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的爱国主义
辛亥革命时期,蕴藏在中华民族之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显示了激励人心、改造社会、推动历史的伟大作用。
继承历史上爱国主义传统
20世纪初,中国进一步半殖民地化。许多帝国主义国家武装侵入中国,清政府的统治更加腐朽,中华民族处于存亡绝续的危急关头。许多志士仁人为了挽救国家危亡,殚精竭虑,在黑暗中探索,终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正像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所说: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
在革命的关键时刻,爱国主义召唤了亿万群众,奔向战场,投入斗争,并英勇献身。《二十世纪之支那》的发刊词,满怀深情地赞美祖国:“夫支那为世界文明最古之邦,处世界最大之洲,为亚洲最大之国,有数千年引续之历史可爱,有三千年前迄今之典籍可爱,有四万万之同胞可爱,有二十行省之版图可爱,有五岳四渎之明媚山川可爱,有全国共用之语言文字可爱。支那乎!支那乎!吾将崇拜而歌舞之,吾将顶祝而忭贺之,以大声疾呼于我国民之前曰:支那万岁!”可是,这样可爱的祖国却遭到了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乱不息,山河破碎,疮痍满目,民不聊生,亡国灭种之祸就在眼前。在当时的革命派看来,我们的祖国既雄伟,又孱弱;既富饶,又贫困;既美丽,又残破。这种强烈的对比,使人更加体会到国家沦亡的可悲、可耻和可愤,更加感到为救国救民而英勇战斗、断头舍身的可敬、可佩和可颂。当时最著名的宣传品《革命军》沉痛而激昂地警告了豆剖瓜分的危险即将到来,《警世钟》如泣如诉地缕述了民族的灾难、国家的不幸,《猛回头》愤怒地控诉了帝国主义的种种侵略罪行。这一切都强有力地拨动了人们的心弦,激发起爱国的热忱,鼓舞起革命的意志。20世纪初,爱国主义潮流的高涨,推动了群众的进一步觉醒,使得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深入人心,为人民所理解,所接受,所拥护。
辛亥革命时期先后组织起来的各种革命团体,尽管在政治主张和纲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有时甚至是原则的差异,但爱国主义却可以说是它们之间的共同思想基础。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在革命团体的宣言、章程、誓词,甚至组织名称上,都有十分鲜明的反映。最早成立的革命组织——兴中会的宗旨就是要“振兴中华”,要“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于将倾”。随着形势的发展,以后的革命组织,在斗争目标、政治纲领、组织纪律、策略思想等许多方面,有了更加丰富、更加明确的内容。但拯救祖国、振兴中华这一基本思想,却一直贯穿下来。有的革命团体的机关报甚至直截了当地宣称:“是则吾人之主义,可大书而特书曰: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精神推动着革命志士采取行动,不顾牺牲,去完成种种业绩。陈天华投海而死,在《绝命辞》中谆谆以“丕兴国家”嘱告同志,希望以自己的生命唤醒人们,“皆以爱国为念,刻苦向学,以救祖国”;吴樾在行刺出洋五大臣之前写给妻子的诀别信中,要求她不断提高“爱国之精神”;林觉民、方声洞在黄花岗起义前给父母、妻子的绝笔书中,也豪迈而深情地告诉亲人,他们之乐于舍生赴义,是因为“祖国存亡在此一举”,是“为天下人谋永福”。对于他们来说,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而是不惜为之捐躯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与革命民主主义相结合
辛亥革命时期的爱国主义,较之以往具有崭新的内容和特点,这就是:它与革命民主主义相结合,成为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武器。
我们国家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征途上产生过许多民族英雄,他们为祖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在他们的时代里,爱国和忠君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可能把二者加以区别。他们往往是在为某个皇帝、某姓王朝效忠并为之做殊死斗争的狭隘基础上完成了惊天动地的爱国事业。到了近代的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中,中国人民和清朝的许多士兵、将领,奋起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英勇牺牲,表现了崇高的爱国精神。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和帝国主义浴血战斗的时候,还自认为是爱新觉罗王朝的忠臣,是在为维护大清的江山效力。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已经从实践中取得了教训,爱国与忠君绝对不能相容。要真正爱国,要避免亡国灭种之祸,使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首先必须起来打倒清朝政府。正如孙中山所说:“知清廷窳败,难期振作,非推翻专制,澈底改革,无以拯救祖国于危亡。”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中国进步思想界的根本信念是:要救国,只有维新,对腐败的清政府做修补和改革。在20世纪的最初十年,中国进步思想界的根本信念是:要救国,只有革命,必须推翻清朝的统治。在很短的时间内,爱国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冲决了忠君的网罗。
