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鬼节

因为戽水灌溉及时,莲花村的庄稼熬过了鬼门关,作物蜷曲的叶子舒展开来,焦黄的稻禾吸足了水份转阳泛绿。

又过了十多天,老天终于开眼,连续下了几场大雨。

张学问赶集时遇人就说:“今年大旱啊!我们莲花村戽水抢救及时,保证了今年收成,大家不受饿。”看着人家羡慕的神情,他洋洋自得。

这一年,很多地方旱灾严重,很多村落基本绝收。莲花村的人脸上含笑,收豆割稻。虽然跟往年比明显减产,但还不至于挨饿。

张兴在集体出工的时候告诫大家,今年早季欠收,七月十四鬼节过简单些,不要像往年这么浪费了。

话传到张学问耳里,他很不满。傍晚,张兴收工回到家,见爷爷堵在门口,看到他劈头就问:“张兴,亏你是队长,你忘记老话怎么说了?鸡怕大年初二,鸭怕七月十四。七月十四这么重大的节日,能将就省着过节吗?”

张兴无奈地说:“爷爷,往年过七月十四,就像过年一样,天天榨粉杀鸭,弄吃不停,前三后四大吃大喝一个礼拜,太浪费了。您也知道,今年因旱情减产,我们就改改习俗,不要再这样浪费了。”

张学问见长孙嘴硬,更不高兴:“七月十四,一年一次,鬼节鬼门关放行,阴间孤魂野鬼全部通行人间,就靠天天杀鸭来镇住压住。鸭就是压啊,从小不就跟你说的吗?今年旱灾离奇,就是鬼魂作祟,更要靠杀鸭镇压,靠热热闹闹的人气。不把节日过旺,你指望什么来镇住鬼魂?”

张兴拗不过张学问,只好唬他:“爷爷,现在是什么时代了?你还讲鬼魂迷信,你就不怕上级批判你?”

张学问一听,更气了:“过节杀鸭,犯哪条国法了?我就不信中央不给老百姓杀鸭过节。上级不是讲为人民服务吗?不是讲群众路线吗?我不怕,哪个上级来批我,我跟他论理,论到中央都不怕。”

张兴看到他倔强较真,不再跟他争辩。

第二天早上,张兴正准备出门上工,张学问带七八个老人把给堵住。老辈人情绪激动,个个抢着说,七月十四就按往年一样过,前三后四,一天不能少,宰杀活鸭,驱邪镇鬼。

王家爷爷颤着声音说:“奈何桥下忘川河,只有鸭子船才能驮运供品通行。鬼魂在阳间游玩了一天,带足供品,就会乖乖回归自己去处。不然,它们不肯离去,停留下来,不祸害人间吗?”

张兴见老人们个个激动,想了想,旧俗根深蒂固,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也罢,只要老人们开心就好。

七月十二日上午,莲花村到处是鸭子“嘎嘎”的惊叫声,人们开始捕捉鸭子宰杀,掀开鬼节迎祭活动的序幕。家家户户浸泡大米,准备榨粉过节。

七月十三日,陶晓伟起得特别早,看到父母亲在厨房忙碌,就帮着添加柴火。陶军红对他说:“快催姐姐起床,人家都舂米粉了,我们家还没搓粉团。”陶晓伟大声把两个姐姐喊醒。陶军红夫妇将锅里煮熟的米粉团捞起,放入水桶。一会儿,姐姐也来到厨房,姐弟三人扛着桶到杂物房舂打粉团,大姐用手在石臼中敏捷地翻动着粉团,陶晓伟和二姐脚踩椎踏一端,顶椎一上一下舂打米团,直至均匀柔软。然后再拿回厨房,陶军红以手用力反复搓捻,打成条形,好塞进榨槽压榨。

