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80年办学经验总结
- 齐鹏飞
- 5731字
- 2020-08-29 20:29:47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孙 权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始终贯穿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发展高等教育的所有环节,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革命战争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思想启蒙、推动革命实践、促进高校建设和调整、支撑意识形态建设等不同作用。
一、1921—1927年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对高等教育的启蒙作用
这一时期,具有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最先倡导创办高等教育。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指导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高等教育的探索与初步尝试。
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实践。在旧中国,由于贫穷落后,教育不发达,工人阶级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接触,也没有深入学习研究的机会和条件,这就需要那些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理解并吸收马克思主义思想,并运用这种思想指导工人运动实践。具备了阶级条件和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得以建立和发展起来。
二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制定革命方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需要进步力量组织和领导革命活动。因此,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在结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基础上制定指导革命活动的方针政策,这需要具有高学历和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进来。高等教育成为中国共产党继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现实革命活动的迫切需要。
三是马克思主义指导高等教育创办中实际的、具体的理论与教学活动。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邀请具有先进思想的教师走进高校开展讲座。同时,联合高校教师和青年学生创办进步的刊物,搜集、整理、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资料等。这些活动既提高了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使教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的革命运动有效结合,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学习和传播。
二、1927—1949年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对高校革命活动的推动作用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高等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除了在高校设置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外,中国共产党还积极创办马克思主义刊物,更有效地扩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范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得到更广泛的传播。1922年2月7日,王右木、刘先亮等成都师范学校师生创办了《人声报》,成为四川地区第一家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任务的刊物。其办报方针为:直接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解释社会上的一切问题;注意世界各地的社会运动情况和已有的成绩,以资我辈讨论,或加入第三国际团体,作一致行动;讨论马克思社会主义之学术及实际的一切问题[1]。
二是中国共产党经常邀请社会上的名人和进步人士到高校演讲、作报告。这不但调动了高校中的进步力量,而且丰富了在校学生的课外生活,与课内的授课内容和课程形式相互配合,更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更大范围的传播和运用。以上海大学为例,演讲者大多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并且社会经历丰富,如李大钊、萧楚女、邓中夏、恽代英、刘伯伦、杨杏佛等。他们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结合中国革命实际,解答现实中的难题。薛尚实回忆在上海大学开展讲座的情况时提到,除“上正课以外,每月总有一两次自由讲座,内容都是报告政治形势和解答一些对时局的疑问”[2]。进步人士到高校的讲座,启发了青年学生的思维,补充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等内容的课程设置,而且更加贴近中国革命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获得提升的重要环节。
三是高校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活动,如演讲会、辩论会、文艺讲习班等。这些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团结了不同爱好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1949—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对高等教育的调整作用
新中国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接管、恢复、调整旧式高校,创建新型高等学校,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实现了思想教育方向质的转变。
第一,创建了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一大批重点大学,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学习苏联经验的过程中,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创办了一批重点大学,到1968年,全国重点大学共68所[3]。在这些重点大学中,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代表,成为样板大学。
1937年11月,中国共产党创建了陕北公学,全面贯彻“教育长期为抗战服务”的方针。1939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由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等4校的部分师生在延安成立华北联合大学,成仿吾任校长兼党团(组)书记。抗日战争胜利后,与北方大学合并,组成华北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1月,中央决定以华北大学、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和政法干校为基础,创建一所新型的文科大学,即中国人民大学。在1950年10月3日的开学典礼上,吴玉章校长明确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应该成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掌握最新科学成就的专家。他强调,要把中国人民大学办成一个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强阵地。吴玉章校长认为,系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不仅仅是学习熟悉这些导师的著作,最主要的是要能系统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在课程的设置上,中国人民大学建立和完善了以经济管理为主的科系,增设政治理论、文史各系,另外还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夜校大学,尝试了多种办学的新体制。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基本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发生质的转变。为了加强对高校学生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1952年10月,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规定:综合性大学及财经、艺术院校自1952年起,依一、二、三年级的次序分别开设“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工、农、医等专门学院,依一、二年级次序分别开设“新民主主义论”及“政治经济学”。各类高等院校和专修科准备自1953年起开设“马列主义基础”课。这一指示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课程体系基本建立[5]。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的开展和建设,贯彻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奠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广泛宣传和高校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第三,完善思想政治建设体系,高等教育在曲折中调整和发展。1957—1965年,由于整风运动和反右倾斗争扩大化,高校的一些教师和青年学生受到错误的批判和不公正待遇,这严重冲击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及时做出调整,发展和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体系。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6]在1957年10月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三次会议上,毛泽东指出“知识分子要同时是红的,又是专的”[7]。这里的“红”,即要求在思想上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8]。1961年,高校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贯彻执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校六十条”),恢复了党的传统,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9]。
1966—1976年“文革”的10年,高等教育损失严重,党的方针和教育路线被扭曲和破坏,整个教育体系遭到了重创。“文革”结束后,中共中央及时调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路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中的指导内容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四、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支撑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在高等教育中的思想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就国际环境而言,多元文化的交流传播,经济发展全球化,国际上各种思潮涌动、相互激荡,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就国内而言,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个性化的思想表现存在于每个社会个体的行为活动中,在高校的教育改革中,党的思想建设也面临着如何在差异中统一贯彻主流思想的情况。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是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走上科学发展轨道。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恢复中得到发展。1987 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研究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热心于改革和开放,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这是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目标上提出的关于意识形态的内容规定。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明确了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使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走上科学的发展轨道[10]。1991年6月3日,国家教委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和主要渠道,从思想理论课程方面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在这之后的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总体上稳步推进。
第二,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在高校的开展。1980年4月29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结合为“四化”培养人才这个中心来进行,要旗帜鲜明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的教育,革命理想教育,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随后,国家教育部门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定,这些规定成了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不断调整着马克思主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在高等院校得到更加科学的贯彻和落实。自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在高校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得到持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水平得到提升,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指导思想的落实和政策的实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持续培养了思想水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达标的优秀人才。
第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社会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情况更加复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逐利性的挑战,传统教育引导方式面临网络新媒体的挑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面临敌对势力渗透争夺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愈加关键。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领导高等院校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师生,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时,运用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方式新手段,用好阵地,管好阵地,稳步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促进了高校改革创新发展的实践活动。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全国各高校开始着手宣传思想工作的改革事宜。
此外,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断面临新局面、新问题。高等学校接触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多样化,学生表达内容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成为一种趋势。同时,新媒体环境中存在的非主流思潮和极端思想也在影响着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和接受,增加了他们对真伪信息和善恶现象的辨别难度,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受到影响,这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呈现的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异质性,以及信息发布与传播的自由、平等和便捷的状况,改变了传统自上而下的信息管理模式。高校准确把握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是应对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环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是新型高等教育,其最根本的实践经验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毫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历史证明了高校的改革创新和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科学的思想指导下,党的教育政策和方针才能够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高校成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坚强阵地。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原刊载于《北京教育(德育)》2017年Z1期)
注释
[1]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四川大学史稿[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78.
[2]董宝良,但昭彬,陈晴.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98.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43.
[4]中共四川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吴玉章传》编写组.吴玉章文集:上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418-419.
[5]石云霞.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历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4.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696.
[8]杨凤城.关于又红又专问题的历史评价[J].中共党史研究,1997(4):56.
[9]王建国,蓝晓霞,王虹英,等.新中国60年高校历程和经验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
[10]杨泉明.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