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学科范畴及内容
一、国际关系学的学科范畴
(一)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都以某一范围的现象为研究对象。国际关系学则以全球范围内的跨国界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我们可以将国际关系定义为各种国际行为体(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或个别重要人物等)之间,在某些国际问题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或文化等),通过某些方式(冲突、合作、放任或逃避等),在实现某些目的或利益(生存、权力、财富和荣誉等)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总和。
国际关系学在学科属性上属于政治学范畴,它既是政治学内部专业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与其他学科不断交叉、融合的产物。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进程有一定的相似性,即随着知识的不断扩展和深化,学科分类不断细化。在古代,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是没有明确界限的,因此古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很多。现代科学的专业化程度已经很深,每门学科的知识已经非常系统深入,一个人所具备的知识能在一个较窄的学科领域取得研究成果已属不易。
在政治学内部,与国际关系并列的学科有比较政治学、政治学理论、公共管理、政治学研究方法等分支。国际关系研究不断地从其他学科借鉴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这种借鉴使得国际关系自身又发展出许多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分支方向,如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关系理论、地区与国别研究、国际安全研究、外交学,等等。其中,发展相对成熟、知识系统性较强的分支方向是国际安全和国际政治经济学,而《国际安全》与《国际组织》则是这两个领域内比较著名、影响较高的国际学术杂志。
(二)国际关系研究与世界历史研究、国际评论的差别
国际关系学者经常引用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来讨论问题,因此有不少人把这一学科与国际关系史混为一谈。国际关系与国际关系史分别属于政治学和史学,它们在性质上有所不同。史学研究在于发现历史事实的本来面目,而政治学研究则在于寻找人类社会的权力分配和作用规律。在这一点上,史学家与政治学家有着重大的分歧。国际关系学者研究中引述史实的目的不在于说明历史事件本身,而在于归纳或演绎国际社会运行的一般性规律。因此,国际关系学者一般以史学研究成果为研究依据,但并不考察史实本身的真实性。于是,两者客观上形成了学术研究上的分工。
譬如,人类有文字的文明已有5000年,然而人类的文明程度的提高并没有消除战争这种人类所不喜欢的社会现象。国家间的战争有种族战争、边界战争、宗教战争、独立战争等。面对各种各样的战争现象,历史学者和国际关系学者所进行的研究有着显著的差别。前者注重考察每场具体战争出现前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战争的具体进程、相关社会力量和重要人物的活动等历史事件,并在此基础上阐发其历史意义。而后者研究的关注点不是每场战争的细节,而是研究为什么国家间会发生战争,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战争,以及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战争,等等。这些国际关系学者或从国际体系结构角度,或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或从领导人个人角度来揭示战争规律,并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由于国际关系学者们会在电视、报纸和新闻杂志上对国际时事发表评论,因此国际关系研究也常被人们误解为是做国际时事评论。事实上,国际关系研究与国际时事评论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是科学研究,后者是新闻工作。国际关系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两大类。理论研究的成果是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政策研究的成果是政策报告。国际时事评论仅是个人或机构对国际事件表达的看法和立场。学术研究需要依照科学研究方法用事实论证一个学术观点,政策研究则要提出符合政府目标的政策建议,这两种研究的目的都是让阅读者接受其观点或建议。而国际时事评论则旨在表达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并不在意读者是否接受。
