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儿童保健学分册
- 毛萌
- 8915字
- 2020-08-28 09:02:02
第四节 营养素过多
维生素A过量
培训目标
● 掌握维生素A过量诊断、治疗、预防
一、概述
(一)一般情况
单次极大剂量或长期摄入高剂量维生素A可导致维生素A过量(vitamin A overdose or toxication)和蓄积中毒,美国医学会设定的儿童维生素A的可耐受最大摄入量(Upper level of intake,UL)为0~3岁,600g/d;4~8岁,900g/d;9~13岁,1700g/d。中国营养学会设定的维生素A可耐受最高量:儿童2000g/d(6000IU/d),成年人3000g/d(9000IU/d),孕妇2400g/d(7200IU/d)。(可耐受最高量≠中毒量)
维生素A过量会降低细胞膜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导致细胞膜受损,组织酶释放,引起皮肤、骨骼、脑、肝等多种脏器组织病变。脑受损可使颅压增高;骨组织变性引起骨质吸收、变形、骨膜下新骨形成、血钙和尿钙都上升。肝组织受损则引起肝脏肿大,肝功能改变。
(二)病因
维生素A中毒以出生6个月~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多因家长给服用过多的鱼肝油,或维生素A胶丸当做糖丸误食所致。年长儿与成人一样可因一次大量进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深海鱼(大比目鱼、鲟鱼、鲨鱼)、北极熊的肝而中毒。动物肝脏维生素A含量较高,狗肝脏中含量更高。狗肝脏内维生素A含量与季节及狗的品种有关,通常冬季高于夏季,白毛狗高于有色毛狗。每克狗肝脏含维生素A约544.4mol/L(70 000IU)。狗肝脏内的维生素A耐热、易吸收,食后3~4小时血维生素A含量即达峰值,一次食入70~80g狗肝脏可致中毒,中毒程度与肝脏摄入量有关。
采用口服鱼肝油制剂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由于鱼肝油制剂既含有维生素D又有维生素A,当口服途径使用较大治疗剂量的维生素D时极易造成维生素A的过量。随着多种营养素补充制剂及复合营养素制剂涌入市场,维生素A食品的发展和含维生素A复合营养素保健食品的出现,大范围人群盲目补充营养素的行为悄悄蔓延,因短时大量摄入营养素或长期小剂量补充营养素而引起营养素过量摄入,引起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给婴幼儿及儿童补充在体内具有蓄积作用营养素引起中毒的病例更是屡见不鲜。1989年,Mass等报道,美国健康调查(NHIS)发现,95%补充维生素A的妇女摄入维生素A是RNI的5.6倍,95%的男性摄入量是RNI的7.6倍。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维生素A过量和蓄积中毒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因个人耐受力不同及体内原储存量的差异,维生素A中毒量有一定的差异。
1.急性维生素A过多症
成人一次剂量超过30万~100万IU,一般年幼婴儿较为敏感,一次剂量超过30万IU即可能发生急性中毒。
临床表现在摄入后6~8小时,至多在1~2天内出现。主要有嗜睡或过度兴奋,头痛、呕吐等高颅压症状,12~20小时后出现皮肤红肿,继而脱皮,以手掌、脚底等厚处最为明显,数周后方恢复正常。婴幼儿以高颅压为主要临床特征,囟门未闭者可出现前囟隆起。其机制可能为过量维生素A刺激脉络膜分泌,脑脊液生成过多,同时还可刺激导水管上皮细胞增殖,使导水管狭窄,造成脑积水,脑室扩大而引起颅内高压。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细胞数正常,蛋白质量偏低,糖正常。血浆维生素A水平剧增,可达500μg/L以上(正常成人100~300μg/L)。维生素A中毒引起心脏损害,出现心悸、胸闷症状,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下壁心肌供血不全。
2.慢性维生素A过多症
多因不遵医嘱长期摄入过量维生素A制剂引起。从已发生的病案看,成人每天摄入8万~10万IU,持续6个月;或每天3万~4万IU,超过数年可引起慢性中毒。婴幼儿每天摄入5万~10万IU,超过6个月即可引起慢性中毒;也有报道每天仅服2.5万IU,一个月即出现中毒症状者。早产儿服更少剂量如5700IU,7天内即可有中毒症状。
慢性维生素A过多症首先出现的常是胃纳减退,体重下降,继而有皮肤干燥、脱屑、皲裂、毛发干枯、脱发、齿龈红肿、唇干裂和鼻出血等皮肤黏膜损伤现象,以及长骨肌肉连接处疼痛伴肿胀,体格检查可见贫血、肝脾大。X线检查长骨可见骨皮质增生,骨膜增厚。脑脊液检查可有压力增高。肝功能检查可出现转氨酶升高,严重者可出现肝硬化表现。有时可见血钙和尿钙升高。
