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河西走廊与塔里木盆地

讲到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不能不提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在天山山脉之南,昆仑山脉之北,中央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沙漠的东缘有一个名为罗布泊的小咸水湖,楼兰就在罗布泊的北侧。罗布泊现在已经干涸了。塔里木盆地的边缘有许多历史上的重要城市。

历史上所谓的西域是一个十分辽阔的地区,其重要的地理单元包括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费尔干纳盆地等等,重要的山脉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帕米尔高原等,重要的河流有塔里木河、伊犁河、楚河、额尔齐斯河、锡尔河、阿姆河,大湖泊有巴尔喀什湖、伊塞克湖。汉代西域主要在今日新疆。大概而言,新疆的地形是所谓的“三山夹两盆”。“三山”自北而南分别是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夹着准噶尔盆地,天山和昆仑山之间则是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以沙漠为主,准噶尔盆地则有大片草原,也有一些沙漠。塔里木盆地的河流水量很小,而且时常下渗成为地下河,所以表面部分水域时有时无。其中最有名的是流经和田附近的和田河,还有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它们一起汇合成为塔里木河。和田河之所以最有名,是因为闻名数千年的和田玉就是从那里面冲出来的,直到最近还有人在干涸的河床里捡拾玉石。另一条重要的河流是伊犁河,它起源于天山,流经伊犁,最终注入今天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在喀什西边不远,汉时称为大宛,张骞时代的大宛马就来自这里,今天分别属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地图4-1 “三山夹两盆”示意图

今天中国西陲的帕米尔高原,古时称为葱岭,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接点。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交往都需要翻越帕米尔高原。马可·波罗曾经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他到帕米尔高原后,当地居民非常友好,不仅提供住宿、饮食,还让自己的妻子陪他过夜。这听起来很荒唐,但有一些学者解释说,由于当地居民与外界几乎隔绝,可供交换基因的范围极其有限,不利于后代的延续。因为他们能接触到的人几乎只有行商,所以如果有外人经过,就要借他的基因。

帕米尔高原和西南的喜马拉雅山把中国通向西方的道路阻断了很长时间,所以语言文字、造纸技术等许多文化、工艺的交流要经过很多世纪才能实现。中国的很多制度、风俗与西方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就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缺乏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假如中西之间像地中海那样,是一片风平浪静利于通航的海洋,那么只要几艘船就可以沟通中西,思想、行为、生活方式的交流也就会更加方便了。

下面介绍塔里木盆地的早期居民。塔里木盆地最早的居民是吐火罗人(Tokharian),这个名词是近世欧洲学者根据古希腊对中亚地区的称呼而创造的。吐火罗人在大约4000年前越过阿尔泰山,到达天山之北,其中一部人继而南下塔里木盆地,成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最早的居民。前面已经讲过,他们的祖先和赫梯人、凯尔特人大约同时离开原始印欧人的故乡,所以吐火罗人说的印欧语跟拉丁语甚至是爱尔兰的凯尔特语相似,而与同样在亚洲的伊朗人、印度人说的印欧语反而差异更大些。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吐火罗人从阿尔泰山向东再向南迁徙,到达今天的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定居。可以明确的一点是,月氏人是吐火罗人中的一支,楼兰人、尼雅人和库车(龟兹)人也是。

据考古学者判断,小麦是吐火罗人带到东亚的。与另一种重要粮食作物稻米的种植历史相对照,稻米是在距今8000年的东亚出现的。浙江河姆渡文化的遗址发现了7000年前的稻米。湄公河地区大约7000年前也种植了稻米。两地是各自开始种植稻米,还是一地学习另一地,目前还没有结论。人类用野稻种子人工种植稻米颇为自然,因为稻米脱粒后直接煮熟即可食用。不同地方独立开始种稻米并非不可能。但麦粒不能直接食用,必须磨碎成面,加水揉成面团,加热、煮熟后才能食用,而且面团要经过发酵才更容易消化。因此不同地方独立开始种植小麦的可能性不大。现在一般认为小麦源自美索不达米亚,然后逐渐传播到欧亚大陆各地。而小麦得以传播到东亚(中国、日本、韩国),吐火罗人功不可没。

轮子也可能有类似的传播史。在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就已经有了轮子。英文有句成语是“Don't try to reinvent the wheel”,意思是美索不达米亚的人6000年前就已经发明轮子,你就不用再白费力气想去重新发明它了!轮子也可能是吐火罗人带到东亚来的,但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过,操印欧语的雅利安人3500年前入侵印度的时候,是驾着牛车去的。所以,中国的牛车也不像是独立发明的。至少,马匹和马拉双轮战车是从西方传到中国的。

