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思维:碾碎恐惧,学会接纳自己

很多时候,在临近演说前,一想到自己要在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甚至数万双眼睛盯着的公共舞台上做演说,演说者便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因此而彻夜难眠。这并非少数人的个例,而是一种普遍情况。“股神”沃伦·巴菲特、戴安娜王妃、美国前总统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Ulysses Simpson Grant)等著名人物,都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恐惧公共演说。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都渴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支持和尊重,而演说者在公共演说过程中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其在听众心中的形象,进而影响其社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恐惧公共演说自然就成了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恐惧会削弱演说者的能量,引发人反应迟钝、表达不清等诸多问题。如何克服演说者对公共演说的恐惧,是现代演说实践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和学员的沟通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之所以不能做好公共演说,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演说技能,而是因为对公共演说本身感到恐惧。他们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害怕在同事面前出丑,害怕让上级或下级认为自己缺乏领导力,害怕客户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太多的害怕让他们畏首畏尾,患得患失,丧失自我,不能自已。

在如今这个演说力被提到前所未有高度的时代,对公共演说的恐惧程度及其持续时间,已成为限制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想要打破这种约束,我们必须克服恐惧。而能够帮助我们克服恐惧的最有效的力量,在于求助自己的内心,接纳自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从恐惧中获取能量。这便是演说中的“有我思维”。

□ 重塑自我

古往今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皆是对自己有充分价值感的人。想要做好公共演说,演说者需要重塑自我,构建“自我核心价值”,向他人传递有价值的思想。“我的舞台由我做主”,所有演说者都应该以主人翁的心态和使命感,尽可能地向听众传播有价值的思想,认识到“我是独一无二的,我是有价值的,我值得拥有一切”。


在我的演说总裁班上,曾有一位名叫海丽的学员,她是一家年营业额上亿元的国际贸易公司的创始人兼CEO。她的工作能力非常突出,但性格内向,不善沟通,对公共演说存在强烈的抵触情绪,甚至和员工开会都觉得是一种煎熬,她更习惯用微信、电子邮件等线上方式和他人沟通。然而,在跨界颠覆成为常态的当下,日常工作中有太多场合需要她上台发言。

在朋友的引荐下,海丽来到了我的演说课堂。她向我表示:“我做了很多年生意,摆过地摊、当过销售员、做过代购……性格上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沟通技巧比较匮乏,和团队开会时很死板,会议气氛异常沉闷。因为沟通能力不足,我错过了很多重要的订单。我希望能突破自己,做一个像董明珠女士那样的现代成功女性。”

我先鼓励她上台做了一段三分钟的简短试讲,她在舞台上表现得极度缺乏自信:神色慌张,语言逻辑混乱,刻意避免和听众有眼神接触。针对海丽这种情况,在为她进行总结和复盘时,我没有更多地分析演说知识与技巧的运用,而是重点帮助她树立自信,发现自我。

我告诉她,演说并不是刻意表演,更不是一种煎熬,而是一位分享者抱着真诚的心,在分享理念和经验。带着这样的心态登台演说时,海丽的内心不再忐忑,自我价值观得以升华,看待世界的角度也发生了改变,正所谓:“一旦突破自我,万象更新。”

如今,海丽已经从总裁班顺利毕业,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共演说者。在为新学员做培训时,我会不定期地邀请海丽作为演说嘉宾,向新学员分享她的蜕变经验。看到她在舞台上举手投足间传递出的那份充满热忱的生命能量,我感到非常欣慰。

□ 掌控恐惧感

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将人在公共演说时的恐惧行为描述为“回归婴儿时的行为表现”。他指出,人类出生时是赤裸无助的,因为对新生的世界充满恐惧,而用眼泪和哭声来表达自己的无助。进行公共演说时,我们会暴露在很多人的目光之下,从而使我们产生了类似于婴儿时期的最原始的恐惧,想要逃离到安全的地方;而最安全的地方就是人刚出生时那张安静的小床上,或者妈妈的肚子里。认识到人们对公共演说感到恐惧的根源后,我们就可以尝试着掌控这种自身的恐惧感。


