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以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等特征为主的一种极为复杂、呈多种临床类型表现的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呼吸综合征、母畜流产、持续感染、产死胎和畸形胎等。

【病原】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引起的,在分类学上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本病毒与猪瘟病毒、羊边界病毒抗原关系密切。病毒对乙醚和氯仿等有机溶剂敏感,并能被灭活。病毒在低温下稳定,真空冻干后在–70~–60℃下可保存多年。病毒在56℃下或紫外线下都可被灭活。

【流行病学】各种年龄的牛都有易感性,但6~18月龄的幼牛易感性较高,感染后更易发病。在新疫区,急性病例通常数量不多,约为5%,但病死率很高,可达80%~90%;在老疫区,急性病例和病死率很低,但隐性感染率很高,达50%以上。病毒可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体外。病牛、隐性感染牛和康复带毒牛是主要的传染源。本病主要是经口感染,易感动物食入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经消化道感染,也可因吸入由呼吸道排出的带毒的飞沫而感染。病毒可通过胎盘发生垂直感染。该病常发生于冬春两季,无论舍饲还是放牧的环境下,牛都可发病,犊牛的病死率高。

【临床症状】本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5~7天,感染后4~15天可能排出病毒,第2~4周血清转为阳性。常见于犊牛,死亡率极高,发病初期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体温升高(40~42℃),双相热型。流鼻液、咳嗽、呼吸困难、流泪、流涎等,口腔黏膜发生糜烂或溃疡,多有腹泻症状,稀粪呈水样,初期淡黄色,后期常伴有肠黏膜和血液,粪恶臭(图2-7、图2-8)。病犊食欲减退,精神萎靡,有的不出现腹泻而突然死亡。乳牛乳量减少或泌乳停止,孕牛可发生流产,有的发生趾间皮肤溃烂和角膜水肿,重症病牛5~7天因急性脱水和衰竭而死亡。

图2-7 犊牛的淡黄色水样稀粪

图2-8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小肠大量出血充血

【病理变化】病理剖检变化表现为口腔、食管、胃肠黏膜出血、水肿和糜烂,其中以食管中成纵行的小糜烂最有特征,肺部多有大片的出血病灶,肾脏包膜下、肾皮质多有出血斑变化。

【诊断】在本病严重暴发流行时,可根据其发病史、症状及病理变化初步诊断,最后确诊须依赖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应于病牛急性发热期间采集血液、鼻液或眼分泌物,剖检时采集肠系膜淋巴结等病料,人工感染易感犊牛或乳兔来分离病毒;也可用牛胎肾细胞分离病毒。血清学试验中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血清中和试验。此外,还可应用补体结合试验等方法来诊断本病。

【防治】为控制本病的流行并加以消灭,必须采取检疫、隔离、净化、预防等兽医防治措施。目前国内已研制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灭活疫苗。

(1)西兽药治疗 治疗原则是止泻,防止细菌继发感染,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用下列处方治疗:含糖盐水1000~2000毫升,思诺沙星注射液8~18毫升,维生素C 2~4克,5%碳酸氢钠200~400毫升,混合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用3~4天,还可肌内注射病毒唑等抗病毒药。

(2)中兽药治疗 以泻火止痢、凉血解毒、清热燥湿为原则。

方剂1:白芍24克、车前子21克、地榆炭18克、金银花30克、滑石30克、大黄24克、白头翁30克、茯苓21克、甘草9克,共为细末,温水调匀,牛一次灌服。

方剂2:赤芍30克、黄芩30克、黄连24克、木香24克、大黄30克、金银花60克、连翘60克、茯苓30克、白术30克、甘草15克,煎水去渣,分2次早晚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