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论述结构

在“跨文化对话中的戏曲艺术”这一中心之下,本书将重点讨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戏曲对外传播与交流热潮的形成与表现、戏曲在越境旅行中从文本到舞台艺术呈现等方面的变容、中外对话中围绕“中国戏曲传统”与“戏曲艺术本体特征”等焦点展开的讨论以及这些讨论在观念和实践上对戏曲艺术现代嬗变产生的影响。分为六个部分,具体章节如下:

引言,介绍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文献综述和章节结构。

第一章,众声喧哗与殊途同归:时代大潮中的戏曲对外传播热及其推动者。

本章将梳理二三十年代戏曲对外传播与交流的主要事件与核心人物,结合当时的新旧中西之辩、世界性的东方想象、世界主义思潮与世界戏剧愿景、民族文化构想、迁都事件等思想与历史背景的考察,分析活跃于公演考察活动与报刊媒介两大阵地的中外核心人物及其言论,对其文化处境、行动和表达的动机与立场予以论述,展现推动戏曲对外传播与交流热潮形成的时代心理的丰富性。

第二章,编码重组:剧目的越境之旅。

本章将聚焦讨论此时期内,戏曲在越境旅行中从文本到舞台艺术呈现等方面的变容。首先将对戏曲舞台剧目(即不同于古典戏剧文学的活态剧目)的译介作阶段性的统计和特点分析,并以同时受到了中国和欧美翻译者关注的京剧《打渔杀家》与吹腔戏《奇双会》两剧为案例,讨论当时中外人士进行戏曲译介的不同策略及其原因。而面对那些得到了舞台呈现并引起轰动的剧目(如熊式一改编自京剧《红鬃烈马》的《王宝川》,和梅兰芳、绿牡丹等人的出访剧目),我们则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当时人们在选择演出剧目时表现出的倾向性,以及被选中的剧目在离开了本土之后,面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第三章,对话焦点(一):嬗变中的戏曲“传统”。

本章将重点就此时期中外对话中围绕“中国戏曲传统”而产生的一系列言论及其文化意义进行考察与解读。在对梨园代兴之际的戏曲传统所蕴含的多维内涵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将选取1919年、1924年、1925年、1928年梅兰芳、绿牡丹、韩世昌先后访日公演,1930年、1935年梅兰芳访美访苏公演、1934——1936年间《王宝川》的英美巡演为关注对象,从演出之前的海外宣传、演出之后国外舆论的反馈等方面,来分析欧美、日本以及中国是如何从各自自身的立场与问题意识出发,在复杂的戏曲传统内涵中“择我所需”,进行辨识、选择和指认,并在多元文化和不断变化的视线下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戏曲传统”认知的历史情境内涵的。本章结尾将考察上述海外舆论与戏曲“国粹化”历程的历史互动,以及对于当时戏曲的本土发展在观念上产生的影响。

第四章,对话焦点(二):关于戏曲艺术的本体特征。

本章将聚焦此时期围绕戏曲艺术本体特征的中外对话中那些高频出现的词汇和关键性范畴、概念。例如通过“歌剧”、“舞蹈”、“哑剧”、“芭蕾”等词汇显示出的对于戏曲感官接受和主导成分的不同理解;围绕形式、程式、现实主义、象征(性)、象征主义、样式主义、写意等多重角度对戏曲的本质艺术特征进行把握的努力等等。本章还将重点分析这些词汇概念在当时是怎样被采用、认可,或者受到质疑与批判的,进而探讨对话双方之所以会围绕着这些词汇与概念形成讨论热点的背后原因,以及这些讨论对于戏曲艺术的特征总结、理论概括探讨和舞台实践所产生的影响。

结语,历史之镜。内容关涉戏曲发展进程中的西方化、国粹化与戏曲的现代性等问题,并从历史总结与当下启示两方面,对1919——1937年间戏曲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影响、意义和价值做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