做好这一切,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孩子们盼望已久的榨粉了。

全村五十多户人家自由组成五六个小组,各小组的男丁在村边选一处有大树的陡坎,挖灶架锅,把树根加工成固定端,以榨机横架在锅头上做为支点,用一根粗大结实的横木,以杠杆的原理,一头插入树根固定端,榨槽放进粉团,顶木被粉团顶起,把横木另一端高高支起了。开榨了,大人孩子兴奋地跳将起来,一排人吊在横木上,摇摇摆摆,凭重力缓缓地把榨槽的米粉榨入锅头。锅里的水烧得正旺,一人在锅边用木条轻轻醒着米粉,以防粘成一团。约摸几分钟后,米粉熟透,再用竹篮将米粉捞出,放入旁边的清水洗一遍,取出晾干,大功告成。

孩子们的想象力最丰富,他们缠着父母,把粉团捏成公鸡、鸭子、兔子、小猪、小狗、牛犊……放入锅头跟榨粉一起煮熟,吃榨粉的时候,像过家家一样,杀鸡宰牛,造出一个个童话世界。

七月十四日,主题活动就是亲人团聚,走亲访友。各家出嫁的女人,邀上自己男人,打扮得光鲜精神,携带孩子,左手一只鸭,右手一串肉,挑着夫家特产,喜气洋洋回娘家。夏粮已入库,双抢农忙也结束了。庄稼人一年难得这一段空闲时间,又赶上夏收喜庆的好时候,一家人欢庆团圆,吃吃喝喝,热热闹闹,把一年的辛苦烦愁尽情释放,真正享受庄稼人自由质朴的田园生活。

二嫂把丈夫备好的活鸭猪肉和几袋龙眼绿豆等特产用竹篮装好,她本来想用回娘家摘菠萝来哄晓伟晓杰一起回去,但是陶晓伟整个上午不见人影,有人说他跟村里青年人到河边捕鱼疯玩,将近中午了,人还没回来,她只好挑着担子,带着晓杰和二姐上路。

大姐弄好了一桌饭菜,鸭肉自然少不了。她站在门前大声呼唤了一阵,陶晓伟才回到家。家里就剩三个人,面对满桌的节日饭菜,专心地吃起饭来。陶晓伟撕扯着一块鸭腿正吃得起劲,三叔带着几位叔伯说说笑笑地走进来。

“二哥,二嫂在娘家回来了吗?年年挑回菠萝分大家,今年我们主动来尝尝鲜了。”

“你们来得及时。”陶军红唤大女儿搬凳子,“坐坐,晓伟倒酒,我们大家喝几杯,猜几码。”

“我们在各自家喝一两杯酒了,三叔听二嫂说,今年干旱,菠萝挂果多,特甜。大家寻思着来吃菠萝。”

陶军红一听,乐了:“菠萝少不了,酒也少不了。”

一伙大人笑哈哈地碰杯喝起来,很快,划拳猜码声、争辩声、笑声一浪高过一浪……

陶晓伟吃得太饱,肚子撑难受,他见大人喝得热闹,丢下饭碗就溜走了。他跑到晒场旁的时候,一群玩伴已在场边堆土窑了。这群孩子永远不知道饱似的,刚放下碗,又从家里带来米小兔米小狗,垒窑来烤。他们用火把土窑烧得通红,将米兔米狗放进窑肚,把烧红的土窑打塌砸碎,煨烤至焦熟。

把土窑砸塌了,孩子们一窝蜂留下晒场玩耍,有的在稻秆堆里比跳高,有的在打滚,有的在晒场追逐,有的在撞拐子……夏收后的晒场,四周铺着一层厚厚的稻秸,成了孩子们自由的乐园。

吃完焦脆的米兔米狗,天色全黑了。陶晓伟回家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浓郁的菠萝香味。煤油灯下,很多大人围拢在桌边,红光满脸。也许猜码够了,他们三个两个凑在一处,低声聊着,时不时端杯细抿一口。桌上摆着打开的木菠萝,散发阵阵浓香。

陶晓伟忍不住,一连串吃了十多个菠萝蜜,实在撑不下了,才罢手。

二嫂在大门外点燃香烛,摆上娘家回篮的半边鸭和糖果供品,燃烧纸钱,供给所有路过的孤魂野鬼,让他们吃饱喝足,满载而归。

节日一直过到七月十八那天才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