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汉语的词类划分

1.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划分词类曾使用过一些什么标准?现在主要以什么为标准?

答:(1)汉语语法史上划分词类曾使用的标准有:

早期语法著作主要根据词的概念意义划分词类:根据词的概念意义划分出来的词类所充当的句子成分与印欧语言中同类词所充当的句子成分并不一致。《马氏文通》(1898)采用了“假借”之说,即让某个词类与某个或某些句子成分对应,如果该类词用作了其他句子成分就看作假借为其他类词。

单纯依据功能标准确定词性:《新著国语文法》的“句本位”理论先根据意义划分出九类词,让某个词类与某个或某些句子成分对应。判断具体句子中的词的词性时,根据它所作的句子成分,如果该类词作了其他句子成分,就变成了其他类词。

依据形态划分词类:

a.方光焘提出“广义的形态”,认为词性不必一定要在句中才能辨别得出来,从词与词的互相关系上,词与词的结合上也可以认清词的性质。

b.50年代初,前苏联语法学家康拉德著文认为汉语有词头词尾等形态,也有曲折变化,因此可以根据形态划分词类。

c.高名凯认为汉语没有词类的分别,理由是:划分词类应该依据词的形态,汉语没有形态,所以汉语不能划分词类;汉语的实词在不同的组合里可以具有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不可能把汉语的实词固定为某一个词类。

文炼、胡附重提广义形态的使用:狭义的形态是指单词的形态变化,广义的形态除了单词的形态变化以外,还包括词和词的相互关系,词和词的结合,语词的先后顺序等等。

a.名词的形态特点是可以受数量词组的修饰,可以和“这”、“那”结合。

b.动词的形态特点是前面可以和“不”、“会”、“能”、“敢”、“该”等结合;后面可以和“了”、“着”、“过”、“起来”、“下来”、“过来”等相结合;可以重叠。

c.形容词的形态特点是前面可以和“真”、“十分”、“非常”、“很”结合;后面可以和“极了”、“得很”结合;有的可以重叠。

(2)现在划分词类的标准

现在基本形成以词的语法特点为划分词类和给词归类的标准的共识。词的组合能力、词的狭义形态(词缀、重叠形式等)、经常充当什么句子成分等通称为词的语法特点。

2.单纯根据词所作的句子成分确定词性有什么缺点?

答:单纯根据词所作的句子成分确定词性的缺点有:

(1)由于汉语的词类跟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整齐的对应关系,大多数实词都可以作多种句子成分,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会形成事实上的词无定类。

(2)一个词属于什么词类要看它在句子中的功能,功能不同,词性也不同,则对一个没进入句子的词,不能肯定它属于什么词类,否定了对静态的词指定词性的可能性。

3.为什么在不同的语法著作中,实词和虚词的归类有所不同?

答:不同的语法著作中,实词和虚词的归类有所不同是因为对意义的虚实的理解和强调的标准不同。

(1)对意义虚实的理解不同

意义的虚与实是相对的,没有一定的标准,同一种意义往往因人而异。例如,同是副词,王力《中国现代语法》认为实的成分重一点,而张志公主编的电大《现代汉语》认为虚的成分多一点,北大《现代汉语》和《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干脆归入虚词。

(2)强调的标准不同

有的强调以语法功能为主要标准,有的强调以意义为主要标准。例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把能作句子成分、能单独成句的归入实词,这样,副词、拟声词能作句子成分,叹词能单独成句,都成了实词。而《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则以意义为主要标准,副词、叹词和拟声词的意义都比较虚,所以都归入虚词。不过,叹词这一类,总是单独使用,不和别的词组合,所以有的语法书把它当作一个特殊的类别。

4.怎样区分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答:(1)名词

必要特点:

a.能作主语、宾语(包括介词宾语)。如“老师批改作业”、“向前走”。

b.不受副词修饰。如不能说“不书”、“已经笔”。

c.不能重叠。如不能说“灯灯”、“雨雨”。

区别性特点:

a.能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辆车”、“两件事”。

b.可以构成“有……没有”的格式提问。如“有狗没有”、“有知觉没有”。

c.表人的普通名词后可加“们”。如“青年们”。

(2)动词

必要特点:

a.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如“产量提高”。

b.可以受副词的修饰。如“不去”、“马上调查”。

c.可以用肯定否定的方式提问。如“看不看”、“死没死”。

d.可以带“了、过、着”或趋向补语。如“吃了”、“说下去”。

区别性特点:

a.大多可带宾语。如“承认错误”。

b.大多可与“所”组合作定语。如“所考察的学校”、“所担心的事”。

c.大多可重叠,重叠形式是“A(一)A”或“ABAB”。如“掂一掂”、“指点指点”。

(3)形容词

必要特点:

a.可以作定语、谓语。如“一本好书”、“这本书好”。

b.不能带宾语。

c.可以受“不”修饰,可以用肯定否定的方式提问。如“好不好”、“勇敢不勇敢”。

d.一般后边不能有“着”。

区别性特点:

a.大多数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如:“很勇敢”、“最谦虚”。

b.一部分可重叠,重叠形式是“AA(的)”或“AABB”。如“厚厚的”、“漂漂亮亮”。

c.大多可以受介宾短语“比N”的修饰。如:“比哥哥聪明”。

5.名词不能重叠,但也常听人说“风风雨雨”、“山山水水”,这怎么解释?

