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理智中
  • 尹超
  • 5720字
  • 2020-07-09 19:32:48

第四节 用心教青的美丽[9]

教育重在养成

斯坦福大学专门就“对孩子的夸奖和奖励”进行了研究,看看夸奖与奖励这种方式对孩子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其中有一段令我印象特别深,跟老师们、家长们分享。原来咱们老说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但是怎么夸?夸什么?这也是我们做基础教育的工作者要研究的。

他们对400个差不多相当于我们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研究。其中有个拼图实验,让这400个孩子同时拼,然后随时夸,并且夸的不一样。对有的孩子说:“你拼得真快,你可真聪明啊!”同时可能夸另外的孩子:“你在拼图的时候好专注啊!我很欣赏你,你真棒!”也有的孩子可能就夸:“你真努力啊!”

这一系列的实验中,有一个项目是考查孩子们解决困难的能力。当给孩子们一些超出他们能力外的难题时,被夸“好聪明”的孩子在他不会做题时的反应是焦虑,抓耳挠腮,着急得不得了;而被夸“专注”和“努力”的孩子则持久性强。

所以我跟老师们开会聊天,就说我们应该研究夸什么,怎么夸,是夸结果、过程,还是目标?

我夸孩子的时候,我先夸他的是表层的,比如说,哎呀,小帅哥,真酷啊!好可爱啊!这个我是为了跟他套磁,说白了就是拉近关系,孩子觉得,哎,你爱我,你夸我漂亮,但是我真正关注的不是这个,是他的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所以对小学我老说应该叫养成教育,是吧?我也跟老师们讲,一年级重中之重是“养成”。你期待他能做到的那些优秀的品质、良好的习惯,咱们应该在小学阶段把它培养好,积淀好,等孩子们上了中学,基本上不用管。那个时候你也管不了,他不听你的,他听老师,听同伴的!

我知道在座都是非常优秀的家长,这是北大附小的骄傲!我说的是真心话,不是说都是有钱人,但是都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都是在各个领域有成就的人。在座的有我的老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汉生老师,还有金李老师,我知道,这两位老师的孩子今年上学,我真的特别敬佩他们,他们才三十多岁、四十多岁,我在全校也讲过,我说我们的家长资源多么优秀!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在教育口学不到的东西,让我打开了宽阔的视野。所以我是非常重视学校团队师资的培养,为什么我都将近五十的人,我跟老师们说我还在读书,我还在进修,对我来说学历不重要,待遇也不重要,现在在全校我的职称、我的工资都最高,但我不是奔这个,我是希望北大附小我们这支教师团队,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心胸,能够让孩子们有更开阔的视野和雄心!

所以我们不是机械地为了做教育而做教育,可能这也是北大附小受到社会认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所以教育是什么?也不是只看成绩,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孩子,好的教育是应该因才、因人、因个性、因特点施教,所以为什么北大附小的老师,你们接触了会知道,我们不仅仅北师大什么什么师范类的毕业生,我们有北京大学的数学系、中文系的毕业生,人民大学的经济学硕士,政法大学的法学硕士,还有我们教艺术的都不是学教育学、心理学从师范出身的,但是有很多我们都留下了,而且他们做得非常出色,因为他没被束缚,能够人尽其才,为孩子们提供学识所需。

为什么我去光华读书,我是学师范类的,我经常说学师范类的人视野比较窄,因为从上学,老师就教他几步法。其实社会不是这样,它是多元的、多彩的、开放的,真的是这样子的。所以我们北大附小想的是要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多元的、多彩的、开放的,以课程为载体的,以活动为拓展和补充的这么一个育人的体系。

我是想让家长们能够跟我们同步起来,那么说到个性,我拜托各位家长不要拿自己孩子跟别的孩子比,千万不要当着孩子:“你看人家谁谁谁……”

