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运用研究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思想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牢记实事求是的精髓,在一切工作中自始至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实践的发展要求理论也与时俱进加以回应,并以此来进一步科学地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运用也自然而然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中国实践,紧紧抓住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基本问题,在推进理论创新和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实际,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来阐释中国社会现实问题,践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如何在西方话语霸权严重的冲击下,增强中国话语在世界的影响力,更好地掌握国际话语权,构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独创性话语体系就成为必然要求。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因此,研究与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2015年的研究进展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新形态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日新月异要求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必须应对中国现实,开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新形态,也就是中国形态。有学者认为,在今天,以“新常态”为标识的中国经济新理论正写就新政治经济学的新篇章。经过30年的筚路蓝缕、艰辛探索,中国学术话语的新政治经济学已到了成就之时。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事实”出发,是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要津和新意所在。坚定中国道路的现实基础和内在定力,阐释中国故事的现实活力和理论魅力,是新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走向。中国新政治经济学在解决改革和发展的问题过程中,完善和创新理论观点和理论体系,彰显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紧扣中国经济道路探索和经济制度完善的实践中,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彰显中国学术话语的品格。[1]同样是应对当前经济现实,也有学者指出,我国是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化生产力基础仍不充分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仍然需要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证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助于认清经济制度历史运动规律,看清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巨大优势,辨明社会进步的正确方向。现在中国的实践走在理论的前面,提出很多的问题,急切地需要我们从历史和客观实践的需要出发作出回答。我们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是我们建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最主要的基础和最深刻的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回答时代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也在回答时代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强大生命力。有了这个实践的基础和根据,再加上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奋发努力,通过提炼总结,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建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就有希望。具体来说,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能不能以及如何与市场经济成功结合作出了开创性的初步解答,下一步我国发展仍然面临很多问题,这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的基本问题,恰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所要回答的根本命题。[2]还有学者归纳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一是要源于实践,讲真故事。任何理论都应该是对时代问题的一种形象解答,当代中国的所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一定是对我们自己的实践问题的解答。今天的理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时代问题的认识、把握、解答。要从特殊性中发现普遍性,讲好中国故事。二是直道而行,不绕着走。用最简约、最明白的文风向老百姓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句话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是让劳动者过上好日子。我们讲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话语体系下的马克思主义,要入耳入脑入心,关键是用现实来激活理论。三是不忘本来,综合创新。要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向前推进理论的研究,用中国人特有的话语体系来表达自己的诉求,解决自己的问题,完成自己的任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领导下,用哲学、法学、经济学等各种不同的学科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3]也有学者指出,要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融入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需要我们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与形式,构建辩证融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新体系。具体来说,一是建构传承性与创新性辩证融合的原生态话语新体系,建立在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积淀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将一些精髓概念创新化,既反映其内在优秀特质,又紧跟时代需求,形成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话语;二是建构主导者与受导者辩证互动的大众话语体系,一方面主导者在宣传和倡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和实质时,采用自上而下的大众话语形式,另一方面,要重视受导者的接受效果和经验反馈;三是建构学理性与现实性辩证统一的新时代化话语体系,将其作为运用于现实生活的具体方式。[4]

(二)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持,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定位,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科引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围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意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地位、建设有很多新表述、新要求,其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等明确有力,吹响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进军号角。2015年7月27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进一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具体来说,《计划》指出,努力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相关学科为补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支撑体系。切实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成优势学科。制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规划,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先发展、优势发展、优质发展带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更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对此,有学者指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的目标是“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这表明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中,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话语发出中国声音。具体来说,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优先发展学科,重点支持;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话语体系,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性;建立面向实践、引导解决重大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科学研究机制,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时代性。[5]有学者则指出,要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领航作用,应确立其“理直气壮”地讲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发挥其“资政育人”的功能,并把“固本外联”作为其必要的前提。具体来说,其一,要理直气壮地讲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思想史上的科学性、而且具有不可磨灭的当代价值的信念,而且要自觉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立场”,坚持研究过程的科学性,讲真话,端正学风;其二,从实践功能来说,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资政”功能,这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中的话语主导权,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进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真正起到领航作用的需要;其三,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的必要前提是“固本外联”,要凝练相对明确的学科建设方向,把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重点,由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转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及其联系实际问题的思考,把学科研究的重点从对党的创新理论作简单重复的形式主义阐释转向对重大现实问题和重大理论难题的研究以及对中国经验的提炼,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内部和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做好“外联”工作。[6]

(三)立足中国实践,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马克思主义从其创立伊始就是面向现实的社会理论,今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同样必须致力于解决中国问题,增强理论的时效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旨趣也就是实践性,并以此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发挥引领性作用。有学者指出,对于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回应和思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命题和理论旨归,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理论抱负和历史使命。在现实问题研究中,“中国”不应该仅仅成为一个对象,而是应当在中国语境中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凸显“中国性”,重视中国自身的历史传统、现代处境等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当代的运用,并不是简单的理论和话语搬迁,也是一次历史和话语的创新、深化。应该把马克思主义话语放置在中国语境中加以检视和发展。实现哲学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的必要中介就是社会科学的讨论,因此马克思主义在哲学形态上要突破既定形态,要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范式和话语,在社会科学与哲学理论的相互交融中,实现批判和建构的统一,借鉴公共思想界的讨论成果,大胆介入中国时局,扭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公共思想领域的失语状态,重新掌握话语权。[7]

(四)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转换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了在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随着从革命到实践的社会现实的变化,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出现了话语转换。有学者指出,任何理论都会根据自身主题和理论构建出某种话语体系,在不同发展阶段,由于时代条件的变迁和历史任务的转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构建出不同的话语体系,从而使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体现出时代特色,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革命”与“建设”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两大主题,两大主题、两大话语体系不是分裂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新社会的建构,是经过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这一历史时期之后实现的,经历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从斗争思维到以人为本、和谐思维的转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立足于以“建设”为核心的话语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资源。[8]有学者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革命”到“建设”的话语体系转换,主要有六个方面的表现:从阶级斗争史观到生产力史观;从“消灭”资本主义到“利用”资本主义;从革命逻辑到改革逻辑;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从“斗争思维”到“和谐思维”;从“阶级解放”话语到“人的解放”话语。这一转换要求我们面向“中国问题”构建新的话语体系,用中国理论话语体系解读中国现代性,以“话语体系转换”推动意识形态合法性建构。[9]

(五)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话语体系的方法论研究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方法论的认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逻辑层次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方法论是由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学科方法论构成的辩证结构,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由现象到本质的全方位关照,它的功能定位是认识和改变世界的工具和手段,能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不断开拓新领域,以话语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以问题意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不断发展。[10]


注释

[1] 参见顾海良:《锻造彰显中国学术话语的新政治经济学》,载《人民日报》,2015-08-24。

[2] 参见刘伟:《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学》,载《决策探索月刊》,2015(2)。

[3] 参见孙熙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载《光明日报》,2015-12-17。

[4] 参见王真:《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话语创新体系》,载《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3)。

[5] 参见王斯敏、郝立新、艾四林等:《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谈: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载《理论参考》,2015(8)。

[6] 参见陈锡喜:《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的几点思考》,载《思想理论教育》,2015(9)。

[7] 参见王巍:《范式转型与话语转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8] 参见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话语体系转换——从“革命”到“建设”的话语体系转换》,载《理论参考》,2015(8)。

[9] 参见唐爱军:《从“革命”到“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转换》,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10] 参见邓伯军、谭培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研究》,载《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