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政府统计建设与应用专题研究报告
- 高敏雪
- 11682字
- 2020-08-29 20:54:43
三、构造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方法:从国际经验到中国实际选择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套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来系统反映我国当前和未来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状况。但是,鉴于以下原因,构造这样一套统计指标体系具有很大难度。第一,资源环境本身是复杂的,既有自然特性又有一定的经济社会特性,甚至关于资源、环境的概念定义都是存在分歧的;第二,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一种资源环境要素会与多个经济社会领域发生关系,一个经济社会领域会利用多种资源环境要素,关于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仍然是初步的,有待进一步探索,甚至到底应该站在何种立场看问题都是有分歧的;第三,现实中,有关资源环境统计的数据收集常常是按照管理分工由各个职能部门完成的,这些统计指标不可避免地带有部门管理色彩,相互之间或许存在重复、遗漏,甚至针对同一对象会出现不同定义。
为达成最终目标,构建出一套简约、有效的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需要就相关问题先予以澄清。这些问题包括:第一,如何定义资源、环境以及生态等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第二,有哪些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构造模式,我们应如何选择;第三,如何按照一个一致的内在逻辑,将一套复杂的资源环境统计指标组合起来形成一个体系;第四,如何认识各个职能部门就特定资源环境领域构建的统计指标体系,并将其合成为一体。澄清这些问题,是我们完成构建中国资源环境主要统计指标体系这项复杂工程的基础,也是各方面用户理解这套统计指标体系所必需的。
澄清这些基本问题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国际经验。围绕资源环境的概念定义和统计模式,国际上已经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吸取这些经验,可以保证我们的研究成果与国际研究应用进展同步,也有助于国际间的比较。二是中国实际。中国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独特性,中国已经形成一套自己的资源环境管理体系和统计体系。我们必须结合中国实际,灵活定义相关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服务于中国管理实践需求。
(一)资源、环境的概念定义及其统计范围
资源、环境是人从自身发展角度对自然体系的“命名”。自然物质之所以可以成为资源,在于它对于人类经济活动的有用性,可以直接投入经济过程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出,比如被开采的矿产、被捕捞的鱼类、被采伐采摘的木材和其他林产品,都来自自然资源。如果以人及其经济社会系统为中心,考虑其所有外部存在的环境,那就是自然环境,它表现为各种复杂的功能,从外部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基本支撑。因此,资源、环境等概念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体现。
然而,资源、环境及其关系在概念上并没有形成公认的定义,不同学科、不同场合下常常对资源、环境及其关系有不同的定义和表述方式。
一种情况是以资源概念覆盖环境概念。比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早期曾将资源定义为:“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这样的定义方式具有历史渊源,人类早期经济活动就是从利用自然物质开始的,注重的是这些物质实体作为资源的有用性,对环境功能的关注则是后来才发生的事情。而且,作为资源的自然物质实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将其环境功能笼统包括在内,尤其是在按照这些自然物质实体划分管理领域的情况下。比如我们谈到森林,总是称其为森林资源,因为森林对于人类的价值首先是从其资源功能开始的,但实际上森林不仅提供木材等资源,更是一个包含各种环境功能的生态系统。土地、水也是如此,我们习惯上称其为土地资源、水资源,但它们却是包含各种环境功能在内的综合概念。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环境功能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资源功能,但我们依然会按照传统习惯延续使用资源这一词语。
