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表皮

表皮由外胚层分化而来,属于复层扁平上皮。构成表皮的细胞主要分两类,角质形成细胞和非角质形成细胞,后者在形态学上呈树枝状细胞,包括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黑素细胞和麦克尔细胞(Merkel cell)。

(一)角质形成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曾称角朊细胞,是表皮的主要构成细胞,约占表皮细胞80%以上。其特点是能产生角蛋白(keratin)。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化过程中主要表达的角蛋白有K5、K14、K1和K10等。根据角质形成细胞的发展阶段和特点,由内向外将表皮分为以下几层(图1-2)。

图1-2 表皮结构模式图

1.基底层(stratum basale)

又称生发层,位于表皮最下层,是一层柱状上皮细胞。正常情况下,约有30%的基底细胞进行核分裂,产生新的表皮细胞。基底细胞分裂、逐渐分化成熟为角质细胞并最终由表皮脱落。基底细胞的分裂周期13~19天。正常情况下由基底细胞增殖分裂后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epidermal transit time)或表皮更替时间(epidermal turn over time)。

2.棘层(stratum spinosum)

位于基底细胞层上方,一般由4~8层多角形带棘突的细胞组成。棘层下部的细胞也具有分裂能力,可参与创伤愈合等。棘层上部的细胞逐渐扁平,胞质中散在分布直径约100~300nm的包膜颗粒,称角质小体或Odland小体。棘细胞表面有较多细小突起,相邻细胞的突起互相连接,在电镜下被称为桥粒(desmosome)。皮肤组织在制片过程中细胞脱水收缩,细胞间隙明显,在光镜下则被称为细胞间桥(图1-3)。在透射电镜下见棘细胞内有较多张力细丝集合成束,并附着于桥粒上。

图1-3 细胞间桥

3.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

位于棘层上方,由1~3层梭形细胞组成。棘层角质形成细胞向上迁移时,失去胞核、细胞器溶解,并在胞质中形成块状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keratohyaline granule),故称颗粒层。

4.透明层(stratum lucidum)

仅见于掌跖部位的表皮,呈均匀一致的半透明、嗜酸性薄层条带。

5.角质层(stratum corneum)

位于表皮最外层,由5~20层已经死亡的、无核、扁平细胞组成。其细胞正常结构消失,胞质中充满角蛋白。角质层细胞间桥粒消失或形成残体,故易脱落。角质细胞无脂质,但细胞周围间隙却有丰富的脂质。这样形成的角质层非常坚韧,水、微生物等有害因子都不易侵入,是机体的一道具有强效保护效应的外部屏障,也称角质屏障。

(二)非角质形成细胞——树枝状细胞

1.黑素细胞

黑素细胞(melanocyte)来源于外胚叶的神经嵴,黑素母细胞约在胚胎期50天移至表皮基底层和毛囊,也可移至黏膜、眼色素层和软脑膜等处,是合成和分泌黑素的树枝状细胞。黑素细胞在HE切片中以透明细胞形式存在于基底层,约占基底细胞总数的10%。银染色和多巴染色能较好显示黑素细胞。黑素细胞的密度因部位而异。在面部和男性生殖器,黑素细胞密度最高。黑素细胞的树枝状突伸向周围角质形成细胞和毛囊上皮细胞,将合成的黑素输送到这些细胞内,每个黑素细胞借助树枝状突与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接触,形成1个表皮黑素单元(epidermal melanin unit)(图1-4)。

图1-4 表皮黑素单元模式图

电镜下黑素细胞的显著特征是有黑素小体,据其成熟程度分为四期:第一期黑素小体较小,无黑素;第二期有特征性的节段性细丝,开始有黑素沉积在细丝上;第三期黑素小体结构模糊,黑素合成继续进行;第四期为均匀一致的黑素颗粒,并掩盖细胞器。暴露于紫外线后,会促进黑素体的形成和向角质形成细胞的输送,可导致皮肤色素加深。皮肤黑素对日光和紫外线起屏障作用。在角质形成细胞内,黑素体主要分布在胞核上面并呈伞状,以保护胞核免受紫外线损害。

2.朗格汉斯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s,LCs)是一种来源于骨髓的免疫活性细胞,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具有吞噬、加工及递呈抗原等免疫功能,与移植排斥、原发接触致敏和免疫监视等密切相关。朗格汉斯细胞主要分布于棘细胞间,占表皮细胞的3%~5%。HE染色和多巴染色为阴性,ATP酶染色可较好显示表皮内的朗格汉斯细胞。该细胞约有12个树枝状突伸向邻近表皮角质形成细胞间,上可达颗粒层,下可达表皮真皮交界处。朗格汉斯细胞还见于真皮、淋巴结、口腔、扁桃体、咽部、食道、阴道、直肠黏膜以及胸腺等处。其密度因部位、年龄和性别而异。老年人的朗格汉斯细胞减少,故其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程度减弱,而发生皮肤肿瘤的几率较高。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可使该细胞数目暂时减少。电镜下朗格汉斯细胞的特征是胞质内有剖面呈杆状或网球拍状的Birbeck颗粒,又称朗格汉斯颗粒。

