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心理学:新心理与行为研究的兴起
- 雷雳
- 5114字
- 2020-06-24 23:26:22
第三节 网络自我表现的影响因素
置身于网络世界,每个人的自我表现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为了更为全面地了解其影响机制,通过对前人研究的系统总结,我们将从“个体”和“环境”两个角度来介绍网络自我表现的影响因素。
一、个体因素
(一)年龄
与年长者相比,网络自我表现对年轻人(儿童、青少年等)来说更为重要,因为这些年龄段的自我展示有助于自我发展(Subrahmanyam & Šmahel,2011)。一些研究提示,在网络虚拟平台上,年轻人比年长者有着更多的自我表露,并与他人有着更多的交流互动(Baams,Jonas,Utz,Bos,& van der Vuurst,2011;Nef,Ganea,Müri,& Mosimann,2013)。对此,研究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年长者的网络技能相对较低,他们作为“网络移民或难民”难以应对日新月异的网络世界,而年轻人有着更为娴熟的网络技巧,可以轻松自在地驰骋在虚拟环境中(Greenfield & Subrahmanyam,2003;Nef,Ganea,Müri,& Mosimann,2013)。
此外,有研究者发现,年轻人会花很多时间来装饰和展示自己,如更多地上传用户照片,而年龄大一些的网络用户则更偏爱朴素实用的网站(Subrahmanyam et al.,2009)。在另一项针对社交网站用户(13~16岁)的访谈中,研究者也发现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发展与社交网站的风格选择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些青少年放弃了“我的空间”转而使用“脸谱网”,因为他们认为脸谱网上的用户更为成熟老练,而且个人资料更为精简,色彩也没有那么华丽(Livingstone,2008)。可见,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们自我表现平台的选择也会发生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儿童和青少年等年轻人群体中,年龄更大的孩子会在网络上提供更多关于自己的信息,包括对自身个性、优势等内容的介绍(如16岁孩子的独白“因为我就是我,我喜欢我现在的样子”),而年龄较小的孩子(处于前青少年期)则只会简单地陈述自己所擅长做的事情(如9岁孩子的独白“我很擅长玩网络游戏”)(Subrahmanyam & Šmahel,2011)。
(二)性别
前人的研究显示,男女在自我表现策略上存在差异(Valkenburg,Schouten,& Peter,2005)。那么,这种性别因素是否会影响人们在网络世界里的自我表现呢?
在网络世界中,男性用户创建的化身往往比离线自我更为精瘦和强壮,而女性用户则会选择更多性感、有吸引力的化身来修饰自己(Cacioli & Mussap,2014;Manago et al.,2008;Šmahel & Subrahmanyam,2007)。有研究者在针对昵称的研究中也发现,女性会比男性更多地使用性感昵称(面孔和身体的替身)来进行自我展示,目的是为了吸引伙伴的兴趣和注意(Šmahel & Subrahmanyam,2007;Šmahel & Vesela,2006;Subrahmanyam,Greenfield,& Tynes,2004)。另外,还有研究者在脸谱网上对用户照片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男性的照片强调地位和承担的风险,女性的照片则强调家庭关系和情感表达(Tifferet & Vilnai-Yavetz,2014)。可见,这些网络自我表现结果符合现实世界里主流文化的描述,即人们比较推崇强壮有力的男性、温柔而有吸引力的女性。
除此之外,当人们在网络上拥有重新选择性别的机会时,男女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库尔森(Coulson)等人在针对“龙腾世纪”(Dragon Age)玩家及其化身的性别进行考察后发现,超过90%的女性依旧选择了女性化身,而有28%的男性也选择了女性化身(Coulson et al.,2012)。事实上,游戏中的女性角色往往有着与男性角色一样的能力,这种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强大力量给玩家带来了新奇性,因而受到了大多数女性的欢迎。相比之下,对于男性玩家来说,对于异性角色的尝试同样出于好奇心,他们可以在虚拟世界里获得离线世界中不曾拥有的角色体验,因而造成了部分男性玩家选择了女性化身。
再者,男女在自我表现平台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男性会更多地选择网络游戏来呈现自我,而女性则会更多地选择社交网站来进行自我表露(Barker,2009;Inal & Cagiltay,2007;Terlecki,Brown,Harner-Steciw,& Wiggins,2011)。
(三)动机
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易接近性、去抑制性等特点,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自我表现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根据自我决定理论的观点,自我知觉的核心是人们做某件事情的理由,此时个体的行为会受到一系列潜在欲望、目标和动机的驱动,网络使用的选择也概莫能外。虽然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的网络自我研究并不多,但是该理论框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在虚拟环境中的选择,如人们是怎样选择角色类型、角色等级并使用角色工具的(Ryan,Rigby,& Przybylski,2006)。