对于孕妇,高剂量维生素A摄入可以导致新生儿畸形。1978年,Stange等报道,早孕妇女每天摄入维生素A 150 000IU数周以上,能产生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1986年,Rose等引用纽约州畸形儿登记的资料表明,这些畸形儿的母亲维生素A摄入量更高,为25 000~100 000IU/d。维生素A对大鼠的致畸量为1000mg/kg体重,过量摄入维生素A在动物实验中可引起广泛的畸形(尤其是神经管畸形),其中包括各种肢体畸形。有实验表明,维生素A过量神经管上皮及其内外界膜和周围间充质中NGF和trKA的含量在用药后14~46小时较正常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此时正值神经管分化的关键时期,提示NGF、trKA的下降可能是维生素A酸致神经管畸形的机制之一。过量维生素A可引起人类胚胎的泌尿系统畸形。
人群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孕期维生素A的摄入不同可造成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据亦表明孕期维生素A缺乏或过量均能够导致胚胎心脏畸形。维生素A过量也可影响胚胎的心脏发育,甚至致畸。动物实验已经证实,虽然全反式视黄酸是正常心脏发育必不可少的维生素,但全反式视黄酸的过量亦可造成胚胎心脏发育畸形。脊椎动物心脏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基因的参与。心脏发育基因和核转录因子在心脏发育过程中进行着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表达,从而调节心脏的正常发育,任何影响这些发育基因和转录因子正常表达的因素均有可能导致心脏畸形。在维生素A过量致先天性心脏病形成过程中,视黄酸可通过调节心脏发生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参与胚胎心脏的形态构建。
根据过量摄入维生素A的病史,临床表现,血浆维生素A浓度明显升高以及X线检查等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并不困难。注意在血液中检测到维生素A酯是维生素A过量的生化指标,而血清视黄醇浓度和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浓度不能可靠地反映维生素A过量。慢性维生素A过多症的早期临床表现可能只是个别症状或体征,容易误诊,应注意同佝偻病、坏血病等鉴别。
三、治疗决策
维生素A过多症一旦确诊,应立即停止服用维生素A制剂和含维生素A的食物,清除毒物,抗氧自由基,降颅压,改善脑部微循环,促进脑细胞代谢,补充维生素C、B等对症治疗。高颅压引起的反复呕吐以及因此发生的水和电解质紊乱应给予对症治疗。
急性维生素A过多症的症状一般在1~2周内消失,骨骼改变也逐渐恢复,但较缓慢,约需2~3个月。
本病预后良好,个别病程长病情严重者可留下身材矮小后遗症。
【预防】
为预防过量中毒,应大力宣传按所需剂量服用维生素A,尤其是采用浓缩制剂时注意不可过量,不可滥用维生素A强化食品。有必要采用大剂量时,时间要严格限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家中维生素AD制剂应放在远离年幼儿童可取之处,以防大量误食。
据有关资料证实,熊肝、狼肝、貂肝、狗肝、猪肝等都能引起维生素A中毒。动物肝脏既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A、铁等微量元素,又是一道传统的美味佳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是,食用动物肝脏引发中毒,每100g猪肝中含维生素A约8700IU,如大量食用猪肝,会导致体内维生素A含量过多,引起中毒。广大餐饮经营者及群众对此引发中毒的知识了解不够,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宣传。不要一次性大量或连续食用动物肝脏,是减少该种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A推荐参考摄入量(recommended vitamin A intake):0~1岁400g/d(AI)(1200IU/d),1~4岁500g/d(1500IU/d),4~7岁600g/d(1800IU/d),7~14岁700g/d(2100IU/d),14岁以上男性800g/d;女性700g/d,孕妇初期800g/d,中后期900g/d,乳母1200g/d。WHO维生素A推荐摄入量:0~6个月375 g/d(AI),7~12个月400g/d(1200IU/d),1~4岁400g/d(1200IU/d),4~7岁450g/d(1350IU/d),7~14岁500g/d(1500IU/d)。
四、常见问题和误区防范
