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剂学(第二版)
- 周金彩 张炳盛 文秀云主编
- 5字
- 2020-08-28 09:43:55
第三节 热原
一、热原的定义、性质与除去方法
(一)热原的定义
热原(pyrogen)从广义说,是指微量即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实质上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热原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endotoxin),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是内毒素的活性中心。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热原,以革兰阴性杆菌致热能力最强。
若将含有热原的注射液注入体内后,约半小时就会产生怕冷、寒战、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昏迷、虚脱,甚至有生命危险,这种现象称为热原反应。所以,注射液必须进行热原检查。
(二)热原的性质
热原除具有致热性以外,还具有以下性质。
1.耐热性
一般情况下,热原在60℃加热1h不受影响,100℃加热也不降解,但在180℃2h、250℃45min或650℃1min则可使热原彻底破坏。
2.可滤过性
热原体积小,直径约在1~5nm之间,可以通过一般的滤器和微孔滤膜进入滤液,一些超滤设备可以滤除部分热原。
3.水溶性
热原含有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能溶于水。
4.不挥发性
热原本身不挥发,但可随水蒸气中的雾滴带入纯化水,需采取适当措施(如隔膜装置)将蒸汽和雾滴分离,防止热原带入。
5.其他
热原能被活性炭吸附,也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破坏。另外,超声波及某些表面活性剂(如去氧胆酸钠)也能使之失活。
(三)热原的去除方法
1.高温法
对能耐受高温加热处理的容器与用具,如针头、针筒或其他玻璃器皿,在洗净后,于250℃加热30min以上,破坏热原。
2.酸碱法
玻璃容器、用具可用重铬酸钾硫酸清洗液或稀氢氧化钠液处理,可将热原破坏。亦可以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等强氧化剂破坏。
3.吸附法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炭对热原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同时有助滤、脱色作用,用量为0.1%~0.5%。此法在注射剂的制备中广泛使用,但应注意活性炭吸附药物造成药物损失。
4.离子交换法
热原分子上含有磷酸根与羧酸根,带有负电荷,因而可以被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除去热原在大生产中得到了应用。
5.凝胶过滤法
凝胶过滤法也称分子筛过滤法,是利用凝胶物质作为过滤介质,当溶液通过凝胶柱时,分子量较小的成分渗入到凝胶颗粒内部而被阻滞,分子量较大的成分则沿凝胶颗粒间隙随溶剂流出。如采用二乙氨基乙基葡聚糖凝胶可除去热原。
6.反渗透法
用反渗透法通过三醋酸纤维膜除去热原。
7.超滤法
一般用3.0~15nm孔径的超滤膜可除去部分热原。
8.其他方法
如采用两次以上湿热灭菌法,或适当提高灭菌温度和延长灭菌时间。另外,微波亦可破坏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