我们学校的老师遇到教育自己孩子的困惑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说,首先,你们俩给人家遗传了什么?第二你们俩给人家创造了什么环境?第三你们俩付出了什么?你不要求全责备孩子,我说的是真心话。

从孩子一出生就已经独具特色了,对吗?甚至说在精子卵子结合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决定了他先天的一些生理特点。这个观点在教育家办学思想研讨会上,被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刘彭芝校长评价说:“你可真敢说话呀……”

这也许是“谬论”,但是我真的就这么认为的。咱们都是过来人,我都快五十岁了,还在成长。大家回过头来想一想,每个人的成长点、每个人的起跳点一样吗?成长过程中的成长点、爆发点、飞跃点都不一样。还有龙凤胎的家长,原来也有老说“我这儿子差,女孩儿优秀”的,家长们可别那么想,男孩子生理发育晚。

所以为什么我们极不赞成提前上学,我说的真话,因为上学太早了,现在七岁就上学,有的家长说那我小时候五岁,您那时候学的什么?现在学的什么啊?现在什么竞争?我是觉得你得珍爱孩子,让他很轻松、很快乐、很自如,让他一开始先感觉到学习是很轻松、很愉悦、很快乐的一件事。否则孩子挺吃亏的,如果他饱尝了摧残,之后他就是跑步也跟不上!

您说何苦来的呢?咱又不指着他早一年养家糊口!现在和过去完全都不一样了,所以我们的观念要变,我跟老师也说,不要短视行为,每个孩子的起跳点、成长点都不一样。

但是我们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什么?孩子的自信,他的自尊,他的被欣赏,他要知道只要我努力,只要我付出,我此时不行,我彼时一定行,我一定行!

我在光华毕业典礼的时候特意请儿子和我爱人一起去。我让他感受到妈妈的这种努力,让他感受一下北大的这种氛围,看看这些成功人士都在读书,绝对不是都在玩呢;让他也感觉到妈妈这么大岁数了还在读书,之前他在心里也许说妈妈都当校长了还读什么书是吧?

我儿子是不怎么爱读书,而且不听我话,我经常跟我老师说,我也希望他考北大,可是他考不上啊。现在工作了跟我说,要“雪耻”,他大学上的不理想嘛。参加完我的毕业典礼之后,我儿子跟我说:“非北大不读,今年非读北大不可。”你们说这孩子,他成长点太晚了,24岁了。可是我很欣慰!我还告诉他:“我说你长大了,妈妈真的为你骄傲!”

因为原来我会逼着他学,说他没出息什么的,有一天我们俩聊天,他跟我说:“妈妈你知道我最恨你什么吗?”我说:“你最恨我什么?”“最恨你拿我跟别的孩子比,那我能拿我爸爸和别的爸爸比吗?人家好多爸爸比我爸爸成功得多,我能拿别人的妈妈跟您比吗?”我说:“对对对,你这样说是有道理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曾经问一个6岁的孩子,说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更早以前类似的问题我也问过,男孩一般说喜欢年轻的、漂亮的、长发飘飘的老师。这个孩子的回答让我很震惊,他说让我思考一下,小大人似的,思考半天。他说:第一,我喜欢有耐心的。第二,有话好说的。第三,过去的事就翻篇吧。多可爱啊,这就是孩子对老师的期待,我估计大人们所表现出来的“没耐心”“有话不会好好说”“过去的事没完没了地追究”,可能让孩子们感受很深?

其实孩子什么都懂,所以我说世界上不能欺骗的有两种,一种就是孩子,一种就是小动物。小动物,你一个眼神它就知道你爱不爱它,和孩子很像。

有一个现象跟大家分享。我到一年级去听课,有个小姑娘就趴在那儿,这一节课她老盯着我看。然后我下了课就问她,我说你为什么老看我呀?那个小女孩回答说:“嗯,因为你漂亮!”哎呀!我好开心啊。

高年级的孩子们,他也不当着很多同学或老师的面夸你。你走到他们班上,他跑出来,以为他要干吗,蹲下,那男孩就趴在我耳朵边说:“我觉得你越来越漂亮。”家长同志们你想我怎么可能呢?越来越老,但是我心里很清楚,那是跟孩子亲近!

