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现代公共卫生的形成

20世纪中期,公共卫生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学科,如提供公共卫生方法研究的流行病学,从研究“疾病的流行”到研究“疾病的分布”,从研究传染病,逐渐扩展为研究人类的所有疾病和健康问题;毒理学提出安全系数,暴露生物标志物、效应生物标志物、易感性生物标志物等概念,广泛用于环境因素与健康的观察与研究;环境医学对环境有害因素的研究,由中毒研究发展到研究致突变、致癌、致畸等慢性效应;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健康教育学和健康促进的理论基础,开创了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研究的新领域;社会科学的发展及其与公共卫生学的结合,导致社会医学的产生,逐步揭示了各种社会宏观与微观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经济学、公共政策和管理科学的发展并与公共卫生学的结合促成了卫生经济、卫生政策和卫生事业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实践成就。
早在1932—1938年间,陈志潜教授在河北定县实践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及其“初级卫生保健”的探索,推动了中国卫生革命。而194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革命性概念宣告了医学模式转变:疾病预防从生物学措施为主扩大到社会和行为因素的预防,从单纯的被动预防转向人群的主动预防。之后北美开始使用“预防医学”术语,并形成了疾病“三级预防”理念。在对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公共卫生学重视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对健康的意义,提出了大众生态健康的模式。直至1986年,《渥太华宪章》强调了政府在卫生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强调社区发展和公众参与,由此标志着“现代公共卫生时代”的正式到来,人类在生命周期和疾病发生前后各个阶段开展的预防保健成为实现人人健康目标的核心研究内容。
而公共卫生方法学和技术领域的进展推动了现代公共卫生的发展:如卫生化学分析技术由常量到微量和超痕量、由组成到形态、由总体到微区、由宏观到微观结构、由整体到逐层、由静态到动态追踪等,使化学有害因素的高通量筛选、定量构效关系预测分析等成为可能;卫生微生物学研究不仅针对病原微生物,而且研究常态和微生态各种条件下微生物及其种群生长、繁殖、变异、更替的规律和相互作用,以及与人体的相互影响;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使公共卫生学研究深入人体和病原微生物的基因与蛋白质分子水平,极大地促进了公共卫生学在各个方向的发展;统计学、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与公共卫生学的结合使得多变量模型、多水平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和其他数学模型在公共卫生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使得公共卫生学能够从宏观尺度更为精确地定量研究人群健康问题,监测技术发展和大规模信息数据库的形成,使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能够开始从分子到地球生态层面整体研究人类健康与环境系统。
公共卫生是人类健康这一宏大领域中蓬勃发展的重要科学,迄今已取得了辉煌的理论和实践成就。随着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和激烈变革,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气候变暖、病原微生物改变、化学品大量使用、食品工业化生产、环境污染加剧、人口流动、人际的交往与相互间密切的联接、传染病全球传播加速,人口老龄化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频发等新老公共卫生问题,使得人类健康面临更多巨大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当前的公共卫生已经呈现出更宽广的视野、更多的学科和技术融合、更深入的微观探索和更大尺度信息整合的发展趋势,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也将迅速向新领域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