;②表现反复咳嗽、伴气急,有消瘦,无潮热、盗汗及咯血咳脓痰史;③有接种卡介苗,无结核接触史,无严重肺部感染发生,无慢性咳嗽及喘息史;④有生吃螃蟹史;⑤查体无呼吸困难和缺氧征,气管偏向右侧,左侧语颤降低,左侧叩诊降低,双肺呼吸音不对称,左肺呼吸音降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卡疤阳性;⑥PPD试验阴性;⑦影像学检查:胸腔B超示左侧中等量积液,内含纤维渗出物;胸部CT示左侧胸腔积液伴双肺病变(左肺明显),以感染性疾病可能;⑧血常规:WBC 18.88×10 9/L,N 0.17,L 0.25,E 0.57,EC 10.83×10 9/L;⑨胸水常规:淡黄色浑浊,李凡他(+),细胞总数5321×10 6/L,白细胞总数3840×10 6/L,多个核细胞75%,单个核细胞25%,EC 3.058×10 9/L,涂片抗酸染色未见抗酸杆菌;⑩胸水生化:蛋白72.3g/L 肺吸虫抗体阳性。
结合患儿胸部CT及胸腔B超,考虑患儿有肺炎、胸腔积液,其胸水常规及生化,考虑为渗出液,而引起胸腔积液,其病因多种,多见于感染(细菌、结核、病毒、支原体、真菌等),其他如肿瘤、结缔组织疾病以及外伤等。结合患儿胸部CT检查纵隔及胸膜腔内未见占位性病变,故肿瘤性病变可能性小;而患儿无长期发热,无皮疹及关节病变,且其胸腔定位于单侧,结缔组织疾病暂不考虑。儿童胸腔积液多见感染所致,其中细菌以及结核最为常见。脓胸多继发于肺炎,常见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但患儿感染中毒症状不重,其血常规及胸水检查不支持;而患儿无明确结核感染中毒症状,并已接种卡介苗,无明确结核接触史,其胸水常规检查,结核病原学检查阴性以及胸部CT检查,考虑结核感染可能性小;患儿来自于农村,有生吃螃蟹史,其血常规有白细胞增高,且嗜酸性细胞增高明显,以及胸水中可见大量嗜酸性细胞,结合肺吸虫抗体为阳性,考虑患儿为肺吸虫病。
(四)内科医师乙
患儿有胸腔积液,其胸水为渗出液,儿童以感染最为常见。对于患儿血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为1∶320,结合其痰及胸水肺炎支原体PCR检测为阴性,其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性小,抗体阳性考虑既往感染所致;而结合患儿有生吃螃蟹史,其血常规中嗜酸性细胞增高明显,以及胸水中可见大量嗜酸性细胞,肺吸虫抗体为阳性,考虑肺吸虫病所致。肺吸虫病首选药物为吡喹酮。
患儿经过3个疗程的吡喹酮治疗,1个月后患儿咳嗽、气急消失,门诊复查血液分析、胸腔B超以及胸片检查,血液分析示白细胞6.53×10 9/L,嗜酸性细胞降至4%,胸腔B超未见胸腔积液,胸片示双肺未见实质性病变,左侧胸膜稍增厚。
肺吸虫病又称并殖吸虫病,是由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成虫在组织器官中移行、窜扰、定居或由斯氏狸殖吸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所引起的疾病。人是卫氏并殖吸虫适宜的终宿主,感染后主要寄生于肺部,引起以肺部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咯铁锈色或烂桃样痰、胸痛、咯血等症状。人不是斯氏狸殖吸虫的适宜终宿主,感染后不能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更不能产卵,主要是由于幼虫在人体内到处窜扰所致,临床上以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为主要特征。目前吡喹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肺吸虫药物。
(符州 罗健)

参考文献

[1] 江载芳.实用小儿呼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