摄入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会引起维生素A过多。摄入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会引起胡萝卜素血症,因摄入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橘子等)过多,以致大量胡萝卜素不能充分迅速在小肠黏膜细胞中转化为维生素A而引起。虽然摄入的β-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但其吸收率只有1/3,而吸收的胡萝卜素只有1/2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所以胡萝卜素摄入量最后仅有1/6发挥维生素A的作用,故大量摄入胡萝卜素一般不会引起维生素A过多症,但可以使血中胡萝卜素水平增高,发生胡萝卜素血症。血清胡萝卜素含量明显升高,可达4.7~9.3 mol/L(正常为1.9~2.7 mol/L),致使黄色素沉着在皮肤内和皮下组织内,表现为皮肤黄染,以鼻尖、鼻唇皱襞、前额、手掌和足底部位明显,但巩膜无黄染。停止大量食入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后,胡萝卜素血症可在2~6周内逐渐消退,一般没有生命危险,不需特殊治疗。
五、热点聚焦
就维生素A和锌两者的关系而言,许多研究表明,维生素A和锌之间存在互作效应:①维生素A对锌代谢的影响:维生素A能增强锌的转运进而增加机体对锌的吸收,通过管饲对缺锌大鼠体内锌与维生素A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发现,不同水平的维生素A对动物体内锌代谢具有显著的影响,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量则可大大减轻缺锌的损害。②锌对维生素A代谢的影响:McGinnis报道,锌缺乏会引起血液中维生素A水平降低,肝中维生素A水平升高,锌缺乏会引起肝脏中视黄醇结合蛋白合成量降低或酶缺乏,降低肝脏去酯化视黄酯的能力。由于锌是含锌酶的辅基,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而锌能促进RBP的合成,加速维生素A的入血速度,从而使血中维生素A浓度升高,锌缺乏可限制RBP及前白蛋白(PA)的合成,并降低视黄酰酯水解酶、醇脱氢酶活性,使血清维生素A水平降低。锌与维生素A互作效应最明显的另一部位是眼部组织,眼底有些特殊细胞是维生素A的受体,在夜视的机制中眼底视黄醇转变为视黄醛需要视黄醇脱氢酶,而视黄醇是含锌酶。③锌与维生素A在一些功能上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锌参与肝脏和视网膜内维生素A还原酶的组成和功能的发挥,该酶与视黄醛的合成与变构有关,从而影响动物正常视力和暗视力。过量的维生素A与锌缺乏在致畸中的相互关系已有许多报道,锌与维生素A的代谢之间有交互作用。维生素A过量时,补锌会增加维生素A的毒性作用。锌不能改善过量维生素A的致畸作用,反而会加重其致畸性。
有学者研究了维生素A和锌摄入过量对幼龄大鼠脾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为维生素A和锌的营养补充上限的制定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通过灌胃造成维生素A摄入10倍于推荐摄入量(RNI)的大鼠动物模型,摄入剂量为0.48g/kg,锌摄入20倍于RNI的大鼠动物模型,摄入剂量为1.00g/kg,并按相同剂量设立联合过量组,同时设立对照组。在实验第4周末处死全部大鼠,制备脾脏组织匀浆,测定大鼠脾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发现实验组脾脏中T-AOC、SOD、GSH-Px、CAT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且维生素A和锌联合过量组较之维生素A和锌单一过量组差异更明显,表明过量补充维生素A和锌可降低幼龄大鼠脾脏的抗氧化能力。
维生素D过量
培训目标
● 掌握维生素D过量诊断、治疗、预防
一、概述
(一)一般情况
维生素D具有促进人体钙磷代谢和维持骨骼健康的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维生素D在人体认知功能、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自身免疫系统及癌症发生等方面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与此同时,由于现代生活习惯的改变,人们接受日光照射的时间明显减少,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发生的增加也得到重视。婴幼儿、孕产妇及老年人等需要补充适量维生素D再次获得肯定,而且补充维生素D的人群有扩展的趋势,补充剂量也有所提高。然而,维生素D为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过量维生素D可在人体内蓄积,导致高钙血症以及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即维生素D过量或中毒(vitamin D overdose or toxication)。