与上一种表述不同的是,当前国际相关统计文献中比较明确地将环境视为第一概念,以环境概念覆盖资源概念,以此与经济社会系统构成一对关系的两级。比如,联合国20世纪80年代发布的《环境统计资料编制纲要》,明确地将环境定义为自然环境媒介(空气/气候、水、土地/土壤)、这些媒介中的生物群(动物和植物)和人类住区三个方面,资源被隐含于其中。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编纂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2003)》(SEEA‐2003)更是以环境作为经济的对应概念,明确提出环境具有三大功能:第一是资源功能,提供了用于经济进而转换为有益于人类的货物与服务的自然资源———矿物储量、林木、鱼类等;第二是受纳功能,环境像一个巨大无比的容器,接受并容纳了生产和消费活动所排放的无用甚至有害的副产品———废气、废水和各种固体废弃物;第三是生态服务功能,环境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提供了作为栖息地的生态系统。显然这是一种广义的环境概念,它既为人类经济生产提供了物质原料和生态投入,还接纳了来自人类经济活动的废弃物排放,两者合起来,构成从环境到经济再从经济到环境的物质循环。
第三种定义方式是将资源、环境两个概念并列处理,并直接从环境的三种功能定义出发,进一步引出生态系统,形成资源、环境、生态三个大体并列的概念。此时,环境取狭义定义,主要对应其接受经济体系所排放废弃物的受纳功能。
在中国,习惯上一直将资源与环境作为两个独立的概念。从现实应用出发,这样并列处理确实具有比较显著的优势。因为,提供物质原料与接受废弃物,这是两个各自相对独立存在的实物流动过程,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上均要涉及不同的问题,面对不同的对象。例如,对资源,是如何开发及利用的问题,关注的是数量耗减、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利用前景;而对废弃物,则是如何减少排放以及如何妥善处理的问题,最终是从环境和生态质量退化方面进行考量。结合现实的管理机制来看,污染物排放治理和生态保护活动属于环境保护部门的管理范围,而自然资源则分散在国土资源、水利、林业、农业等与特定资源和产业活动相对应的各管理部门。
基于以上考虑,本项研究最终确定按照第三种方式处理,将资源和环境视为相对独立的两个概念,再加上生态概念,用作构建统计指标体系的三个基本对象。在具体应用时,三者各有侧重:关于资源,强调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关于环境,强调污染物控制与环境保护;关于生态,则强调不同方式的生态系统建设。
需要注意的是,并列处理并不意味着三者是截然分开的,事实上,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如果资源不能很好地发挥经济效用,必然产生更多的废弃物;废弃物处理过程的循环利用肯定会节约资源;资源过度开发和废弃物过度排放都会对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结合某一种具体自然要素看,可能既具有资源性质,又具有环境或生态性质,比如森林,既是提供木材等林产品的资源,又是一个生态系统。
(二)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不同构建模式及其选择
如何构建一套反映资源环境现状及其与经济发展间关系的统计指标体系,该体系是按照何种逻辑组合在一起的,这就是统计模式问题。
经过几十年开发,国际上已经形成了若干资源环境统计模式。这些模式各有特点,也各有应用难点。限于篇幅,这里不打算全面介绍这些不同模式的原理,而是将关注的要点集中于以下方面:一是立足点或入手点,如何看待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这一对关系;二是方法,用什么方法反映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三是开放性,是否具有足够的弹性,按照特定目的或优先领域进行不同统计组合,满足不同需要;四是可实现程度,在现有统计基础上能否定期提供相关统计数据。
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SEEA)由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主导开发,其基本思路是,以国民账户体系(SNA)为基础,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其中,以此弥补原国民经济核算无法显示经济与资源环境间关系的缺陷。为此,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又被形象地称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应国民经济核算提供的基本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最高目标是测算出一个“绿色GDP”。
SEEA的最大特点是借助于国民经济核算框架,将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与经济统计指标“黏”在一起,由此可以系统地显示资源环境与经济体系的关系。从立场和方法看,至少从理论上评价,SEEA是一个优良的统计模式。
但是,SNA本身就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加入资源环境因素之后的SEEA,更因为其复杂的内容、全方位的视角、多层次的方法,而给实际应用带来了很大难度。第一是理解上的难度。除了少数专家和编撰人员,一般用户很难全面把握这个体系的原理,由此必然影响到其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还会出现错误的应用。第二是编制上的难度。工作量大,技术性强,对基础数据要求高,必须由专门机构收集数据进行编制,一般用户难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完成相关工作。第三是难以达到开放、灵活。过分依赖SNA的框架结构,必须针对一个相对完整、足够大的区域编制,形成的是一套相对固定的统计指标,难以灵活地设定接入端口,服务于各种具体研究目的。第四是当前实现的难度。基于当前的统计基础,很难实现全面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尤其是针对资源环境的价值核算,受制于估价的困难,几乎是一项难以达成的核算目标。