陈铭是一位世界500强企业的分公司项目经理,负责一个由十几人组成的研发团队。在企业从传统零售向新零售转型的过程中,他负责的团队为企业打造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成功地帮助总部与各分公司、各部门及各层级之间实现了无缝对接,解决了困扰企业高层多年的“信息孤岛”问题,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组织架构的扁平化;同时,实现了商品、用户的线上与线下一体化管理,显著提高了企业对用户需求的感知能力,企业可以实时满足用户全渠道购物需求。

陈铭团队得到了公司总部的嘉奖,CEO亲自致电分公司总经理授予陈铭团队“创新标兵”的称号,并邀请陈铭作为团队代表前往总部在公司年会上做项目报告,分享其经验和心得体会。对陈铭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助推其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机遇。如果陈铭表现优异,整个分公司也将因此而受益,总部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方面给予分公司更多的支持。所以,无论是陈铭个人还是分公司领导,都对此次项目报告给予高度重视。但是,这也让陈铭感受到了巨大压力,因为陈铭是技术出身,不善言辞,甚至在团队会议上发言时也会感到紧张,更不用说在高层领导、重要客户出席的公司年会上做项目报告。

他向我表示:“余歌老师,我希望您能帮助我做好这次演讲,让我能够将开发项目过程中以用户体验为导向、运用互联网思维、模块化设计等理念充分表达出来。此前,我在工作之余,看了很多期的TED演讲视频,但自己私下和家人、朋友练习时,脑海中会不由地将自己和视频中侃侃而谈的演讲者对比,对自己吞吞吐吐、腿脚发抖的表现感到非常失望,对家人和朋友不经意间的表情、动作等非常敏感,认为他们是在嘲笑自己。还有两个月就要到公司总部做演讲了,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但不知道该怎么办,请您务必要帮帮我。”

我告诉陈铭,这是一种典型的恐惧公共演说的心理。他被过多不必要的担忧和恐惧束缚,不能接纳自己。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学会接纳自己的害怕、担心等情绪,并从中吸取能量。比如,如果你害怕自己在同事面前出丑,不要屈服于自卑和怯懦,要大胆地展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你担忧上级会认为自己缺乏领导力,要接纳这种担忧的情绪,将演讲当作与上级沟通的媒介,认识到你分享的想法可能是达成最佳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你担忧客户会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同样要接纳这种担忧的感受,主动和客户互动,询问他们“您有什么想法”或“您是不是有其他的观点”。

经过多次练习后,陈铭终于学会了掌控恐惧感,并将恐惧转化为展示和完善自我的强大力量。因为在公司年会演讲时表现出色,第二年陈铭被调往公司总部负责组建并管理新的技术部门。收到任命当晚,他来电向我表达了由衷的感谢。陈铭的成功是对我工作成绩的最大肯定,更是演说魅力的直接体现。

□ 回归本体

著名心灵导师埃克哈特·托利(Eckhart Tolle)在其著作《当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一书中,提出了思维认同理论。他表示,人很容易被自己的思维绑架,认为思维代表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但事实并非如此,思维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很多时候人们做出的行为和决策,是被思维控制和利用的结果。

人的思维会本能地抗拒当下的体验,比如人们容易被以前在学校、家庭中形成的固定模式所控制,在无意识中想要逃避和抗拒,忧虑过去和未来,而不是活在当下,回归本体,所以演说者在登台演说前会思考“我演说时会不会说错话”“我演说时会不会忘词”“我演说时听众会不会昏昏欲睡”等。这种对未来的焦虑,给演说者带来的只能是无尽的痛苦和压力。

想要避免这种情况,演说者必须让意识处于临在状态,学会对当下说“是”。当演说者回归本体时,他关注的将是演说的当下过程而非最终结果,他就不会掩饰、抗拒、逃避,而是会专注于舞台上真真实实的每一秒,让自己的真情实感自然、自发地表达出来。此时,有价值的思想就会自由流动、尽情展现,最终使演说者与听众合力打造出一场酣畅淋漓的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