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政党论

[日]古城贞吉 译

君主专制,黔首无力,国家以愚其民为能,不复使知政治为何物。当是之时,安有政党兴起哉?及文明大进,世运方转,教化浃洽,国民智慧渐起,类能通晓治体。而国家亦令国民参与大政,相与论议,于是乎政党始兴,盖必然之理也。何则?政党之与立宪政治,犹如鸟有双翼,非有立宪之政,则政党不能兴;若立宪之政,无政党兴起,亦犹鸟之无翼耳。虽然,天下何物,称无得失,夫人且无全德之君子,岂独于政治冀有尽善尽美之制度哉?意者治国平天下之要,在计较其利害,而当就利之较多者耳。政党固有利,而又未必无弊也。然苟行立宪之政,则政党必随以兴焉。为经世家者,须究其弊所在,而收其善利,以济宪政之美,是为可贵耳。试观彼上戴万乘之君,下有二大政党,或进则群居政府,或退则伏在草野,一去一就,相与授受政权,转轴秉钧,其滑如油,不见有少阻碍,国威日扬,岂非英国立宪之政乎?其国跨三百五十万方里之地域,拥六千万之苍生,分为合众共和二大政党,四年一次,选立总统,上自全国之大权,下至一村之行政,所争之宗旨主义,秩然不乱,而国运骎骎,有策驷马驱周道之观,是非北美合众国之实情乎?自帝政已废,二十有五年于兹,虽总统交代,无有终极,而其二大政党,严立不变,相与联成内阁,整顿内政,以严军备,勇猛之风,欲压邻邦,睥睨一代,盖为法国共和之政也。英为一帝之国,美法为二共和之国,皆地球之雄邦,文明之中枢也。然观其所以能转大政,理国务者,未尝不因二大政党之力也。由是观之,政党与国运相关,以增长其进益,岂不伟哉?又观德国政情,其议会有小党分派,聚讼纷纭,无能统合,政府与议会,每不相协,举国荡然,不解立宪政治之运用如何,政府行政,不过才藉铁血(谓以铁器杀人流血遍野)政策之余威(德前皇与前相俾公鱼水相得而崛起称雄于一时,盖谓当时之政也),而弥补一时也。夫不问时之古今,不论洋之东西,国家大权,必在一人或数人之手,以表发国家之意志,又藉以得行己之意志。苟分此大权,赋与人民,则必有政党从此兴起也。盖政党者,本欲藉手于国家之政治,以宣发其志愿。故同其意见者,相与协力以出于一途。约而言之,政党者,欲把握国家权力,而遂行其志意,故联合同人为一党也。政党之本志,欲主持国家之机轴。一旦入坐庙堂,身秉国钧,即其志满之秋。然天下人心不同,安能尽同其志?天下之人,又非欲悉向政局追逐也,况有才学教育等之异同,故天下政论之所歧,政党之分立,盖为此也。抑政党之立志,虽在把握枢轴,而其欲取而代焉之方,公明正大,如日月之光昭。故其争政权也,必先广示政纲于天下,使国民知宗旨所在,而后与天下同人,相争于宙合也。故君主专制之世,虽有朋党蟠结于朝,未见有一政党于天下。朋党者,本小人之事,每以阴险为手段,在在牵制君主之肘,以营利于其间。偶有民人,结作一党而反抗君主之权,以强逼君主,是革命党耳,非我所谓政党也。革命党本以颠覆政府为志,其意盖谓自非出于此途,必不能握得政权,如俄国虚无党是也。今夫有二国均采立宪之政,而其一则颇妙于运用,政权之授受,一视乎政党之消长,而未尝踰其则。其一则小党分裂,一离一合,无有定势,政府动辄与议会不相协,是其故何也?曰:盖政府联合之法未得其宜也。试验诸欧美政党史,凡国家大权,藏在政府之机关(谓立法行政二部),皆由政党之人,联合政府,以爕理大政。天下政党,必分为二。盖政党者,必具有大宗旨,又怀抱大经纶之策。故一旦得志,则入政府,将施其经纶于天下也。迨行其经纶之际,凡与其所以为宗旨者,无异焉,则相率赞成之。苟有与己异者,则相与携手而遁于荒野矣。此二大政党,本以其宗旨之大同,意气相投,至其细目,则固不论也。是以政坛唯有赤白二旆耳,苟欲驱驰政坛者,必须择居其一也。如英国有自由保守二党,美国有共和合众二党,又法国有政府党、在野党(法国又有王党,然非政党而为革命党也),是也。虽然国家未行政党内阁之制(以政党一进一退联成内阁也),独君主把持立法之大权,则议会止有协赞权而已,盖亦非有真政党也。苟如此,则其政党不过乌合,而其所为,亦未免类于儿戏。然是非政党之罪,乃政体之未尽善也。德国下院尝有九党,或曰保守,或曰帝政,或曰国民,或曰进步,或名某某,皆以政府为中枢,或离或合,而政府巧于操纵此等诸党,以贪苟安于一时。盖会议〔议会〕小党愈众,则政府愈利焉。然议会有一大党,与政府相抗,则政府固危矣。如法国拿破仑三世之时,立法大权,在君主之手,而政坛小党林立,曰右党,曰右坚党,曰中坚党,曰左党,曰左坚党,除此等外尚有小党派甚多,是等皆乌合为团,故蛙鸣蝉噪,唯增纷嚣,而未能敌政府之力。及帝政废,而共和之政兴,制法之权,在立法部(指议会),往日之小党合为二党,于是乎有政府在野二党并兴,而宪政举矣。抑政党之要,本欲当国政之冲,而行经纶于天下,故不取空论。空论洵足误国家之进运,苟空论徒多,不惟长其弊,亦将不能收其利也。由是观之,如日本现情,须不问其在朝与在野,宜合成二大政党人,以臻政党内阁,是为可尚耳。否则宪政之美,恐不能冀也。

(本篇选自《时务报》第17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