虽然维生素D过量或中毒相当少见,但随着近期对维生素D与健康的研究热点的形成,人群中维生素D补充剂使用的增加,有必要注意维生素D的过量与中毒。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过多服用维生素D常见于不注意地将一种更高浓度的剂型代替过去服用的较稀释的剂型;父母擅自增加小儿服用的剂量或没有恰当控制正在接受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的慢性高磷血症患儿服用的剂量;以及短期内多次给予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其他非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误诊为佝偻病,普通剂量维生素治疗疗效不佳,盲目加大维生素D用量。
维生素D中毒症是由于人体大量摄入维生素D时,当机体摄入并蓄积过量的维生素D时,体内维生素D自反馈调节作用失调,肠吸收钙与磷增加、血钙浓度过高,降钙素即参与调节,使钙沉积于骨外其他组织,影响其他组织细胞功能:如钙盐沉积于肾脏可导致肾小管坏死和肾钙化,严重时可发生肾萎缩、慢性肾损害;钙盐沉积于呼吸系统的小支气管和肺泡可破坏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溃疡或形成钙化灶;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等重要器官组织也形成较多钙化灶,可产生不可逆的严重损害。
然而,维生素D导致血钙升高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研究者提出维生素D中毒可能机制的三种假设:①维生素D摄入增加,血浆1,25-(OH) 2D水平提高,导致细胞内1,25-(OH) 2D水平升高;②维生素D摄入增加,血25-(OH)D水平上升,超过DBP结合力,导致游离25-(OH)D进入细胞;③维生素D摄入增加,血浆中多种维生素D代谢产物增加,尤其是维生素D和25-(OH)D,超过DBP结合力,最终导致游离1,25-(OH) 2D进入靶细胞。假设①基于1,25-(OH) 2D水平升高,促进胃肠道钙的吸收,进而引起高钙血症。然而,在大剂量摄入维生素D引起中毒的病例中很少能检测到1,25-(OH) 2D水平升高。因此,虽然假设①最容易解释维生素D过量和中毒的原因,但动物和人类研究并不支持这一假设。根据目前所了解的关于维生素D信号转导机制,假设②和③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能比较合理地解释维生素D过量和中毒。当维生素D过量时,DBP需要转移大量的1,25-(OH) 2D,从而增加基因表达、引起高钙血症和其他维生素D中毒的症状。因此假设③提出的在25-(OH)D和1,25-(OH) 2D水平增高的情况下,触发了中毒事件的发生是最为合理的,但仍需要深入研究以证实。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上维生素D过量和中毒诊断的主要依据为:大剂量维生素D摄入史、临床表现,以及血清25-(OH)D水平增高、血清钙升高等。
一般认为婴儿每天超过2000IU长期服用,连续6个月,或日2万~5万IU连续应用数周,或大剂量突击疗法,连续注射30万~60万IU,都可发生中毒。有的患儿对维生素D的敏感性特别高,即使较低剂量的维生素D也可能发生中毒。
维生素D中毒时的临床表现实际上就是高钙血症的临床症状。维生素D过量致25-(OH)D水平升高,但未导致高钙血症时,一般无任何临床表现。只有当血钙升高时,才出现一系列继发于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因此维生素D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血钙水平及高钙血症的持续时间。通常情况下,轻、中度维生素D中毒无明显临床症状,或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烦躁、倦怠、尿频、烦渴、便秘、乏力、低热、体重下降等;当发生重度维生素D中毒时,高血钙进一步导致异位钙化,如肾钙质沉着、心脏肌肉钙沉着等,出现胃肠道、肾脏、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眼睛和皮肤等的症状,表现为惊厥、精神委靡、抑郁,血压升高、心律不齐,少数甚至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肾脏损害(烦渴、尿频、脱水、酸中毒,尿中出现蛋白质、红细胞、管型),继而发生慢性肾衰竭。当钙磷乘积>60时,磷酸钙结晶开始在身体软组织累积。
在某些病例中症状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重叠,故实验室检查对维生素D中毒诊断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对于维生素D过量和中毒的血清25-(OH)D水平的界定仍有争议,一般以血清25-(OH)D>100ng/ml(250nmol/L)为维生素D过量,>150ng/ml(375nmol/L)为维生素D中毒。有研究支持血清25-(OH)D达到600nmol/L以上时,才导致游离1 -25-(OH) 2D升高,并进而引起血钙升高。有学者建议血清25-(OH)D>750nmol/L才诊断维生素D中毒。
