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山观海:146位管理学研究者的求索心路
- 周南
- 1617字
- 2020-07-09 18:10:56
1-23 我读博成长的四个阶段
闫泽斌
人最大的困惑莫过于不知道路在何方。这篇随笔把自己攻读博士的学习经历分享给更年轻的博士生们,期望能帮助他们拨开弥漫在读博求学过程中的迷雾。
我为期四年的博士学习总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学习方法、熟悉理论、撰写论文和独立选题。
第一个阶段,学习如何处理数据。刚入学,导师杨治教授就给了我一个世界银行关于中国投资与创新环境的二手数据,让我处理。我首先要整理数据结构,然后构造变量,最后选择回归方法。我花了很大的精力才搞懂计量经济学原理并掌握统计软件代码命令。除了在自己所在的学院上方法课之外,我还经常到经济学院“蹭”计量经济学的课,讲座中经常围绕研究方法提问题,杨老师也不厌其烦地让我把写好的代码发给他检查。在这一阶段,我基本上掌握了研究中常用的计量方法,积累了处理二手数据的经验。
第二个阶段,学习如何厘清理论的发展脉络。当时学习的是组织间关系管理的理论。这一部分的理论很“乱”,很多概念都比较接近。杨老师说,不同的概念来源于不同的流派,对应着不同的理论。于是,我花了很多时间,才把不同流派的来龙去脉理清楚。理论熟悉后,下面的困难就是如何找文献来支撑你的假设推理。这个时候,我还需要梳理相关文献,于是我把文献及其结论整理成表格,进而掌握自己研究主题下的文献是怎么对话的。在这一阶段,我基本上熟悉了常用的几个理论,逐渐形成了自己阅读文献的方法,培养了写作时引用文献的习惯。
第三个阶段,学习如何撰写论文。同样的研究结论,不同的写法,最终发表的期刊的水平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这一阶段,我将重点放在模仿顶级期刊文章的写作方法上。我把写得好的文章,拿过来反复阅读,后来发现仅靠阅读还无法理解作者写作的妙处,于是我开始抄写文章,边抄写边体会。另外,我也会在各种学术讲座上,提一些关于写作方法的问题。比如,引言会涉及理论贡献,讨论部分也会涉及理论贡献,那么这两个理论贡献的写法有什么不同呢?我比较喜欢提问题。按照周南老师的说法,我是个“不怕死的”。我觉得讲座中的提问环节,是解决心中困惑最好的机会,演讲者针对你的提问给出的建议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第四个阶段,学习如何找到有价值的选题。先前的研究都是导师的想法,自己怎样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想法呢?我最大的收获仍源于在讲座中的提问。我会参加各种讲座,战略的、人力资源的、消费者行为的……而且都会围绕如何选题去提问题。比如,有一段时间,由于对如何将有趣的现象转化为有趣的研究问题比较困惑,我在每个讲座上都会问这个问题,而且是刨根问底地问,直到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答案才停止。有时候困惑就像一张窗户纸,无论自己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反而他人的一两句话,这张窗户纸就被捅破了,瞬间豁然开朗。
博士学习的每个阶段都面临不同的困难和瓶颈,用杨老师的话说就是,哪个博士生毕业时不“掉几层皮”。只要在成长,就会遇到困难和瓶颈,克服困难的过程,也就是成长的过程。前一段时间,与杨老师聊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刚读博的时候,杨老师把要研究的问题、所用到的理论和方法都告诉我,我只是去执行,自己也没什么想法;慢慢地,我开始与杨老师讨论一些计量方法的问题,结果都一样:杨老师是对的;再后来,我会向杨老师问一些诸如相近构念的区别之类的问题,“争论”一些假设逻辑,我发现,杨老师有时不再给我答案了,而是让我把相关的文献梳理一下,然后再讨论。进入四年级后,我发现,我和杨老师讨论的场面越来越激烈,有时简直就像“吵架”,他很难轻松地说服我,而且有时他会“不情愿”地接受我的观点。这些也许就是我博士阶段有所成长的印迹吧。
2016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