资产阶级革命派把爱国同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斗争统一起来,主要是基于两点理由:
第一,腐朽的清朝政府是导致国家贫困落后、衰败危殆的总根源。尽管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但清朝政府仍然顽固地拒绝任何改革。于是人们看清了:清政府这架残破的机器已无法修补,不可挽救,它的继续存在是国家、民族的最大灾难。“满洲政府,实中国富强第一大障碍”,要打通走向富强的道路,只有起来推翻这个反动的封建政权。
第二,更加重要的是,清朝政府实际上已是“洋人的朝廷”。为了取得帝国主义对自己统治的支持,它对帝国主义唯命是从,不惜拱手出让国家之利权,“以土地为贽仪,以财产为赆金,苟有可以博外人之欢心者,虽牺牲无量数之人民,抛掷无量数之权利,封割无量数之土地,挥霍无量数之财产,亦毫不介意。……试复案其政略,何一不为外族作伥,制吾人死命!”要取得国家、民族的独立、自由、富强,就不能不和这个卖国的政权决裂。
革命派强调,必须把国家、民族和君主、王朝区别开来,“如不忍中国之亡,必自辨朝廷与国家之区别始”。国家不是君主的私产,一姓王朝的倾覆不等于国家和民族的灭亡。革命派一面歌颂宋、明遗民坚贞的民族气节,以之鼓舞当前的斗争,一面又指出其对一姓王朝的愚忠是不可取的,“宋、明之遗民,讴咏不离于赵、朱,以其帝系代表吾国也。在今日,方且笑其不知国家与皇室之区别”。至于立宪派,既高唱爱国保种的高调,却又极力维护清朝的腐朽统治,顽固地反对革命,其所作所为,“非爱国也,实害国也”。
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日益紧密地结合,为最终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础。
爱国主义与学习外国的思想相结合
辛亥革命时期爱国主义的另一个特点是和学习外国的思想相结合。当时的革命派对于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前途充满信心,认为只要善于向外国学习,就一定能够赶上和超过外国。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曾经长时期地走在世界的前列,以自己的灿烂文明著称。但是,在近代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停滞落后了,因而遭到了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资产阶级革命派以“物竞天择”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近代史,他们认为:近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全世界处在激烈的竞争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自强不息,不断进步,才能求得生存;否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亡国灭种之祸就不可避免。这种理论没有科学地解释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但对处在灭亡危险下的中国人民,却是一服有效的清醒剂。革命派说,“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如果人民觉醒,国家进步,那么穷凶极恶的帝国主义也将无可奈何于我。所以,挽救国家危亡,首先应该使全国人民振奋起来,改造社会,实现自强,“积人成国,国人一体,强弱存亡,责任在己”。
革命派认为:自强的关键是要学习外国,向西方寻找救国的真理。一是学习西方的政治,把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教育等制度及其思想介绍到中国来。孙中山说:“仿效外国革命政治,成立民主政体,目的是在取法乎上。所以把外国很高的政治哲理和最新的政治思想,都拿来实行。”二是要学习科学技术,设工厂,开矿藏,筑铁路,行轮船,提高生产力,“外国的长处是科学。……因为这种科学进步,所以人力可以巧夺天工”。
封建顽固派不加分析地排斥和鄙视一切外来事物,死抱住所谓的“国粹”, “一言学人,则骂之耻之”。革命派反复说:“要拒外人,须要先学外人的长处”, “凡他种种强过我们的事件,我哪一件不要学他的呢?不把他们好处学到手,可抵得他住吗?”他们认为:当前,不应以学人为可耻,相反,应当以不学为可耻。
同时,革命派也批判了一味崇外、恐外、媚外的奴隶主义,指出:有些人对洋人“奉之如帝天,事之如父祖”, “怕洋人怕到了极步”, “见了洋人,就称洋大人、洋老爷,预先存一个顺民的意思。……这也无非因打下几个败阵,遂把洋人看得极重。其实洋人也不过是一个人,非有三头六臂,怎么就说不能敌他”。排外主义和奴隶主义都和爱国主义精神背道而驰,都应该在思想上加以摒弃;摒弃之道,就在于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进代表深信:清朝必将被推翻,革命必定会胜利。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必将出现大的飞跃,“迎头赶上”资本主义强国,对全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没能看到这个理想的实现,但是,他们所从事的英勇斗争,他们所立下的丰功伟绩,为实现这理想扫清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