朗格汉斯细胞表面有C3b受体和IgG及IgE的Fc受体,并携带MHC-Ⅱ类抗原(HLA-DR、DP、DQ)以及CD1a、S-100等抗原。表皮中还可见有一种细胞,无桥粒及角蛋白细丝,也无黑素小体和Birbeck颗粒,有人称之为未定类树枝状细胞,现认为这些未定类树枝状细胞就是未成熟的或未找到Birbeck颗粒的朗格汉斯细胞。

3.麦克尔细胞(Merkel cell)

关于麦克尔细胞的来源尚有争议,有人认为来自外胚叶的神经嵴,有的认为来自内的原始上皮细胞。麦克尔细胞多见于指趾、掌跖、唇、齿龈及生殖器等皮肤和黏膜,也见于毛囊。麦克尔细胞是一种位于表皮基底层细胞之间的特殊神经分泌神经元,具有短指状突起,有桥粒与角质形成细胞相连。在HE染色切片中表现为透明细胞,难以识别,只有在电镜下才能辨认。胞质内有特殊颗粒,可能含肾上腺素类介质。多数麦克尔细胞的基底部与脱髓鞘神经的神经轴索末梢接近,后者的末端扩大成半月板状,与麦克尔细胞的基底板融合,形成麦克尔细胞-轴索复合体(Merkel cell-neurite complex),也称麦克尔盘(Merkel disc),它是接触感受器,起着缓慢适应外力影响的作用。

(三)角质形成细胞之间、角质形成细胞与真皮之间的连接

1.桥粒(desmosome)

是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电镜下桥粒呈盘状,可见相邻细胞间有20~30nm宽的电子透明间隙,内有电子密度较低的丝状物质,在间隙中央有一条与细胞膜平行的致密层,称中央层(central stratum),是由细丝状物质交织而成。在间隙两侧的细胞膜内面附着有致密物质构成的盘状结构,称附着斑(attachment plaque),也称附着板(图1-5、图1-6),胞质内许多粗约10nm的张力细丝附着于此,并常折成袢状返回胞质。附着斑上固有的张力细丝从内侧钩住张力细丝袢,这些细丝还可伸入细胞间隙,与中央层的细丝相连,称为膜横连接丝。通过这些细丝的连接作用,当上皮受外力机械作用时,桥粒可防止细胞的过度变形或损伤,并对表皮细胞有支持及保持相互位置关系的作用。在角质形成细胞分化过程中,桥粒可以分离,也可以重新形成,使表皮细胞逐渐到达角质层而有规律的脱落。桥粒结构的破坏可引起角质形成细胞之间的相互分离,临床上形成棘层松解、表皮内水疱或大疱。

图1-5 桥粒结构模式图

图1-6 桥粒超微结构图

2.半桥粒(hemidesmosome)

是基底细胞与其下方的基底膜带(basement membrane zone,BMZ)之间的连接结构,由基底细胞真皮侧的不规则胞膜突起与BMZ相互嵌合而成。电镜下基底细胞底部的胞膜内侧有增厚的附着斑(也称附着板),胞质中的角质蛋白张力细丝与附着斑连接后再折向细胞内,构成半桥粒,将基底细胞固着在BMZ上(图1-7、图1-8)。

3.基底膜带(BMZ)

表皮真皮交界处呈波浪状,表皮向下突出的部分叫表皮突。它与向上的真皮乳头犬牙交错,组成一个形态和功能上的单位,在炎症时常发生联合反应。BMZ在HE染色时难以辨认,而在PAS染色时显示为一条淡紫红色均质带。电镜下BMZ可分四层:①基底细胞膜层:即基底细胞真皮侧胞膜,包括半桥粒结构。通过半桥粒的附着斑与胞质内的张力细丝进行连接,另外借助多种跨膜蛋白、整合素等与透明层黏附,从而发挥在基底膜带中的连接作用。②透明板(lamina lucida),是厚约30~40nm电子透明带,主要成分是板层素(laminin),含有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③致密板(lamina densa),厚约35~45nm,由Ⅳ型胶原和无定形基质组成。Ⅳ型胶原分子是基底膜带的重要结构。④致密板下层:也称网板(reticular lamina),与真皮组织之间无明显界限。主要由胶原纤维(collagen fibril)和锚状纤维(anchoring fibril)组成。Ⅶ型胶原是锚状纤维的主要成分,与锚斑结合,将致密板与下方真皮相连接。

BMZ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糖蛋白,如板层素、Ⅳ型胶原、乙酰肝素等,此外还有少量纤维粘连蛋白、类天疱疮抗原。BMZ是半透膜,具有选择性通透作用,有利于上皮与深部结缔组织进行物质交换。但当其发生损伤或类天疱疮患者血清中的类天疱疮抗体与BMZ中的类天疱疮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释放炎症介质,损害BMZ导致表皮与真皮分离,则形成表皮下水疱或大疱。浸润性肿瘤可溶解BMZ而发生转移。

图1-7 半桥粒、基底膜示意图

图1-8 半桥粒、基底膜超微结构图

问题与思考

1.桥粒的结构与功能是什么?棘层松解的病理基础是什么?

2.基底膜带的结构与功能是什么?为什么类天疱疮患者会形成表皮下水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