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外治方

1.中药外敷疗法
(1)七厘散适量,加白酒少许调糊状,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央,外敷心前疼痛区,每日换药1次,连续3~4周。
(2)三七、蒲黄、乳香、没药各2份,冰片1份共研细末。用时取适量药末白酒调糊,置伤湿膏中央贴敷心俞穴和心前疼痛区。每日1次,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3~5个疗程。
(3)川芎、白芷各2份,冰片1份共研细末,用时取适量药末白酒调糊,置伤湿膏中央贴敷心俞穴和心前疼痛区。每日1次,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3~5个疗程。
(4)袋敷疗法:黄芪30克、川芎、川乌、桂枝、红花、瓜蒌各15克,细辛、荜茇、丁香、元胡各10克,冰片、三七各6克。打粉袋装固定在胸前区,连续2~3个月。
(5)吴茱萸2份,肉桂1份。研细末。用时取药末适量,姜汁调糊状,敷于双足心涌泉穴,胶布固定,每日换1次,连续7~10天。
(6)①薤白、瓜蒌仁、法半夏、陈皮、桂枝、檀香、丹参、川芎、当归、石菖蒲、乳香、没药、丁香、冰片各等份,麻油适量。以麻油熬诸药成膏。用时外贴内关、神门、通里、三阴交、膻中等穴。每贴取穴2~3个,贴至48小时,休息24小时再贴,20贴为一个疗程。
②丹参25克,生蒲黄20克(包煎),川芎5克,郁金、法半夏、薤白各10克,生山楂15克,琥珀(冲服)、桔梗各4克,瓜蒌仁12克,枳壳6克。每日1剂,水煎服。2个月为一个疗程。
(7)大蒜30克,葱白30克,冰片10克。捣烂装入纱布袋内,火上烘热,敷于双手掌心(劳宫穴),约5分钟,外带手套,一般每天敷1~2小时。第二天再敷1剂。患者感有胸闷时敷之。适用于冠心病,胸阳痹阻证。
(8)栀子、桃仁各12克。共研细末,蜜调糊膏摊贴心前区阿是穴,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5天为一个疗程。适用于冠心病,胸阳痹阻证。
上8方原载:陈志农.内病外治敷贴灵验方集.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
2.针灸疗法
(1)取主穴内关、足三里穴针灸,对减轻心绞痛能发挥一定作用。如采取了休息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无好转或继续加重,就应考虑是否发生了心肌梗死,迅速入院抢救。
本方原载:张旭升,等.精选实用治病验方与偏方.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95
(2)主穴两组:①心俞、巨阙、心平;②厥阴、膻中、内关。配穴:阳虚配丰隆或肺俞;阴虚配三阴交或太溪;血瘀配膈俞或血海。背部穴位有酸、麻、胀、走窜等针感后,刮针1分钟即起针。四肢及胸腹部穴位,针感得气后留针20分钟。
本方原载:曹建萍.李传杰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经验.中医杂志,2006,47(4):262-263
(3)主穴:心俞、厥阴穴;配穴:内关、膻中、通里、间使、足三里。
针刺上述穴位对缓解急性心绞痛,改善心肌氧供有良好作用;也可使用活血注射液穴位注射。
本方原载:魏睦新,吴燕敏.心血管疾病中医防治对策.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3.艾灸疗法
取膻中、膈俞穴。患者仰卧,用纯艾条燃其一端,在距穴位皮肤1寸处,固定不动,使病人有温热舒适感,至局部皮肤红润,潮湿。一般每穴灸1分钟左右,每日1次,6次为一个疗程。
本方原载:陈志农.内病外治敷贴灵验方集.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
4.推拿按摩
(1)指压法缓解心绞痛。当病情发作而身边又未带急救药物时,可采取指压法救急。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按压患者内关穴和郄门穴(此两穴分别位于手腕横纹上二寸和五寸的两筋中间凹陷处)。按压至发生酸胀麻痛感,连续按压3分钟左右,心绞痛即可缓解。
本方原载:张旭升.精选实用治病验方与偏方.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95
(2)至阳穴按压。至阳穴为患者垂背低头时肩胛下角与脊背正中线相交处。治疗时以5分硬币边缘横放在至阳穴处,适当用力按压。心绞痛发作时按压该穴能迅速缓解疼痛,起效时间约5~10秒,作用持续时间约20~25分钟。预防性按压3~6分钟,可预防心绞痛发作。
本方原载:魏睦新,吴燕敏.心血管疾病中医防治对策.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