前人的一些研究显示,人们的能力、自主和关系需求可以通过网络上的自我表现来获得满足。例如,人们会在网络世界中下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进而夸大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认识(Ellison,Heino,& Gibbs,2006)。还有研究提示,人们总是倾向于创建那些具有吸引力、强大能力,可以与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正义化身(Ducheneaut,Yee,Nickell,& Moore,2006)。在对魔兽世界玩家的研究中,研究者考察了玩家的能力、特征以及他们创建的网络化身,结果发现玩家化身的能力和特征都比真实的自己要更为积极,尤其对低生活满意度的个体来说更是如此(Bessiere,Seay,& Kiesler,2007)。
另外,有研究者还从“自我认同”的角度出发考察了人们的网络使用动机,他们认为进行网络自我认同实验的最重要动机包括自我探索(看看别人会如何反应)、社交补偿(为了克服害羞)和社会促进(为帮助形成人际关系)(Valkenburg,Schouten,& Peter,2005)。
(四)人格
人格特质是影响个体网络自我表现的重要因素。在大五人格模型的基础上,网络心理学者对人格因素进行了考察(Bartle,2004;Correa,Hinsley,& Gil de ,2010;Dunn & Guadagno,2012;Michikyan,Subrahmanyam,& Dennis,2014;Moore & McElroy,2012;Yee,2006)。
在网络自我表现的强度上(涉及个人信息资料的表露程度),有研究者发现用户的外倾性、开放性水平与社交网络(如脸谱网)上自我表现的时间和交往对象的数量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水平则与之呈负相关(Correa,Hinsley,& Gil de ,2010;Skues,Williams,& Wise,2012)。同样的,有研究也发现高外倾性、低宜人性和高开放性的用户倾向于在脸谱网上花更多的时间,并且上传了更多的照片(Kuo & Tang,2014)。一项关于社交网站“StudiVZ”的研究还提示,外倾性的用户倾向于不加限制地展示自己(发布图片较为开放),其印象管理的自我效能感也与好友数量、资料详细水平以及个人照片风格密切相关(Krämer & Winter,2008)。相比之下,高神经质得分的个体更愿意在社交网络(脸谱网)中分享个人资料信息,并且更少可能使用私人信息(Amichai-Hamburger & Vinitzky,2010)。
在网络自我表现的深度上(涉及自我的真实性和隐藏性),有研究探讨了神经质、外倾性与三类自我(真实自我、虚假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关系。结果提示,在脸谱网上,低外倾性个体自称有着更多的网络自我探索行为,而高神经质个体则报告称会更大程度地呈现虚假自我和理想自我,他们有着更多的自我怀疑,会为了寻求安慰而策略性地进行自我表现(Michikyan et al.,2014)。此外,有研究者还考察了脸谱网用户大五人格、归属感和网络自我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高神经质水平不仅可以有效地正向预测归属感,而且与理想自我和隐藏自我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Seidman,2013)。
二、环境因素
(一)生活环境
在前人的网络心理学研究中,一些研究者以“生活环境”为视角考察了家人和同伴对个体网络自我表现的影响。
其中,有研究者调查了人际关系和网络使用对青少年自我认同感的联合影响,结果发现在网络上探索自我的过程中,青少年和母亲及朋友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形成清晰的自我概念。具体而言,网络自我认同表达和自我概念清晰度之间存在负相关,低友谊质量在两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Davis,2013)。另外一项研究同样探讨了网络使用(脸谱网)、父母及同伴关系对青少年自我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离线生活中的同伴维持关系是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站的主要目的,他们会在这里继续扩展日常关系,以此体验竞争、嫉妒、背叛和社会支持,并形成一个特定的自我形象。这种社交体验带来的问题也往往出现在青少年与父母的日常交流中(Moreau,Roustit,Chauchard,& Chabrol,2012)。