由于维生素D中毒症状系继发的高钙血症所致,因此血钙水平也是确诊维生素D中毒所必需的。维生素D中毒时,血钙>3mmol/L(12mg/dl),重度中毒,血钙>14mg/dl。
由于小肠钙吸收增加必然导致尿钙排泄增加,因此在血钙上升以前,尿钙已经开始升高。高钙尿症可能是一个更敏感的反映维生素D过量的指标。高钙尿症的检测可以采用单次尿的钙/肌酐比值,当尿钙/肌酐>1时,确定为高钙尿症。
其他的实验室诊断指标包括: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升高;血清磷正常或升高,碱性磷酸酶正常或降低等。血液检查示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等。
X线检查可见长骨干骺端钙化带增宽(1mm),致密,骨干皮质增厚,骨硬化,颅骨增厚,呈现环形密度增深带。
其他如B超显示肾萎缩、肾髓质钙化等。
三、治疗决策
维生素D过量或中毒的治疗目标是尽快控制高钙血症及相关症状,可以按照病人临床表现以及血钙水平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1.怀疑维生素D过量中毒即应停服维生素D。
2.血钙升高患儿应限制钙的摄入,包括减少富含钙的食物摄入、给予低磷膳食。有临床表现、血钙过高者,可采取以下多种措施:①加速钙的排泄,如口服氢氧化铝或依地酸二钠减少肠钙的吸收,使钙从肠道排出;②口服激素如泼尼松龙,抑制肠内钙结合蛋白的生成而降低肠钙的吸收;③试用降钙素,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和应用利尿剂加速钙从尿中排出;④给予双磷酸盐,如帕米磷酸二钠静滴、阿伦磷酸钠口服等,减少肠道钙的吸收,并加速肠道钙的排出;⑤血液透析等。
对于维生素D过量或中毒患儿,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同时动态检测血钙和血清25-(OH)D水平。
【预防】
在缺乏医疗监督的情况下,维生素D剂量建议不能超过以下范围:6月龄以内的婴儿最大饮食补充量为1000U/d;6个月~1岁不超过1500U/d;1~3岁不超过2500U/d;4~8岁不超过3000U/d;8岁以上儿童不超过4000U/d。
如治疗维生素D缺乏,则可以补充更大剂量的维生素D,0~1岁可以补充2000U/d的维生素D,1~18岁可以补4000U/d的维生素D,大于18岁可以补10 000U/d的维生素D。
需加强研究,以评价补充较大量维生素D(2000~5000U/d)对钙和骨骼以外的益处。
四、常见问题和误区防范
误区1:
维生素D过量或中毒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而不是实验室检查。
临床上维生素D过量和中毒诊断的主要依据为:大剂量维生素D摄入史、临床表现,以及血清25-(OH)D水平增高、血清钙升高等。
维生素D中毒时的临床表现实际上就是高钙血症的临床症状。维生素D过量致25-(OH)D水平升高,但未导致高钙血症时,一般无任何临床表现。只有当血钙升高时,才出现一系列继发于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维生素D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血钙水平及高钙血症的持续时间。通常情况下,轻、中度维生素D中毒无明显临床症状,或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烦躁、倦怠、尿频、烦渴、便秘、乏力、低热、体重下降等,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在某些病例中症状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重叠,故实验室检查对维生素D中毒诊断显得尤其重要。
有学者检索国内主要数据库,收集2004年1月~2010年5月全部维生素D中毒、过量的文献报道,并对报道病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共检索到11篇文献,报道475例维生素D过量或中毒病例。依据目前维生素D过量和中毒诊断标准评估,其中仅23例(4.8%)符合维生素D中毒诊断,17例(3.6%)明确维生素D过量,234例(49.3%)无法肯定诊断,201例(42.3%)缺乏必要诊断依据。表明近年来我国确实存在维生素D中毒病例,但部分报道病例诊断依据明显不足。
误区2:
日光浴防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能会导致维生素D中毒。
维生素D是一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除肠道吸收外,皮肤合成是其重要来源,在上皮,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的照射后转化为维生素D,然后维生素D在肝脏和肾脏羟化酶作用下进一步转化1,25-(OH) 2D,而且多余的维生素D能贮存于脂肪组织中,在冬季释放出来。