前面已经讲过,在亚欧大陆北面的森林地带和沙漠绿洲的道路之间,有一条纵贯东西的草原带,这是游牧民族东西往来最方便的通道。因为寒冷,这里人口密度比较低,但还是有不少人生活在这里。其中有一支叫作斯基泰人,他们源于黑海以北的草原上,属于印欧人的一支。希腊人和波斯人的史书里都提到他们,分别称之为Scythian和Saka,中国的古书则称他们为塞种人。与吐火罗人不同,他们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中的伊朗语支。一部分斯基泰人也曾迁徙到今天中国的新疆,并建立了疏勒王国和于阗王国,所以汉代中国人就知道他们。

于阗(今和田)距昆仑山不远,居民主要是斯基泰人的后裔,但是羌人和藏人有时也会翻越昆仑山来到新疆,控制于阗和南疆部分地区。正是由于各民族不断融合才出现了今天的南疆人和北疆人。于阗政权和汉政权的关系素来非常紧密,这里也是佛教传入的重要中介。在这里发现了很多双语或汉语写成的文书,再次彰显西域作为文明枢纽的地位。

还有疏勒(今喀什)。它位于在塔里木盆地的西缘,地理位置也很重要,汉曾在疏勒驻军,以确保它的忠诚。这里有时候也受到匈奴的威胁,但从未被匈奴征服过。总体来说,汉代以后的疏勒在文化上受到波斯、印度和中国的三重影响。

汉帝国在东起楼兰,西至费尔干纳盆地的西域地区建立统治地位后,要求各国派质子到长安学习。匈奴的势力基本被逐出西域后,汉和西域各国之间长时间保持着稳定的附庸和贸易关系。虽然后者时有反叛,尤其是在中原发生动乱的时期,但西域大多数绿洲国家都处于汉的统治下。到了东汉,班超父子经营西域的情况,前面已经讲了不少。这里只需要补充一句:正是在班超时代,佛教从塔里木盆地传入中原。

关于古代西域的历史,还要重点介绍一个地点和一个人物。

要重点介绍的地点是楼兰。它是塔里木盆地边缘一系列小国家中最东面的一个,从中原来的旅人必须在这里歇息一下,才可能继续前进。正因为地处重要的战略位置,它成为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也是不同文化交汇的地方。因为气候的变化,楼兰附近的河流逐渐干涸,公元1000年之后便湮没于风沙之中,但它始终以一种浪漫的形象存留在诗人的笔下。

要重点介绍的人物则是发现了楼兰遗址的考古学家斯坦因(A.Stein)。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是世界上第一强国,因此有很多外国人为它服务,犹太裔的匈牙利人斯坦因就是其中一位。斯坦因对考古感兴趣,但没有受过正式训练,只在印度参加过考古工作。他进入新疆之后,出钱雇了当地的一个维吾尔族男子做向导,而这位老乡不知道他的意图,因此也无从防备。斯坦因在楼兰遗址发现了很多文书,并将之送回英国,这批文献于是成了大英博物馆极为宝贵的收藏。吐火罗文之所以被破解也是因为斯坦因给欧洲学者提供了“便利”。

斯坦因的探险还远不仅如此。他后来又到了敦煌,碰到发现藏经洞的道士王圆箓;后者需要钱来维护当地佛窟的遗迹,就收了斯坦因一些钱,领他进了藏经洞,不想斯坦因竟然又拿走了不可计数的珍贵文物。这是斯坦因发现的第二宗重要的收藏。

假如只有这两次的话,我们还不能说斯坦因的运气特别好。后来他又去了离今天嘉峪关不太远的长城,因为他听说那里有个旧烽燧,是汉长城的一部分。别人也去过,但没有听说发现了什么。可他去了之后,竟然找到八封古旧的书信,虽然已经破烂不堪,但仍被他编号送回英国。这是些什么信呢?中国自汉代起已经有了驿站制度。公元312年,一个邮差因故不能前进,就把邮袋落在此地。从那时起到斯坦因1907年发现它们,这八封信一直躺在那个邮袋里。最可贵的是,这八封信是用粟特文写的,经过几国学者长期努力把它们破解后,人们才知道粟特人在古代丝绸之路上进行贸易的大致情形。斯坦因本来是学医的,因为上述事迹而成为20世纪最著名的考古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