1993年,针对冷战结束后出现的“中国威胁论”,一份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愚昧的偏见与冷战对抗的遗风——驳“中国威胁论”》(注:阎学通:《愚昧的偏见与冷战对抗的遗风——驳“中国威胁论”》,《瞭望周刊》1993年3月22日,第41页。)的国际时事评论,作者认为“中国威胁论”是错误的,文章没有严格的论证过程。同样是针对“中国威胁论”,1995年一份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冷战后中国的对外安全战略》(注:阎学通:《冷战后中国的对外安全战略》,《现代国际关系》1995年第8期,第23—28页。)则是研究报告。该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从逻辑推理和实力比较两个方面证明中国的国防能力和国防战略只是防御性的。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让中外读者接受文中的判断。冷战后的前15年中,“中国威胁论”从军事威胁论变成经济威胁论,然后又变为环境威胁论。军事威胁论的淡化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国防政策的防御性有了共识。
二、国际关系学的内容
(一)国际关系学知识体系的构成
在过去的七十多年中,国际关系学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独立的知识体系的学科。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深化,其内部形成了许多学术分支和研究方向。
以国别和地区为标准进行研究分工最为常见。各国多数研究所的组织机构都是按地区和国别划分研究领域的。在中国最常见的分类是:美国和加拿大、俄罗斯和东欧、西欧、亚洲、中东和北非、非洲、拉美。由于美国、日本、俄罗斯对我国非常重要,从事这三个国家研究的学者又分为外交、内政和经济等不同领域的专家。
除了以国家和地区划分外,也有以问题类别为标准进行研究分工。冷战后,这种划分方法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许多研究机构开始设立问题研究部门,如军控与裁军、国际政治经济、国际组织、反恐、国际能源与环保等。这些分支领域里的研究内容也十分丰富,因此被划分出更小的分支。例如,国际军控与裁军又分为防止核扩散研究、外空问题研究、防止小型武器扩散研究等;国际政治经济分为区域化研究和全球化研究等;国际组织专业分为政府间组织研究和非政府组织研究等。
专业研究分工的细化使得每一个学术分支的知识不断拓展,如下图所示,有关国际关系学的知识像一棵大树一样,有根、干、枝、茎、叶。时间越长,这棵树的根、枝、叶就越多。
图1-1 国际关系研究的内容
国际关系的主干是国家间权力关系的研究,国际关系的枝干则有国别和地区研究以及各种问题研究等。在这些大的枝干上有更小的枝干和树叶。国际关系这棵大树越长越大的原因之一是国际事务中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不断出现;另一个原因是这棵树的根越来越多,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越来越多。国际关系学早期知识来源是史学、哲学和政治学,以后生出了法学、经济学、社会学三条根,后来又生出了数学、统计学和心理学等自然科学的根。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化,国际关系学采取的数量化研究越来越多,这也使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知识成为国际关系学的新知识来源。
(二)国际关系学研究的问题
国际关系学研究的内容很多,其具体的问题是无限的,但是我们可以将所研究的问题归纳为三大类,即描述性问题、因果性问题和处方性问题,通常也被称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等三类问题。
描述性问题研究是要把国际关系的真实现象描绘出来。国际关系是人类的现实生活,人们能够体会到,但却难以全面真实地看清它。由于普通人对国际关系的感触和观察都只能是局部的,所以对于国际关系现象的理解基本上都是有偏差的。这就需要国际关系专业人员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国际关系现象,把真实的情况描绘出来。比如,冷战的两极格局于1991年底结束,此时人们看到一个完全不熟悉的国际格局,有人说是多极格局,有人说是一极格局,有人说是处于格局过渡期。经过专业人员反复观察和检验,1996年把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形状描绘出来,即“一超多强”,这是一种介于一极与多极之间的形态。这个“一超多强”的格局稳定性很强,到2008年为止已经持续了16年,而且有可能再延续10年。
因果性问题研究是对国际关系现象的发生、延续、演变或结束给出解释,即回答为什么是这样。国际关系现象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人们能够很容易地看到其表面,却难以看到现象背后的原因。自20世纪以来,关于霸权兴衰的解释已经很多,如实力不均衡发展说、海外过度扩张说、制度创新说、帝国自恋说等,但到目前还没有一个解释被广泛接受。又如,分离主义是一个普遍现象,冷战后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埃塞俄比亚都分裂了,同期还出现了许多新的分离主义现象。20世纪90年代台湾出现分离主义时,当时最流行的因果解释是,台湾要“独立”的原因是中国大陆经济水平低于台湾。然而到了90年代末,大陆的经济水平超过了台湾,台湾的分离主义更加严重。随之产生的新解释是,中国大陆没有实行与台湾一样的民主制度。然而法国、英国、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甚至美国也有分离主义的事实使得这一解释站不住脚。