缺乏日光照射是造成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最主要高危因素。日光紫外线不能通过普通玻璃,婴幼儿室外活动少,维生素D生成不足;高大建筑物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可吸收部分紫外线;冬季日光照射减少,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D。其他如皮肤颜色深、衣物遮盖等,都限制了由阳光照射产生足量维生素D。
主要为维生素D 3(胆骨化醇)和维生素D 2(麦角骨化醇),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激发后可转变成维生素D 3。阳光照射产生的维生素D与来自食物的维生素D 2、D 3均与血液中的维生素D结合蛋白结合而转动到肝脏,并羟化成25-(OH)D,25-(OH)D是维生素D在血液循环中的主要形式,可在肾脏以及其他组织中,再次羟化为1,25-(OH) 2D。1,25-(OH) 2D是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
因此,佝偻病的防治上,日光照射是预防佝偻病的重要措施。紫外线照射大约0.5最小的红斑剂量将可产生3000IU维生素D,在一个平均5~10分钟暴露手臂和大腿在直接的阳光下后(依赖于一天的时间、季节、纬度、皮肤敏感性)。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周户外活动2小时,仅暴露面部与手部,即可维持婴儿血25-(OH)D浓度在正常范围的低值,预防佝偻病的发生。也有研究发现,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之间,暴露手臂和腿部每周2次,每次5~30分钟(与时间、季节、皮肤颜色有关)较为合适。强调指导家长带婴儿尽早户外活动,逐渐达1~2h/d,尽量暴露婴儿身体部位如头面部、手足等。但是日光照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很难确定婴儿或儿童日光照射量。常见的影响因素有季节、气候、空气污染、环境因素、生活方式、衣着、皮肤类型等。如冬季、云层、空气污染、阴暗环境等日光照射减少,室内活动增多进一步减少了户外活动时间。
近年来研究发现日光照射可导致诸多儿童健康问题。日光照射与皮肤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日光照射引起99%的非黑色素皮肤癌和95%的黑色素,儿童紫外线暴露与成年后皮肤癌(基底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发生的联系日益引起重视。成年人恶性黑色素瘤与儿童日光照射程度密切相关,流行病学研究结果间接证实接受日光照射的年龄越小,皮肤癌发生的危险性越大,甚至比一生中日光照射的总量更为重要。太阳紫外光对一个人的损害,在20岁前是最多和最厉害的。有研究发现过多的日光照射还可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在儿童时期灌输防晒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为减少皮肤癌的发生,应避免过多的日光照射,特别是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美国儿科学会、美国癌症协会、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为减少皮肤癌的发生,应避免过多的日光照射。建议小儿应减少日光直接照射,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应避免日光照射,儿童将选择日光照射较少的活动,必要时可多穿衣服或使用防晒霜。小儿进行日光浴时应保护儿童防曝晒。但猛烈阳光下活动时,应涂太阳油、戴太阳镜、戴帽等防止曝晒。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推荐减少日光照射并没有明显减少皮肤癌的发生,更为有趣的是在1930~1940年,儿童被鼓励多晒太阳和采用人工紫外线照射治疗佝偻病,皮肤癌的发病率并没有相应增加,认为直接阳光照射增加皮肤肿瘤的危险性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因此,在足够的日光照射保持适当的维生素D 3产量和减少皮肤癌的危险性之间需要作出平衡。目前没有紫外线照射的持续时间以保持足够的维生素D水平儿科资料,但还是建议婴幼儿获得足够的紫外线以保持维生素D健康水平,甚至应用太阳保护装置,小面积皮肤暴露太阳下非常短的时间,在10点前下午4点后。不主张日光浴及人工紫外线疗法,以防皮肤损伤,特别是6个月以下婴儿。
而且必须强调的是由于过量的维生素D 3前体或维生素D 3可被日光灭活,因此日光暴晒不会导致维生素D中毒。
五、热点聚焦
维生素D中毒或过量多见?还是罕见?