正如上面研究中所介绍的,维持同伴关系影响着青少年对社交网站的使用。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青少年通过社交网站(如我的空间、脸谱网)与日常离线生活相联系,他们网上个人信息的保持和呈现是为了与现有同伴或他们已经认识的某些人保持联系,而不是为了结识新同伴(Ellison,Steinfield,& Lampe,2007;Moreau et al.,2012)。有研究者进一步指出,青少年为了把“离线”和“在线”两个沟通渠道更好地整合进与同伴的日常互动中去,他们会在网络上使用“社会信息搜索”模式寻找与离线生活相联系的行为信息(Ellison et al.,2007)。因此,维持同伴关系的压力会让青少年在网络上呈现自我时表现出群体忠诚性和社会支持性,这就造成了网络平台成了一些少年犯群体进行交流互动的绝佳平台。在这些无监督的虚拟环境中,问题少年之间的社交时间和机会得到非结构化的延长,将会导致各种问题行为的出现(Lim,Chan,Vadrevu,& Basnyat,2013)。由此可见,网络使用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将会受到同伴类型的制约。
总之,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人们拥有了更多呈现自我的机会,尤其对作为“数字土著”的年轻人来说,网络已经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基于此,他们对网络的使用也会更多地受到生活环境中各种因素(父母、同伴等)的影响。
(二)文化环境
1.地域
地域不同所造成的文化差异会影响人们的网络自我表现。一项对比研究提示,捷克和美国青少年所呈现的博客内容有所差异。相比之下,捷克青少年更多地展示了一些亚文化符号,他们有着更高的亚文化认同感(Subrahmanyam et al.,2009)。有研究者在对比中国和英国用户的网络自我表现用词和交流风格时发现,中国参与者比英国参与者更容易赢得社会关怀和支持,而且他们也更容易获得社会团队认同感,更愿意与团队成员进行交流(Jiang,Bruijn,& Angeli,2009)。对此,研究者分析认为,东方文化中的自我认识是以相互依存为基础的,人们会通过自己与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系来认识自我。因此,为了维持与他人的和谐关系,东方人在沟通和表达自我时更强调间接、模糊和意会,也有着更多的自我批评。相对的,西方文化突出了自我认识的独立性,因而西方人会通过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来表现自己。为了实现对个人能力的认同和对自我目标的追求,他们在沟通和表达自我时会更为直接和明确无误(彭凯平等,2011;Jiang et al.,2009)。总之,地域文化会对人们的网络表达方式产生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个体会选择不同的沟通风格和方式(平凡,2014)。
2.种族
种族认同是自我认同概念中非常特殊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在青少年时期进行建构(Phinney,1996)。基于网络的普及和匿名性等特点,人们也开始将其种族和民族属性带到数字化的虚拟环境中,如聊天室、布告栏、社交网站以及视频网站等(Greenfield et al.,2006;Subramanian,2010;Tynes,2007;Tynes,Reynolds,& Greenfield,2004;Tynes,Giang,& Thompson,2008)。
前人的研究显示,对于少数族裔的年轻人来说,网络互动平台为其共同建构传统文化结构提供了一个机遇。以年轻的南亚裔美国穆斯林女性为例,她们觉得在物理世界中展示自己的种族特性会很别扭,而在脸谱网等社交网站上与一个南亚人或者非南亚人分享自己带有种族属性的照片(穿着传统的印度长袍)时却感觉十分安全。同时,她们还会在日志和个人状态中表达种族认同,如“穿上希贾布后应该怎样行动才算得体”“哪些宝莱坞电影是虔诚的穆斯林女性可以看的”等描述(Subrahmanyam,2010)。根据萨布拉马妮安的观点,虽然这些网络表达并不能完全反映当前的种族现状,但是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这些少数族裔年轻人的文化和种族认同感。
相比于少数族裔,那些非少数族裔的个体也可以学习并接受与种族有关的知识和认同感。一项关于美国青少年的研究显示,这些青少年会在关于种族问题的网络讨论中获得了大量信息,包括文化习俗和信仰体系。同时,种族角色采择的方式也有助于他们了解少数族裔的生活,并认识到种族压迫影响有色人种生活的方式。其中,研究参与者在网络表达和沟通中采用的种族角色主要包括以下6种:讨论者(46%)、目击者(41%)、受害者(41%)、朋友(28%)、同情者(18%)和拥护者(15%)。讨论者会积极参与种族话题;目击者自称亲身接触过某种种族文化现象;受害者声称他们有着种族歧视等负面经历;朋友会报告自己与不同种族群体的良好关系;同情者会站在少数族裔的角度看待与种族有关的现象;拥护者会尽力说服参与争论的个体(Tynes,2007)。
此外,对少数族裔的种族歧视也会蔓延到虚拟世界。在荷兰的一项网络调查研究中,被试(荷兰裔白人)需要在虚拟环境中与不同的网络化身对象进行交流,其中一部分交流对象的网络化身为白色皮肤,而另一部分则为摩洛哥人(荷兰少数族群)肤色。研究者分别在外显和内隐层面考察了被试对不同网络化身的态度,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在外显层面并不存在态度差异,而在内隐层面却有着显著的态度差异,即对少数族群的歧视(Dotsch & Wigboldus,2008)。为此,有研究者还通过考察“有无监控”的网络聊天室来了解网络中的种族歧视现象。结果发现,人们在有监控的聊天室里有19%的机会接触到针对一个种族群体的负面评论,而在无监控的聊天室里这一比例则为59%。也就是说,无监控的网络环境中有更多的种族诽谤和诋毁,这表明缺乏社会控制的虚拟世界可能会滋生更多的种族歧视(Tynes,Reynolds,& Greenfield,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