后经学者们研究发现,台湾分离主义的根源是台湾人的民族认同发生了变化,即台湾多数人认为自己不是中国人,而且这类人所占人口比重不断上升,2006年已经达到67%。这种民族认同的解释不仅适用于解释台湾分离主义的发展,而且适用于解释其他国家的分离主义现象。在此基础上,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因果问题是:民族认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处方性问题研究是提出解决某种国际问题的方法。如果说描述性研究和因果性研究都是发现性的研究,那么处方性研究则是发明性的研究。这类研究包括了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两类,但绝大多数是政策性研究。在现实的国际事务中,国家之间有着无数的矛盾,这些矛盾有时还会激化成为军事冲突。因此,许多处方性研究都是研究如何化解国家间的冲突以及如何促进国家间的合作。解决同一国际问题,可以有很多方法,各种方法的效果也有很大差别。例如,中国政府于2005年提出了促进“和谐世界”的外交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需要具备较强的软实力,于是2006年起中国学者开始研究如何提高中国的软实力。关于如何提高软实力的建议很多,但不同方法所取得的效果不同。如对苏丹和缅甸问题进行斡旋并派军队参加国际维和所产生的效力就比较大,并被国际社会认为是负责任大国的行为。
(三)本书主要内容
国际关系学的内容十分广泛,为初学者编写的教材很多。这本教材是为首次接触国际关系的大学生编写的,因此重点介绍国际关系学中已成熟的基础知识。知识范围主要是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应用,有关国际关系理论只作粗线条的整体勾勒。
本书第二至五章主要介绍国际关系研究中最常用的分析性概念,即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大国战略关系、国际行为体、民族国家、国家主权、国家利益、民族认同、民族主义、综合国力、大国崛起等。这些概念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经常被作为自变量使用,用来解释某种国际现象。比如,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因此用国家利益就比较容易解释国家的很多国际行为。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注: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第4版。)由此可见,世界上不少大国的对外政策都表明要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本书第六至九章主要介绍常见的国际现象,如国际战争、国际和平、国际冲突、国际合作、国际危机管理、国际军控、战略威慑、宗教对立、意识形态竞争等。这些现象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经常被视为是因变量,即需要解释的现象。
朝鲜于2006年10月进行了核试验,出现了朝鲜核危机。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于2007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同意解除对朝鲜的经济制裁并同意讨论双边关系正常化问题,朝鲜同意停止核项目并拆除核设施。要理解为什么2007年美朝双方能在朝鲜无核化问题上达成共识这一现象,就需要了解核武器的作用、战略威慑的构成、国际核不扩散的规定、国际危机管理成功的条件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第十至十二章主要介绍有关全球性问题的概念和现象,如国际组织、国际法、国际规范、相互依存、国际制度、全球化、区域化、全球治理等。冷战后,由于全球化速度加快,全球性问题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重要性上升并有可能成为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全球性问题正在从传统的军事、政治、经济向气候、能源、生态等更为广阔的领域扩展。
2007年在德国召开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上,首位焦点问题不再是世界经济、恐怖主义和民主人权问题,而是环境问题。美国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上与其传统盟友发生冲突。同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第十三届联合国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美国成为大会的众矢之的。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不但在世界重大问题上失去了领导地位,而且受到了孤立。美国和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两个国家,同时也是对国际关系影响力最大的两个国家。
第十三章是对未来20年国际关系发展趋势的预测。这一章的目的不在于告诉读者将发生什么,而是要促使读者思考本章所预测的问题,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历史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