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要美味也要健康,奢华与极简风格的调和

享受食物在舌尖上的跳跃,感受各种滋味在口腔翻滚的愉悦,是无论时间如何变迁都难以改变的人类本性。

清代是古代养生学发展的鼎盛时期。民以食为天,在经济繁荣、食物种类丰富的清朝,达官贵人们不仅仅要吃饱,更讲究要吃好。养生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

玉盘珍馐是清代人生活中的一大消遣享受,但美食佳肴的美是多层次的,是感官的具象体验,尝美食不仅尝其味,还要品其内涵。

美食之美在其形,选用盘碟碗筷的讲究,刀工雕刻,色彩搭配是美食的第一层次。

美食之美在其味,调料搭配,火候大小,煎炸蒸煮炖,这一道道程序严格规范下来,形成的是美食的第二个层次。

美食之美在养生。清朝对美食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吃美食吃得肠胃舒服、身体调和,吃得人神清气爽才是正理,这是美食的第三个层次。

作为清代美食家之一的李渔,最懂得食物的养生之道。

“食之养人,全赖五谷。”无论是佳肴制作还是醇酒酿造,李渔都秉承求美尚真、戒奢求简、尚洁戒浊的原则。

清晨,阳光穿透树隙,李府的角门打开,婆子提一篓鲜蔬走到河边,开始一天的工作。蔬菜清洁这是制作膳食的第一步。同一时间,小厨房里也正在忙碌着,丫鬟婆子洗净砧板,沥干刀具铁锅,保证与食物接触之物的洁净。这样的场景不仅仅是在李府,同样也在千万富人家的厨房中上演。

在食物的制作过程中,同样要保证食物不会受浊物污染,诸如切肉刀具不可与切蔬菜的混淆以免沾染血腥气。抹布不可清洗砧板等,这些烦琐讲究恰如其分地彰显了清代人尚洁戒浊的饮食特点。

清代自满人入关,满汉文化大融合,社会平民及皇室贵族的饮食方式就发生了一定变化。但有一个重要体现从未改变,即饮食越发精细化。《红楼梦》中贾府一道茄鲞就已经用到了九蒸九晒,还要用香油封严,吃时再拿油炒鸡瓜子拌匀,更遑论各种精美糕点甜品之物。

家境越是富有,吃得越是精细。地位越是尊贵,餐桌上越是精美丰富。但这恰好不符合养生的观点。

李渔认为,肴馔酒浆诸饮杂食太繁,食欲过度致使肠胃负担过重,反而引发身体各类不适。这一点在清廷御膳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皇帝每一天的御膳品种虽不乏厚味膏粱,但是杂粮蔬菜、山果野味同样在御膳中占有重要地位。

春季,榆钱发芽,圆明园的小丫鬟们开始忙碌起来,用木钩子小心攀折下榆钱,几番洗涤沥干后,和面做成榆钱饽饽、榆钱糕,这是乾隆皇帝都爱吃的舌尖诱惑。逢皇帝心情愉悦,还会让御膳房多做几个,赏赐给后宫嫔妃、王公大臣,与众共乐。

除却榆钱饽饽、榆钱糕,二月二当食的杂粮煎饼,端阳节御膳房用粳米大枣做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重阳节摘下的菊花做成的菊花糕,冬至吃的杂蔬饺子,腊八喝的腊八粥,甚至就连黄瓜蘸面酱、炒豌豆苗、酸黄瓜、酸韭菜、酸荠菜缨子、春不老等这些民间难登大雅之堂的菜肴,都是乾隆皇帝喜爱的食物。

不同于乾隆对饮食追求的粗细搭配、粮菜互补,其祖父康熙更注重的是饮食要节制有度,其在论述有关饮食疗法时指出:“人自有生以来,肠胃自各有分别处也。”在《庭训格言》中康熙指出:“凡人饮食之类,当各择其宜于身者。”“每兼菜蔬食之则少病,于身有益,所以农夫身体强壮,至老犹健者,皆此故也。”意思是说对于自己喜爱的食物要有节制,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食物,是对自身负责的态度。

