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钩岁月,环翊天地:北京大学地理学科建立65周年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建院10周年纪念文集
- 本书编委会
- 2452字
- 2020-07-09 17:38:07
我的三十年
毛赞猷[3]
1953年8月我们从中山大学毕业,那年到北大的一共有五位同学,范信平、邓国锦、李寿深和黄懋枢是来做研究生的,我是被派遣当助教的。
到校后我成为林超教授的助教,他上课前给我两三张印刷图,我绘在黑板上做教具。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关伯仁安排做测量课的助教,但是他在北师大学过多门区域地理的课。不久,领导觉得让关伯仁和我对调一下角色可能好一些。从此,我走上测绘之路。
基础课教研室
系里的其他教研室都承担专业培养任务,测量学和地图学是各专业的基础课,这个教研室只存在到“文革”前,它是由刘迪生、张家骥、范心圻、颜琼雪和我等教师组成,并配有绘图室、摄影暗室。当年我们的教学计划学习苏联,苏联的地质、地理各专业必修测量学,而五六十年代全系新生100多人,每年都有4~6周做暑期测量学野外实习,50年代末要结合生产任务,有时一个夏天要用两个月跑野外,几个教师的任务还是很繁重的。
测绘教研室成员
我们曾经选择的测量实习地点由近及远,开始选点在红山口、龙背村,这些地方要征做军事、建筑用地了,我们向西选择寨口、灰峪,后来又再向西到了门头沟的火村、斋堂。在红山口、龙背村那三四年很有意思,也许当年的同学都记得:中午学校派大师傅蹬着三轮平板给我们送饭,他们摇着铃让我们歇工,比在学校里吃得还要好!
除了为本系课程带实习外,我还主讲几年考古测量,跟着裴文中老师进行新石器田野考古,跟着苏秉琦老师进行洛阳王城考古测量。摄影大师吴印咸来我系讲课以后,我也曾讲授过摄影课,但主要还是配合地理各专业进行河东沙区、毛乌素沙区的航空像片分析工作。
按照莫斯科大学的模式,他们有地图学专业,但北大师资力量不够,地图学专业在南京大学成立了,刘迪生老师转到南大主讲航空像片判读,我承担了地理专业地图学的教课任务。教育改革的发展,测量教学逐渐退出地质和地理专业的教学计划。
确立研究方向
学校里独立的科研经费不多,地理系各专业的科学研究多半仰求于科学院或各部委,也就这样才有费用支持带领学生进行暑期野外实习,完成研究任务。自然地理专业的主要“盟主”便是科学院的治沙队。从1960年开始,我固定参加自然地理专业的课题,参与沙区课题中的制图工作。从1961到1964年,我跟随李孝芳老师、陈昌笃、陈传康、林雅贞、刘继韩和卢培元等毛乌素沙地课题的师生,转战伊克昭盟的黄桃劳盖、鄂托克、乌审和东胜,陕北的定边、靖边、横山、榆林和神木等地,参与毛乌素沙区综合自然地理的外业与室内航空像片判读与制图。
与苏联关系冷淡以后,我国提出自己培养研究生,具体计划是由科学院、清华、北大三家互选研究生培养。系里通知我,已选聘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陈述彭副研究员做我的导师。早年,侯仁之老师对我说,许多地图作品都有“匠气”,意即刻板的绘图程式表达不了设计地图的艺术性。陈述彭老师更进一步指出,坊间的地图缘于地形图的母本,地图不外乎像区域地理那样是地理要素的罗列,研究地图应该从野外描述(实测)单一或多种地理要素做起,从野外景象中进行制图的研究。他吸收我参加他主导的以航空像片为载体的海南岛综合调查。
此后,参加青藏公路勘探,与崔之久等地貌专业师生进行三年的冻土区选线调查与制图。深入福州军区图库领取赣州航空照片,为经济地理专业谢凝高、董黎明等开展城市规划制作影像地图;与冯长春在六安图库领取嘉兴航空照片制作城市规划影像地图。
为遥感应用服务
1972年,美国宇航局发射了探测地球环境的资源卫星(原称ERTS,后称LANDSAT),它向世人传递了一个“遥感”的信息,所谓遥感就是用装载在飞机或人造卫星等运载工具上的传感器,收集由地面目标物反射或发射来的电磁波,再利用这些数据获得关于目标物和现象的信息的技术。它的基础知识来源于现代物理学,它的数据处理求助于现代数学、信息科学,它的应用遍及植物分光特性、水污染多光谱分析、热影像温度测定,地质、农业、森林、城市、海洋调查,土地利用判释和环境变化分析,微波应用等。“文革”后释放的科学探索热情使得我国一些学者如陈述彭、承继成等率先进入遥感应用的领地,国家科委的高技术局(三局,局长为叶选平)领先成立了遥感处,规划我国的遥感应用事业。
地貌专业的教师潘德扬、承继成、马蔼乃,构造地质专业的朱亮璞、石世民,测绘方面的范心圻和我,在70年代末相继投入为地质等部门开设的遥感培训班。1978年秋,我国拟在腾冲地区进行多光谱航空遥感试验,北大被选作前期140名学员的培训基地,北大数学系、物理系、地理系多位教师应聘讲授遥感相关学科的原理。数十位来自各地的高校教师、产业部门专家挤住在北大宿舍的上下铺,挥汗如雨,仍孜孜不倦地求学,成为腾冲试验的骨干力量。
陈述彭在曼谷大王宫前
1980年年初,第一次亚洲遥感会议在曼谷召开,中国代表共7人参加,会议商定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第二次会议。1981年年初我国科委成立国家遥感中心,下辖的三个部门中的技术培训部设在北大,地理系派出陈凯为培训部主任,承继成和我为副主任,培训部是地理系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培养从物理、数学、地质、地理、测绘等专业大学毕业的地图学与遥感专业硕士研究生,攻读遥感课目。培训部的硬件设备部分得到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的资助,科研经费得到基金委的支持。
1983年,教育部批准北大成立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沈克琦副校长兼任所长。教师的编制也做了一些切割,原测绘教研室的张家骥转入经济地理专业,范心圻、颜琼雪和我调入遥感所。从1953年我到北大地质地理系工作至1983年进入遥感所,在地质地理系(后称地理系)我度过了从青年到中年的30个春秋。
地理系和遥感所,是“打断骨头连着筋”,1997年城市与环境系主任杨开忠还兼任了遥感所的所长,只在学校重新划分了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建制之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才正式划归前者。其实,顶着空间科学的头衔不太实事求是,城市与环境的许多课题都要借助于遥感图像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995年我退休了,这二十多年来我能坐下来补课,做一些教材的编写或一些研究课题,城市与环境学院的机房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觉得,城市与环境学院应该加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