国际组织已经认识到上述问题,因此特别强调按照不同专题进行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的开发,比如针对森林的SEEA‐F、针对水的SEEA‐W、针对能源的SEEA‐E等,鼓励各国进行专题应用实践。但即使如此,上述问题仍然存在。中国在过去近十年中,相关部门已经就环境污染、森林、水等专题开展了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的研究尝试,所积累的经验也证实了上述在实现层面存在的巨大困难。
物质流核算主要由欧盟统计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主持开发,先是在欧盟成员国和OECD成员国范围内尝试进行核算实践,此后其影响逐渐扩展到其他非成员国。
物质流核算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1)经济体系可以看作一个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消化原材料,将其转换为产品和服务,然后排泄废弃物。(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特定经济系统在一定时期内输入的物质总量,应该等于输出的物质总量与留在系统内部的物质总量之和。(3)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经济系统从环境中获得的自然资源数量和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数量,资源获取产生资源消耗和环境扰动,废弃物排放则造成环境污染,两种效应叠加起来,深刻改变了自然环境的本来面貌。为此,物质流核算尝试以被经济系统开发、扰动以及排放的物质为对象,以质量为单位构造出一整套指标,追踪各种物质输入经济体系、在经济体系内部循环、从经济体系输出的整个过程,以此显示经济发展同资源供应力、环境污染容量之间的联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包括物质投入、物质消耗、物质输出等。
从基本思想看,物质流核算抓住了资源投入、废弃物排放两个基本环节设计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可以直接显示经济活动对资源的利用总量、对废弃物的排放总量。在此基础上即可与经济总量指标结合起来,设计相对指标,反映资源利用效率、废弃物排放强度以及产品在经济体系内的循环利用程度。因此,应该说这是一个反映资源环境与经济体系之间关系的优良体系,所提供数据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管理的基本依据。在现实管理中,尽管可能不以物质流核算命名,但按此思想设计的统计指标并不鲜见,比如中国“十一五”期间作为各地区考核指标的万元GDP能源消耗量,其分子能源消耗量就是一个体现宏观物质流核算的重要指标,此外还可以针对具体对象利用物质流核算结果设计指标,比如单位生铁的铁矿石消耗、单位燃油排放二氧化碳等。
但是,要作为一个全面反映特定经济体的资源环境状况的统计体系加以实施,物质流核算还存在许多局限性。第一,物质流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难以全面追踪。一项经济活动会动用不同的物质,一种物质会用于多种经济活动;物质在流动过程中会转换形态,不同物质之间会产生交换和融合。针对某单一物质,在单一经济活动意义上按照物质流原理设计单一指标加以应用是一回事;如果以一个经济体系为对象,就其整个物质流进行全面核算则是另一回事,后者在实现上要面临巨大的难题。第二,用重量作为统一单位衡量物质质量,以此反映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具有固有的缺陷。受制于不同稀缺性,不同物质的重量可能不具备可加性,比如如果将水资源消耗与矿物等消耗加总,会因为水消耗的量级太大,而“淹没”了其他资源物质;重量与环境影响程度也可能是不一致的,比如废弃物排放,那些重量很轻的排放物可能对环境具有更大的危害性。而且,伴随经济分工深化,经济生产在逐渐变“轻”,从单一产业环节上看,许多经济活动并不直接存在对应的物质流,由此就削弱了物质流反映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有效性。第三,顾名思义,物质流核算的重点在于“流”,对于资源环境存量则缺乏有力的表现手段,尤其是那些无形的、难以用重量表达的生态功能。
环境统计框架由联合国主持开发,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力图为各国进行环境统计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模板。依据对环境的广义定义(其中包含了资源),该框架在基本模式上吸收了OECD关于“压力—状态—反应”的构造思路,但又有所变化,形成了所谓“压力—影响—反应—存量与背景”的四段模式。此后该模式还有各种变通式、推广式的应用,比如欧盟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冲击—反应”模式,联合国针对可持续发展开发的“驱动力—状态—反应—制度”模式等。当前各国构造的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总体上都体现了此种模式的思想和方法。
