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

1.作用

(1)补血活血:用于血虚兼血瘀所致面色萎黄,心悸失眠。本品为补血圣药。

(2)调经止痛:用于血虚血瘀之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为调经要药。

(3)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肠燥便秘。

(4)止咳平喘:用于体虚所致咳嗽喘息。

2.认知

(1)关于妇科调经要药:《本草纲目·卷十四》云:“古人娶妻为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正与唐诗‘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之旨相同。”李时珍从当归具有调经种子的药效出发,说明当归命名的由来。这是讲娶妻为生儿育女,当归调血是治疗女性疾病的要药,有想念丈夫之意,因此有当归之名。宋代陈承《本草别说》云当归:“能使气血各有所归。恐当归之名,必因此出也。”这是说当归治疗妇女产后恶血上冲,其疗效显著,若发生气血逆乱,服用之后即可降逆定乱,使气血各有所归,因而,当归之名也由此而来。所以有“当归血中之圣药,补血活血好功效,甘补辛行兼温通,止痛调经妇科妙”的说法。

作者另有一首治疗月经不调方,其中也配伍有当归,见本书“香附调经汤”。

(2)关于治疗脱发: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作者认为当归能治疗脱发,滋润皮肤毛发,并使头发乌黑发亮,还能防止黄发和白发。作者自创一首治疗脱发、白发的方子,含有当归。见本书“侧柏叶生发酒”。

(3)关于药材:当归入药用根,以产于甘肃岷县(古称秦州)的最好,为道地药材,又称岷当归、秦当归,有“中国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又有“川产力刚可攻,秦产力柔宜补”的说法。当归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有人进行统计,将一天中中医所开的处方用药逐一登记,结果发现当归的使用频率居所用中药的第8位,故有“十个大夫九当归”的说法。

当归分为归身、归尾,当归身补血作用好,当归尾活血作用好,身尾同用称为全当归。从现在的研究报道来看,归身、归尾所含的成分有所不同,故提倡分别使用。

明代李梴所著《医学入门》采用歌赋形式对于此药总结为“当归甘辛头止血,破血用尾和用身,随所引用上头角,中理胸腹下荣筋,兼治风疮及气逆,金疮胎产更称神。”这里将当归的作用和不同药用部位进行了区别。

(4)关于止咳平喘:《本经·中品》记载当归“主咳逆上气”,即具有止咳喘的作用,苏子降气汤中就配伍此药。后世的一些本草著作中也多有记载当归具有止咳平喘之效,现代许多中药书籍反不载此作用。根据现代研究发现,当归可改善肺循环,增加肺泡张力,缓解支气管痉挛,有缓和持久之作用,所以,结合古今应用情况,当归具有“止咳平喘”之效。当归为治疗血病的要药,何以能治疗咳逆上气,因咳久入络伤血,血不和而气逆,故以当归润肺金之燥,故有止咳平喘的作用。

(5)关于补血:临床将当归作为补血要药,但是在《本经》中并未记载其具有补血作用,《名医别录》首载当归“补诸不足”,但并不明确补血,到《大明本草》才云:“养新血。”《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品》“当归辛香而润,香则走脾,润则补血,故能透入中焦荣气之分,而为补荣之圣药。当归为血家必用之药,而《本经》无一字及于补血养血者,何也?盖气无形可骤生,血有形难速长。凡通闭顺气,和阴清火,降逆生津,祛风利窍,一切滋润通和之品,皆能令阴气流通,不使亢阳致害,即所以生血也。当归辛芳温润,兼此数长,实为养血之要品,唯着其血充之效,则血之得所养,不待言而可知。此等当参全经而悟其理”。这是说《本经》虽无当归补血的记载,但因为“气无形可骤生,血有形难速长”,而通过当归“滋润通和”的特点,使气血流通,达到补血的作用。现多认为当归具有直接的补血作用。

《本草正·芳草部》云当归:“味甘辛,气温。气轻,味重,可升可降,阴中有阳。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头止血上行,身养血中守,尾破血下流,全活血不走。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营虚而表不解者,佐以柴、葛、麻、桂等剂,大能散表;卫热而表不敛者,佐以六黄之类,又能固表。唯其气辛而动,故欲其静者,当避之;性滑善行,大便不固者当避之。凡阴中火盛者,当归能动血,亦非所宜;阴中阳虚者,当归能养血,乃不可少;若血滞而为痢者,正所当用。其要在动、滑两字。若妇人经期血滞,临产催生,及产后儿枕作痛,俱当以此为君。小儿痘疹、惊痫,凡属营虚者,必不可少。”这就强调了当归的补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