而且只要孩子们见到我,比如做坏事,或者捣乱,马上就坐好,我说他们什么他们也不生气,包括老师们,我跟老师们谈什么,老师们不会恨我,我觉得是因为他知道我珍爱他们,我批评也是抱着爱的目的。

北大附小“新三字经”对孩子的要求,也是对我们老师的要求,我们不要有傲气,但是我们要有傲骨,我们要有自尊,我管你是谁,只要对孩子是真爱,就不能屈尊于那些“特殊”。爱但是绝不溺爱,要真的爱孩子就不能给他特殊的,让他很容易地就得到一些东西,是害他。

我一直在北大附小说,我说真正的爱是有原则的爱,是真诚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爱,我也跟老师说,我说如果没有爱,真的就没有教育。不光没有教育,你们在座的想一想,我老说如果你不用心做菜,那菜都不好吃,你不用心做饭,你就是糊弄,糊弄出的东西绝对没味道。所以这学期为什么开学工作会上我就说,我们要做独具特色的有魅力的教师,就是每个人的魅力可以不一样。昨天,我夸我们一年级老师真棒啊,那在黑板上有能画几笔的,一会儿你们进班可能看见,有能写一手好字的,各具特色,各具魅力。

在座的家长我先跟你们说,你们的孩子都是各具特色!你要给他培养成各具魅力的人,别着急,别只看成绩,我也跟老师们这样说,但是并不是不看成绩,不要学习,也不是。要培养他,让他爱学习、爱读书。

如果您的孩子天天爱来学校,觉得上学是一件快乐的事,可以说孩子接受基础教育的第一步打底成功;如果说再爱上老师,爱上同学,就是第二步成功;第三步,爱上课堂,爱上课程,那么孩子们的未来是不可限量的。

以我在北大附小做教育近三十年的经历,以我教育儿子有苦有甜的过程,和附小那么多届毕业生孩子成长的过程,这些是我们总结经验之谈。其实教育,学校很重要,家庭更重要,这是真心话,就是家长的态度、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老师的密切的配合决定孩子未来的发展,这种过程我真的经常会讲给老师们。

用心教有智慧

大家看刚才我碰到有的孩子:“哎,祝贺你成为小学生了。”这样的表达会让孩子觉得:“嗯,骄傲,我是小学生了,我长大了,我不一样了。”是吧?“我自己的事情得自己做,我不给别人添麻烦。”

在孩子的教育这件事上,我们需要做什么?作为家长,如果你珍爱孩子,就要按你心目中的样子要求他,但是要求要放到可以做到的高度;要指导他,引领他,伴随着他成长,刚才我说夸奖要夸到度,不要一听什么家长就急!不要一听孩子说什么,和小朋友发生冲突了,马上就急了,没必要着急!孩子扭脸就是好朋友。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去年新一年级一个小孩叫王一帆,长得高高大大一个小孩,他妈妈四十多岁才生他,来我们这儿入学测试,五组团队背对背打分,包括什么语言表达,体能测试,行为习惯,等等,那个小孩没达到标准。但是这个孩子我发现他特别爱读书,而且读了好多书,但是他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不跟人交往,交往有障碍,原因是妈妈老不让出门,没法跟朋友在一块玩。

有一天他们班上体育课,我在办公室就听见外面喊“王一帆过来,王一帆过来”,全班小朋友在那儿喊,然后我就趴窗户往外看,看那个小男孩自己就坐一边,就不过去,在那儿翘个二郎腿就这么看着。体育老师怎么叫,他也不去,我就下楼来。因为招生过程中我跟他进行了交流,他认识我,我一过来,就冲着孩子们说,我说孩子们不用叫,王一帆是个懂道理的孩子,现在上课了,应该怎么做呀?我就冲着他,看着他,他马上站起来,就站队了,然后我就什么都不说了,我跟老师使了一个眼色,意思是让老师不要再追究这件事,也别让孩子们再叫他,越叫孩子越逆反。其实这就是一种教育的方式。