应合理掌握维生素D的剂量,维生素D与其他药物一样,剂量过大,在体内不易吸收,甚至有害,严重者可中毒。
人体内维生素D半衰期约24小时,25-(OH)D半衰期为15天;1,25-(OH) 2D的半衰期仅为4~6小时,因此生理情况下很少发生维生素D过量或中毒。有观点认为维生素D中毒罕见,不必过于担心维生素D中毒的发生。儿童、成人口服维生素D 400~1000IU/d,血25-(OH)D浓度维持30~50ng/ml,不会发生中毒。每天口服1000~2000IU的维生素D是安全的。目前证实新生儿、婴幼儿能耐受单一剂量维生素D 20万IU或3000IU/d,没有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
目前大多数报道的维生素D中毒案例均是因疏忽或其他原因致维生素D摄入剂量过大所致。近年来,国外维生素D过量或中毒的报道有所增加。2009年,Joshi等报告7例(0.7~4.2岁)儿童因恶心、呕吐、烦躁等同期入院,均有血钙升高13.4~18.8mg/dl,血清25-(OH)D升高至340~960ng/ml;经查患儿均服用同一种鱼油,而该鱼油中维生素D的实际含量为标识剂量的4000倍,患儿维生素D的摄入量约266 000~800 000IU/d。该组患儿经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呋塞米、帕米磷酸二钠后,血钙均在2~7天恢复,25-(OH)D在2~3个月内恢复。随访1年,无肾钙化等合并症。2013年,Rajakumar等报告1例3个月婴儿因其母亲在更换维生素补充剂时未注意到剂量变化而导致患儿每天维生素D摄入达到12 000IU/d,持续20天。当患儿父母发现时,患儿无任何临床症状,无烦躁、便秘或活动异常;血清钙10.5mg/dl,血清25-(OH)D 422.0ng/ml,甲状旁腺素<3pg/ml,肌酐、电解质、尿素氮均正常;经停用维生素D补充剂,随访6个月。患儿生长发育正常,血清25-(OH)D和甲状旁腺素也逐渐降至正常水平。
国内报道的维生素D过量或中毒的病例中,虽然部分诊断并不确切,但其中确实也有部分因摄入大剂量维生素D而引起维生素D过量或中毒者。近期也有一些维生素D中毒的个案报告。如有报道误将工厂油状维生素D当成食用油带回家中使用,引起全家6人(20~46岁)血钙均超过11.42mg/dl。
值得注意的是,药理剂量的维生素D应用也可能导致维生素D过量或中毒。2012年Pediatric刊登Vanstone等的报道,3例2周~2岁9个月的婴幼儿分别因颅骨软化、低钙抽搐、胫骨弯曲,并伴有低血钙、低血磷、高碱性磷酸酶,而给予较大剂量的维生素D治疗,其最大剂量为每天1400~4000IU,持续时间7周~12个月,总剂量113 000~168 000IU;3例患儿出现血清钙升高10.4~11mg/dl,血清25-(OH)D升高79~102ng/dl。停用维生素D后,患儿血清钙很快恢复正常,6周~6个月血清25-(OH)D恢复正常。
部分人群对维生素D特别敏感,其发生维生素D过量和中毒的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需要临床特别关注。这部分人群主要为两大类:一是患有各种导致1,25-(OH) 2D生成增加疾病的病人,如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肉芽肿性疾病、结节病、肉芽肿性结核、肿瘤等;二是患有导致维生素D吸收增加,1,25-(OH) 2D灭活减少的疾病,如唐氏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婴儿特发性高钙血症等。此外,个体差异以及维生素D基因多态性也使部分人群发生维生素D过量和中毒的风险增加。
婴儿特发性高钙血症就是一种由维生素D代谢缺陷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患儿 CYP24A1基因发生突变,致使其编码的是25-(OH)D 24-羟化酶活性下降或缺失,1,25-(OH) 2D的正常失活途径受抑制,从而导致高钙血症。这些患儿表现为生长迟缓、肾钙质沉着、甲状旁腺受抑制、呕吐、脱水和发热等。
总而言之,维生素D缺乏已成为世界性问题,补充适量维生素D势在必行。维生素D补充的安全剂量范围较宽,但是,长期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仍具有潜在的风险,建议按照推荐剂量进行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并首选口服补充;如需要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时,必须进行密切检测。
(向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