答:题干中的重叠有一定的限制条件,一般要名词对举时才能重叠,单独说“风风”、“山山”是不成立的。而且题干中的重叠现象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名词都是无法重叠的。

6.副词、形容词和时间名词都能作状语,怎样区分?

答:(1)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分

可以根据除作状语外还能不能作其他成分判断是形容词还是副词。如“不免”和“难免”,“不免”只能作状语,“刚接手工作,不免忙乱一些”,是副词;“难免”可以作状语,“不熟悉业务,难免出错”,可以作定语,“这是难免的事情”,还可以用在“是……的”中,“小孩儿哭几声是难免的”,所以是形容词。

(2)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分

副词只能作状语,时间名词除能作状语外,还可以作主语或宾语、定语等。如“刚”和“刚才”,“刚”只能作状语,“他刚走”,是副词;“刚才”可以作状语,“他刚才走了”,可以作定语,“刚才的事不怪你”,还可以作介词宾语,“现在比刚才好多了”,是时间名词。

7.什么是兼类词?确定兼类词有什么原则?

答:(1)兼类词是指经常具有几类词的语法特点的词。

(2)确定兼类词的原则

兼类词实际上是从词汇的角度看是一个词,从语法的角度看是不同的词。所以判断是不是兼类词,必须首先从词汇的角度肯定它是一个词,然后再看它的语法特点。

同形词不一定是同一个词。如“头发长”和“长高”中的“长”的两种读音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是不同的词。

同音词不一定是同一个词。如“副班长”和“一副手套”中的“副”,两个意思毫无联系,是不同的词。

异读词的词形、意义都相同,只有读音不同,是一个词。

多义词的词形、语音都相同,各个意义有密切联系,是同一个词。

8.“了解、热爱、熟悉”等词既可带宾语,又可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它们是兼类词吗?

答:“了解、热爱、熟悉”等词既可带宾语,又可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它们不是兼类词。因为兼类词是指在不同的环境中显示出不同的词性,而这些词可在同一句话中既受“很”修饰,也带宾语,如“他很了解生物学”、“我很热爱电影”、“小明很熟悉这座城市”等。

9.过去曾有“名物化”的说法,认为作主语宾语的动词形容词变成了名词,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我不赞同这种观点。理由如下:

“名物化”的倡导者认为动词、形容词在充当主语、宾语时具有名词的特征,如能用名词代词复指、能受定语修饰等等。但是这种说法与目前词类的划分有矛盾。

(1)如果名物化的说法是作为对于目前划分出来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三个词类的语法性质的描写提出来的,那么这种描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能用名词代词复指、能受定语修饰等等并不是我们目前划分出来的名词独有的性质,而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共有的性质。

(2)如果名物化的说法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提出来的,即认为凡是能用名词或代词复指、能受定语修饰的词就是名词,那么就必须放弃目前的此类划分,重新进行实词的分类。分类的结果不外乎两种情形:名词、动词、形容词归为一类,实际上就是无类;认为放在主语、宾语位置上与位于位置上的动词和形容词尽管语音形式和词汇意义完全一样,也应该看作完全不同的词,这不但在词的分类上讲不通,在词的同一性上也是讲不通的。

10.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词类特指词的语法类别。

能够带动态助词“着”、“了”、“过”的都是动词。

有些动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

双音形容词都可以用“AABB”的形式重叠。

副词一般只能作状语。

“别上校徽”、“别说了”,前一个“别”带宾语,后一个“别”作状语,所以“别”是兼类词,兼动词和副词。

“骄傲”可以作定语,如“骄傲的人”;可以作状语,如“骄傲地点点头”;可以作主语,如“骄傲使人落后”。所以,“骄傲”是兼类词,兼形容词、副词和名词。

“两个人吃三两饭”中的两个“两”是同音词而不是兼类词。

答:(1)正确:

(2)错误:

1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属于什么词类?

真拿你没有办法。(介词)

他手里拿着一本书。(动词)

这话重复过好几次了。(动态助词)

过了这条河就是解放区了。(动词)

脑子里很快闪过一个念头。(结构助词)

马路两边是看热闹的。(动词)

今天是冷,一点不假。(副词)

我本来打算明天去的。(语气助词)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动词)

天还没有亮。(副词)

12.根据所举例子指出下面的词哪些是兼类词,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快——跑得快  这把刀快  大快人心

丰富——物质丰富  丰富业余生活

满——水接满了  满精干的小伙子

新——新生活  以旧换新  耳目一新

笑话——说个笑话  笑话别人

假——是假的  春节有三天假

刻苦——刻苦的学生  刻苦学习

答:(1)是同音词,“快”的意思分别是:速度快、锋利、使……快乐,不是兼类词。

(2)是兼类词,前一个是形容词,后一个是动词。

(3)不是兼类词,前一个表示没有空余,后一个相当于“很”,是两个意义没有关联的词。

(4)不是兼类词,在这里都是形容词。

(5)是兼类词,前一个是名词,后一个是动词。

(6)不是兼类词,读音不同,意义不同,属于同形词,是两个不同的词。

(7)不是兼类词,刻苦是形容词,可以充当定语和状语。

13.下面两个句子由于带点儿词所属词类(包括词的小类)不同造成歧义,请分别指出句子表示不同意思时带点儿词的词性:

菜不热了。

他会唱这支歌。

答:(1)a.形容词,表示温度比较高;b.动词,加热。

(2)a.动词,表示有能力做某事;b.副词,表示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