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今年是谭嗣同诞生150周年。一个半世纪过去,人们还记住这位历史人物,是因为:第一,他是中国近代第一批为社会变革、中华振兴而流血牺牲的烈士。戊戌政变发生时,他完全有可能与梁启超一起逃亡。他之所以果断放弃逃生的机会是因为他认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种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曾持续激励了中国的几代志士仁人为改造、振兴中国而奋斗牺牲。第二,他在中国近代第一次发出了“冲决网罗”的呼声,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这一口号在此后几十年中成为激励中国人冲决旧制度、旧秩序、旧观念、旧文化的藩篱、桎梏的进军号,对中国近代的政治解放、思想解放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正是以上两点,奠定了谭嗣同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谭嗣同是戊戌时期维新派中的激进分子。正如梁启超所说,在维新派诸思想家中,谭“尤为悍勇”,其“怀疑之精神”“解放之勇气”“扫荡廓清之力”,皆“莫与京焉”。对于谭嗣同以至近代的激进,近年来有的学者颇有微词。这里,我想谈一点个人看法。首先,谭嗣同等人的激进,是那时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逼”出来的。试想,在1897、1898年之交的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德占胶州湾,俄占旅大,英占威海卫,法占广州湾,中国已“国将不国”。面对这种危局,有爱国心、责任感,有血性的志士能不激愤吗?再有,我们尚应看到,近代的一度激进,对于打破旧制度、旧秩序、旧思想的千年坚冰,冲破中国社会变革、社会进步的重重阻力和中国人巨大的历史惰性,激发国人的批判创新精神,也是有贡献的。自然,激情压倒理性是不可取的,一旦激情压倒了理性,势必会带来种种负面影响。但这些都应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做客观的分析、说明,使人理解,那种轻薄的嘲讽同样也是不可取的。

魏义霞教授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哲学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哲学史,积累丰厚,成就斐然。加之她有常人难及、持之以恒的勤奋,因此,她是一位堪称高产的学者。《谭嗣同哲学思想研究》的问世,使她的学术成果更加丰硕,这是值得庆贺的。义霞文字清新明快,时有隽语,且善于从细处着眼,由小知大,故时有新见。这部新著依然保持了这些特色。

一百多年来,研究、评介谭嗣同及其思想的论著甚多,魏义霞教授的新著自有其特色。比如,全书的体例不同于他著,这种分专题论述的方式对于更全面地认识、了解谭嗣同的哲学思想是有助益的。此外,对于谭嗣同是否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谭嗣同哲学的性质与定位、谭嗣同哲学的自然科学情结及其复杂影响、谭的“仁学”与康有为“仁学”的异同等一些有争议的或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这部新著多有新见,给人以新鲜之感。这些是我粗读《谭嗣同哲学思想研究》书稿所产生的一些感想,贡献给此书的读者。

张锡勤

2015年4月8日于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