还有一个孩子也是一个男孩儿,我中午会值周嘛,在校园里到处转,见他气得跟大蛤蟆似的,就在那儿生气,我一过去,因为不知道他叫什么呀,就问:“小帅哥怎么了?”“校长,”他跟我说,“有这样的吗?那个四年级大哥哥不跟我玩也就罢了,他还骂我。”我说他骂你什么了?“他让我滚。”后来我跟他了解沟通了以后就知道,那四年级大哥哥跟他是邻居,他到四年级那个班找他玩,结果那个孩子就不跟他玩,还让他滚,孩子嘛你想。然后我就趴他耳朵上说:“男子汉大豆腐,”他知道是反话嘛,“这算什么呀!可能大哥哥刚被老师批评完生气呢,哎,我说你不信,明天还是好朋友,玩去吧,没事的。”我就给他“糊弄”走了。第二天两个孩子真的是玩得非常开心,非常好。这也不能说是糊弄,也可以说是一种教育方式。

我跟老师们提的是要做智慧教师。所以家长也要做智慧家长,好多东西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巧妙地化解这个矛盾。既然不能呵护孩子们一辈子,那么你就得教他,学会化解矛盾,让孩子们自己保持身心愉悦。

德国的、英国的、美国的幼儿基础教育,生活和生存是孩子们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本领。因此,在幼儿园就教孩子们怎么花钱买东西;了解信邮寄的过程,包括怎么寄信;领着孩子们去参观警察局,学习怎么报警……基本上是培养自身的一些生活行为习惯,还有礼仪等。

教育的本质是面对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谁都没有来生。那么人这一生什么最重要?是不是他学习成绩考100分,他就能过得幸福?是不是考上北大、清华的孩子就一定过得幸福?

如果说人一生的幸福最重要,那么我们的教育得教他,具备哪些素养一个人才能过得幸福?那就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学业优异,而现在的教育最重视的却是学习成绩。我昨天跟领导班子也说,为什么好多家长不认同中国的教育?我就说反思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哪出问题了,其实这就是问题所在。

我们说按照北大附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育人观、育人的目标,孩子们一个阶段或者哪门学科的成绩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认为是自信,是热爱,是感恩,是有一个好身体、好性格。数学组潘老师说了一个反思教育得失的故事给我:有个学习困难的孩子,一次数学考了80分,英语也考及格了,这当然很好,而让孩子最有可能记一辈子的事,其实是他从老师那里获得的认可。

未来教育的发展不会是重在“拔尖”,小学说培养什么拔尖创新人才,我觉得它不会是重中之重,更重要的是什么?为培养未来的高素养的中国公民和世界公民奠定基础。所以孩子的行为习惯、礼仪常规,这个是重中之重。

教育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而且得量体裁衣,孩子聪明老师就得让他更聪明,可是不聪明的孩子,有好多劳动好,有好多会疼人,这不也挺好的嘛。教育不是说语文、数学哪个学科最重要,而是每一位学科的老师都用心让孩子在不同的领域找到自信。

我们把芬兰的著名教育家请来,专门讲育儿,快乐育儿,养育十五法,就是怎么让孩子快乐、心安,这三天我也做了好多笔记,我想特别适合给新生的家长和幼儿园的家长们看,到时候咱们刻成盘,送每一位家长一份,请你们静下心来细细读。其实当时我也在观察老师们听课,每个人听课的状态都不一样。会学的人,善学的人,永远能从人家身上找到优点,能够学到东西。所以我们要教育孩子,是有很多的技能和方法,而不是简单地:“我告诉你,下次你再怎么样我就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