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说明

《脉微》,明代医家施沛纂述。施沛(1585—1661),字沛然,自称笠泽居士,堂号笠泽草堂。号元元子、一鹤道人。明神宗万历年间人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古称笠泽)人。为明代大藏书家施大经之子。自幼习儒而通医,精医学,善辨证,擅治伤寒。为贡生。天启(1621—1627)年初,授河南廉州通判,后调署钦州。议时务十二条,语多切中。与当时名医李中梓、秦昌遇交往甚密,著述颇丰。

全书分二卷。上卷为脉微总说,下卷为脉学理论。施沛引经据典,从《素问》《灵枢》寻求依据。施氏的脉理脉络,延宋朝崔嘉彦的四脉为纲说,承元末明初医家滑伯仁之六脉为准绳。他对脉学“心领神会,援笔图之”,将复杂的脉学内容提纲挈领绘成简单易懂的“阴阳离合分配六位”和“一脉分成九道”的精细绘图二帧,同时将脉诊的内容、方法、意义用通俗易懂、易记易学的歌括骈语韵语形式全面、丰富地呈现出来。他反对当时医家常用的解释脉学的七表、八里、九道脉的繁琐的分类方法。施沛摘《脉经》中简要明切者,各标名目,以类相从,再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而撰成简要、明晰、易懂的《脉微》,以使“微者著,晦者明,隐者现”,发煌古义,融会新知,博古通今,启迪后学。

《脉微》又名《脉要精微》,但序言卷首作《脉微》小序,故以此名为准。通过《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和网络资源检索得知,《脉微》现存版本为明崇祯十二年(1639)刻本,此书为仅存的孤本,现藏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另在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著录有施沛的《灵兰集》,为明崇祯末年刊本,啬斋藏板。《灵兰集》分初集和二集,其初集中有完整的《脉微》二卷,此版本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的刊本属同一版本。

本次校注以明崇祯十二年(1639)刻本为底本,以《素问》《灵枢》《难经》《脉经》等为他校本,进行了全面整理,具体方法为:

1.全书用现代标点方法进行标点。

2.生僻字词、通假字、避讳字,出注加训释;冷僻字注音用汉语拼音加直音字。

3.凡底本的文字出现讹错、衍文等情况均出校记说明。

4.对于无法考证的字、句、词等出注,以示存疑待考。

5.对书中出现的人名尽力查找出注,但仍有少量人名查无实据,暂告阙如。

6.繁体字、异体字、古今字径改为简体字,不出注。

7.原书目录与正文不符,在卷之下“有力无力”之后另有“浮脉图象”“沉脉图象”“迟脉图象”“数脉图象”4个标题,但正文中无此内容。今据正文删之,不另出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