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会计实务与案例(第二版)
- 刘相礼 王苹香 朱延琳
- 3664字
- 2024-11-02 23:00:39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对象和职能
一、成本会计的对象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成本会计按照其核算的行业的不同,可以分为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采掘业成本核算、建筑业成本核算、交通运输业成本核算、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等。各行业的成本会计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分别核算不同的经济内容,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要详细、具体地了解成本会计的对象,必须结合企业所处行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财务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加以说明。
制造企业的基本目标有两个:一是生产并销售社会所需要的产品;二是实现利润。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必须进行的基本经济活动包括材料物资的供应活动、产品的生产活动以及产品的销售活动。这三种活动具有各自不同的经济内容,需要进行不同经济内容的成本核算,即物资采购成本的核算、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以及产品销售成本的核算。
物资采购成本的核算,是指企业计算归集从外部购进材料物资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以确定所购材料物资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材料物资的采购成本由买价、采购费用和有关税金几个部分构成。其中,采购费用包括运输费、包装费、途中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
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是指企业对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耗费进行归集和分配,以确定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是制造企业成本会计的核心内容,其计算程序和计算方法比较复杂,是本书将要重点介绍的内容。
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发生各种各样的耗费,包括物化劳动耗费和活劳动耗费,它们可以分为生产耗费和非生产耗费。
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主要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及动力;生产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直接生产人员及生产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生产部门发生的其他耗费。所有的这些耗费,构成了企业的全部生产费用;为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就构成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上述各种生产费用的发生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是制造企业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
企业要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以满足社会对产品的需要并实现产品的价值。随着产品的销售,企业生产的产品成本全部或者部分转化为销售成本。此外,产品销售过程中还需要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包括: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途中保险费、产品展销费、广告费、销售人员差旅费;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经费、职工薪酬等。所有这些费用构成了企业的销售费用。产品销售成本的核算和销售费用的发生和归集也是制造企业成本会计的内容。
企业的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如企业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差旅费及会议费、董事会会费、工会经费、业务招待费、审计费、律师费、无形资产摊销、坏账损失,以及绿化费、排污费等。这些费用可以统称为管理费用。各项管理费用的发生和归集,也是制造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此外,企业采取举债方式筹集资金所发生的利息支出、金融机构手续费、债券印刷费、债券溢(折)价的摊销等,统称为财务费用。财务费用的发生及归集,也属于成本会计的内容。
企业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是组织和管理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所不可或缺的费用,但它们与产品的生产没有直接的联系,属于非生产费用。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各期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统称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制造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为:制造企业在采购、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物资采购成本、产品生产和销售成本以及期间费用。
商品流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企业等其他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虽然各有其特点,但从总体上看,它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各种费用,同样分为计入生产经营业务成本(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费用和期间费用两大部分,故其成本会计的内容仍然是各该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
二、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本身所固有的功能,成本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具有核算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但随着生产过程的日趋复杂,生产及经营管理对成本会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成本会计的职能也在不断扩展,其主要职能包括成本预测与决策、成本计划与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与考核等几个方面。
成本预测是根据与成本有关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数据、历史与计划数据、本企业及同行业的数据以及将要采取的各项措施,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动趋势进行科学估计的过程。通过成本预测,使成本管理工作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提高成本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成本预测的基本内容包括:预测计划期的目标成本;预测计划期中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预测计划期产品成本水平及其变动趋势;预测各项工作的技术经济效果。
成本决策是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按照既定或者要求的目标,运用专门的方法,在若干生产经营方案中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确定目标成本的过程。进行成本决策,确定目标成本,既是制订成本计划的前提,又是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成本计划是根据成本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成本,具体规定在计划期内为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所需要的成本费用,确定各个成本对象的成本水平,以及所应采取的各项措施。成本计划是降低成本、费用的具体目标,也是进行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的依据。企业的成本计划主要包括:生产费用计划(预算);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
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根据成本计划或者按照规定的标准调节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以便将企业的各项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成本控制贯穿于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中。在实际工作中,只有随时按标准监督、控制产品的研发成本、原材料采购成本、材料的领发使用数量、人工成本的耗费、动力的耗费、固定资产的折旧及修理费等才可能实现企业的目标成本。成本控制的程序是:确定成本目标或者标准;将实际耗费与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并查找发生差异的原因;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成本核算是将一定时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按照一定的对象予以分配和归集,并采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计算出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成本核算既是对产品实际生产耗费进行反映的过程,又是对生产费用实际支出进行控制的过程。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成本核算对象;进行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核算;计算产品成本及编制成本报表。成本核算和管理的主要任务是:(1)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费用的支出,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检查、分析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2)促使企业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及有关财务会计制度,正确划分生产费用和非生产费用的界限;(3)挖掘企业降低成本的潜力,加强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4)反映企业生产动态,加强生产资金管理,保护产品及在产品的安全与完整。
成本分析,是指根据成本核算所提供的成本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运用一系列的方法,揭示影响产品成本水平变动的各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变化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程度,进而挖掘降低成本潜力的活动。通过成本分析,企业可以全面了解成本变动情况,研究影响成本变动的各种因素及其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以达到改善经营管理、节约劳动耗费、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成本分析一般在事后进行,其主要内容包括:(1)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2)产品成本变动情况的分析;(3)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5)产品单位成本的分析;(6)产品单位成本厂际分析等。企业的成本分析,可以根据其生产组织特点和管理的需要,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进行。
成本考核,是指企业将目标成本进行分解、落实,分别下达给各内部责任单位,明确它们对目标成本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并对成本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定期的评定和考核的活动。成本考核应当与实行部门或者岗位经济责任制相结合,以充分调动企业各部门及职工参与制订成本计划、执行成本计划的积极性。
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在这一有机整体中,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最基本职能和中心环节。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成本计划往往以过去的成本核算资料为基础,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又是成本分析的对象和进行成本控制的依据。
企业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编制、执行企业产品成本预算,对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考核,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加强对产品生产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加强产品成本核算与管理各项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