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脾胃学说
脾胃学说,历代医书均有论述,至东垣乃集其大成。其理论特征是系统地论述脾胃升降。他认为:“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虽然脾胃同是“后天之本”,“仓廪之官”,而主体在胃。胃气旺盛与否,决定脾气的盛衰,宗气的强弱,营卫运行的畅阻。
脾为太阴之脏,恶湿喜燥,燥则脾的清阳之气上升以煦心肺,心肺和煦,则下济肝肾;胃属阳明之腑,恶燥喜润,润则胃的浊阴之气下降以濡肝肾,肝肾濡润,则上滋心肺。以胃纳脾运为中心的生理活动,推动心、肺、肝、肾四脏的生理活动。如胃气下溜,清阳之气陷于下焦,下焦浊阴之气反逆于上,清浊相干,营卫往来受到障碍,心、肺、肝、肾四脏也就不能获得生理上正常代谢的要求。脏腑之间,依存破裂,矛盾激化,于是以各种病理形态表现出来。
(一)脾胃之虚兼见肺病
即病之本在脾胃,病之标在肺。症现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痛,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溲频数,不欲食,食不消,而又洒淅恶寒,面色不和,阳气不得舒伸,称为“肺之脾胃病”。东垣用升阳益胃汤,黄芪、人参益肺气,白术、陈皮、芍药、甘草益胃气,半夏、茯苓、泽泻化里湿,羌活、独活、防风散表寒,黄连清热,柴胡升阳,姜、枣固卫和营。脾胃一虚,肺气失其生化之源,治疗原则是升阳益胃,故名。
(二)忿、怒、悲、思、恐惧损伤元气
“五志所伤,心气不宁,化而为火,神无所养,津液不行,不能生血脉。要使病人心无凝滞,重在调治脾胃。”因为脾胃是元气生发的根本,又是制伏阴火的关键,用补中益气汤配合朱砂安神丸,“黄芪益皮肤而固腠理,不令自汗;损其元气,上喘气短,补之以人参;阴火乘脾,须以炙甘草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白术苦甘温除胃中热,利腰脐间血;清气在下,加升麻、柴胡引黄芪、炙甘草上升,益卫气而实肌表;陈皮以理滞气,当归以和阴血”,组成辛甘温之剂引阳气上行。如因劳倦所伤兼有“五志过极”,阴火炽盛,损害元气,心乱而烦的征兆,“热淫所胜,治以甘寒,以苦泻之”。用“黄连除心烦,清湿热,炙甘草、生地黄泻火、补气,滋生阴血,当归补其血不足,朱砂纳浮游之火而安心神。”把益元气与平阴火、调治脾胃与安养心神统一起来。
(三)食伤脾胃
有形食物窒塞于胸中,遏制肝气失于条达,郁伏于下,用“木郁达之”之法,主张涌吐以泄肝气的郁实。“在上者因而越之”,故暂取瓜蒂散吐法,使吐去食物,畅豁胸阳,肝气郁而得舒。但不是“凡病在上者皆可吐”。如果“浊气在上则生 胀”的病,误用吐法,胃气既虚,反吐则助肝气之逆,乘凌脾胃,危害不浅。治疗方面,如逍遥散、越鞠丸、温胆汤、四逆散等方,都具有疏肝达郁的作用,当辨证使用。
(四)肾水与冬寒相加谓之“复气”
复气夹肝火之势上凌,脾胃元气受损,虚证自见。如果有腰背胸膈闭塞疼痛,肩胛痛,腹胁急缩疼痛,目中流火,视物模糊,耳鸣耳聋,口流涎唾,心中烦乱,风痹麻木,腓肌转筋,阴冷出汗,妇人白带,面如赭色等症状,都是肾经寒水夹肝气的横逆而伤害脾胃。神圣复气汤大抵寒热并用,既温肾寒又制肝火,既升阳气又平阴火。在复杂的矛盾情况下,当用风药以胜寒水之湿,如羌、防、升、柴、藁本、细辛之类,不但升发阳气,而且都是风以胜湿之品。如因于湿热,身腰沉重,东垣往往加进黄柏、苍术和少量附子。殊不知湿热偏盛,转耗津液,苍术、黄柏辛苦而燥,更劫真阴。在一定阶段还须救肾中之真阴。应予审证求因、正确掌握治疗法则。
上述由于脾胃病的影响或转化为心肺肝肾四脏受病,东垣都注重补益脾胃中元气兼治他脏之证。因为这些致病因素,都是从脾胃而后及于他脏的。东垣阐发脾胃病机与四脏发病机制密切关联,因此特举“肺之脾胃虚”和“肾之脾胃虚”的论点,以为脾胃升降之机,上行及于肺,下行及于肾。例如清阳之气下陷,阳气内伐,湿热舍肾,移热于肝,发为筋痹骨痿。又如阴火上乘,干心灼肺,上焦生发之气不行,无阳以护营卫,因而喘热烦渴,寒热闷乱,“劳动喘息汗出,外内皆越”。举肺肾以概心肝,皆由饮食劳倦致伤脾胃而及于四脏的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