康熙提出的“节饮食”理论除了有节制饮食,不能暴饮暴食的意思,还有饮食节俭,不要恣食肥甘的含义。虽然贵为一国天子,康熙在饮食上却从不奢侈。他每天即便是鸡、鱼、牛、羊等肉食,也基本上每餐只吃一种。他在《庭训格言》中称:“朕一日两餐,当年出师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领兵在外,亦然。朕每食仅一味,如食鸡则鸡,食羊则羊,不食兼味,余以赏人。”

康熙认为“各人所不宜之物,知之即当永戒”,因为“人自有生以来,肠胃自各有分别处也”。也就是说,每个人的体质千差万别,胃肠的消化吸收能力也不一样,不一定适合吃所有的食物。比如有些人吃海鲜会有过敏的情况,有些人因为胃肠虚弱不能吃过辣或太过寒凉的食物。康熙认为对于那些自己不适合吃的食物应该时刻记在心里,永远戒除,才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还有饮食过程中要保持心情愉悦,饮食要清淡,晚上不可多食,饮水要洁净,喝茶必好水,饮食不可肥甘厚味,不可食不成熟之物等诸多规则,都彰显着清代皇室对饮食养生的注重。

养生有时不仅仅体现在自我约束和制作等过程中,还表现为根据大自然气候变化规律,调整自我的饮食习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获得强健的体魄。

这就是说,在膳食的选择上,除了尚洁、尚美,清代人还注重时节对饮食的影响,讲究春夏秋冬四季与五味、五脏相适宜的饮食定则,即饮食要循时而进,因季变味,择时见好而食。

食材的挑选,是一家主妇想完成一桌美味佳肴的第一道考验,也是一天饮食的重要前奏。食材的季节或反季节,滋补或败身,鲜活或死硬,细嫩或粗老,野生或家养,会直接影响滋味能否抵达味蕾。

初春,大地复苏,村头河塘的冰雪已然融化,鲫鱼纷纷冒头。春寒料峭,风虽有些凉,但鲫鱼恰最肥美,营养最盛。鲫鱼四处觅食,膘肥体壮,故而肉质鲜嫩而灵动,足以带来一番美妙滋味。

待到冬季,气候寒冷,人们躲在屋内看窗外枝叶萧条,心中不禁感到凄凉,于是羊肉、鹿肉这类大滋补的食物就成了餐桌上的首选。

从官员到民间,羊肉在宋代成为餐桌上的头等肉食,贵族以食牛羊肉为尊。但是在清代,羊肉逐渐被猪肉逆转,猪肉成了汉族最主要的肉食。

清代人冬季宴客惯用火锅,就连清代的宫廷里都保留着这种习惯。

清代档案中记载,乾隆皇帝宴请宗室,摆了五百多桌火锅,而食材除了常见的羊肉,大多是野鸡、狍肉、鹿尾等关外野味。这大概是因为天寒地冻,火锅食材丰富,滋味浓郁,又有常见野味和海鲜佐味。

但是,袁枚却提到养生饮食当戒火锅,其中一大原因就是火锅里的美食几度翻滚,食物老去,鲜美口感和营养流失,并不符合饮食中对“鲜”字的要求。这大概也算得上是清代人美食与养生的一大碰撞。

饮食要追随时节变化,顺应天时,紧扣温、热、凉、寒四季特点。正如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所述:“夏日长而热,宰杀太早,则肉败矣。冬日短而寒,烹饪稍迟,则物生矣。冬宜食牛羊,移之于夏,非其时也。夏宜食干腊,移之于冬,非其时也。辅佐之物,夏宜用芥末,冬宜用胡椒。当三伏天而得冬腌菜,贱物也,而竟成至宝矣。当秋凉时而得行鞭笋,亦贱物也,而视若珍馐矣。有先时而见好者,三月食鲥鱼是也。有后时而见好者,四月食芋艿是也。其他亦可类推。有过时而不可吃老,萝卜过时则心空,山笋过时则味苦,刀鲚过时则骨硬。所谓四时之序,成功者退,精华已竭,褰裳去之也。”古人云:“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生存。”从饱食到美食,再到追求健康,文明进步,对饮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清代的养生学已发展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鼎盛时期,人们对膳食的认识不断提高,保健知识也越发丰富,加之注意合理调节饮食、搭配膳食,永葆健康、延年益寿自然成为人们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