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子仁丸证

1.临证原理
同阳明病。
2.方剂介绍
(1)意义:
本方是《伤寒论》治疗脾约证的著名方剂,后世多有发展。对于老年人的习惯性便秘最具实用价值。
(2)组成:
即小承气汤加麻子仁、芍药、杏仁而成。
(3)功用:
润肠通便。
(4)主治:
《伤寒论》经文247条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大便则硬,浮涩相搏,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3.辨证原理
试以《伤寒论》经文第247条辨证论治为例如下:依据临证原理,确定“大便则硬”为主症,“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为病理、性症、体征、以方测证。
“大便则硬”,由于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导致津液偏渗于膀胱,而不得濡润肠道,而导致大便则硬。“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由于趺阳脉属足阳明经,可候阳明胃气之盛衰。浮为阳脉,主胃气强(胃阳亢盛),涩则阴脉,主脾阴不足。其病理: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致使津液偏渗于膀胱,而不得濡润肠道而为之“;浮涩相搏”,即胃热盛与脾阴虚,互为病理,互为因果关系“;其脾为约”,即脾约,其有两层含义,一为约束,指胃热约束脾传输之用,津液不能还于肠中;二为穷约,指津液匮乏,脾无津液传输“;麻子仁丸主之”,以方测证,当知为脾约证。
所以综上病理、性症、体征、以方测证,可以确定“大便则硬”为脾约证。
病证已明,论治有据,当然“润肠滋燥,缓通大便”为治则,选方麻子仁丸主之。
4.临证笔录
汗多便秘证
么某,女,26岁。
病史:
患者习惯性便秘3年,产下一男孩3天,恶露未尽,小腹疼痛,汗出热气蒸腾如流水,汤水不进,致使大便愈干,排便异常困难。为防哺乳损害婴儿,中西药物皆不用,至今已六日未登厕。听人说吃中药副作用小,故看中医。
中医:
望舌苔黄腻质红少津,切脉小弦而涩。小腹拒按压疼。证乃汗多伤津,肠道失润,实为脾约。治疗润肠通便为总旨。选方:麻子仁丸加味。拟方:麻子仁15g、白芍12g、杏仁10g、大黄10g(后入)、川朴12g、枳实10g、坤草30g,服药一剂,肠鸣不已,连连排气。次日早晨,大便一次,粪便硬块、稀水相间,小便疼痛立止,恶露亦瘥。再拟方:熟大黄6g、芒硝4g(兑冲)、生甘草12g、炙黄芪30g、当归12g,以善其后。
心语:
患者素质肠燥,大便干结,复加产后,汗出量多,热蒸伤津,肠道失润,实为脾约。投麻子仁丸,大便一通,诸疾得愈。
习惯性便秘证
文某,男,60岁。
病史:
便秘40年,前20年靠开塞露通便,近十年靠多食青菜维持,近年以来因外出打工,不能多食青菜,大便干结,排便异常困难。最近病情加重,继发痔疮,大便带鲜血,隔着手纸可摸到块状物。大便干结甚时,让老伴一颗一颗掏出,一提大便就头痛。听说看中医老大夫能够除根,所以来看中医。
中医:
望舌苔厚浊质红少津,切脉沉弦。证乃习惯性便秘,由肠道失润而成。选方:麻子仁丸加味。拟方:麻子仁12g、郁李仁12g、川朴12g、枳实12g、熟大黄10g、杏仁10g、白芍12g、生黄芪40g、当归30g、麦冬15g。三剂服完,依然便秘。坚持续服七剂,大便干结缓解。原方再服七剂,大便已通,解下大量粪块夹稀便,不带鲜血。患者感觉十分轻松,治愈便秘的信心悄然产生。
医嘱:
①天天登厕,解下更好,解之不下,权作练功,蹲十分钟;②勿食辣椒,多食青菜、水果;③每晚散步,坚持40分钟;④勿生气,减少腹压。三个月来,大便通畅,未犯痔疮,患者特来告喜。
心语:
习惯性便秘与情绪、饮食习惯、活动有关,因此要注意以上事项。日日登厕,权作练功,若每日坚持十分钟,即使不吃药,亦可根治。可见练功可以增强肠道推动力、润滑力,是治愈习惯性便秘的重要措施,当然避免情绪刺激,注意饮食,坚持活动50分钟,疗效会更好。痔疮犯病时,要注意休息,臀部要垫高4~7cm,帮助血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