从其模式构造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是一个从环境角度看问题的统计框架。“压力”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和自然现象对环境的压力;“影响”是指各种压力最终对环境造成的实际影响;“反应”是指在环境状况及其影响达到一定程度后人类在行为上做出的回应;“存量与背景”则主要是指环境在当前的基本状态。用图来表现不难发现,压力、影响、反应这些构成要素最终都会指向环境基本状态(见图1)。
从方法上看,环境统计框架是一个松散的统计指标体系,甚至在这个框架中并没有提供具体指标,而是只提供了各种主题,这就为具体应用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具体指标设计可以直接依据当前统计开发程度而灵活运用,如果没有理想的指标,可以寻找次优指标替代,因此其可实现程度是比较高的。
但是,该框架在应用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环境统计整体上是立足环境看问题,尽管在框架设计中包含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双重关系,但从各国应用实际看,非常容易流于简单地就环境设置指标,弱化经济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二,该框架只解决了如何构造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内部逻辑,并未对具体指标设计提供指南。灵活选择主题、灵活设计指标,可能会使相关指标体系之间缺乏可比性。第三,在一个松散的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提供的信息可能是发散的,具有不同方向、不同水平、不同程度,如何将这些信息加以综合,给出一个总体判断,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
综上所述,我们有以下基本认识:
第一,SEEA在理论上设计优良,但在当前的技术水平和统计基础上,尚难以编制出全面的资源环境与经济核算表,提供完整的一套统计指标数据,因此,难以作为我们构建主要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但在具体指标设计上,尤其是将资源环境与经济结合起来进行复合指标设计方面,SEEA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借鉴指导。
第二,物质流核算在理论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上,既存在数据编制方面的困难,又在全面表现资源环境状态方面存在固有缺陷,因此,不能作为我们构建主要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但在具体指标设计上,尤其是将资源环境流量与经济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复合指标设计方面,物质流核算仍然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指导。
第三,环境统计采取松散的指标体系,适应了当前环境统计以及环境与经济活动之关系统计基础薄弱的现实,同时又给出了立足环境兼及与经济的关系的指标体系构造思路,使各种指标可以形成一个内在一致的逻辑。尽管存在各项指标难以聚合的缺陷,但如果目标是形成一套描述性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不是要对资源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就可以扬长避短,以此作为基本框架。
本项研究的目标正是针对中国资源环境状况构造一套描述性统计指标体系。从这一目标出发,借鉴上述已有模式的经验,我们选择以环境统计框架作为构造指标体系的基本模式,其基本思路和原则是:第一,采用松散的统计指标体系方式,既包括各种实物量指标,也包括相关价值量指标;第二,从资源环境角度入手设计指标体系,在具体指标组成上,既要显示资源环境的当前状态,又要兼及反映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联系;第三,在具体指标构造上,要充分利用当前统计基础,吸收以上各种模式提供的有益思想。
(三)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内在逻辑
以上所述主要解决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总体模式选择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内部具体指标的构造方法,比如选择哪些指标,各个指标之间如何通过一定逻辑联系起来。我们所依据的上述环境统计框架本身是一个非常开放的体系,只提出了环境统计所涉及的各个主题,并未给出具体指标。为此必须继续总结经验,从国际应用方面寻求借鉴,结合国内管理实践,形成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构造的具体逻辑思路。
对图1环境统计框架略加改造,将环境存量与背景和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框合起来,作为环境状态,整个框图就可以表现压力—状态—反应模式。
压力—状态—反应模式以环境状态为中心,两条逻辑渗透其中,非常好地表现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第一,压力主要来自人类的经济活动,从压力到影响,显示了经济活动因消耗资源、排放废弃物而给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二,反应也是人类的经济活动,但却是为保护资源环境而采取的举措,体现人类为恢复、保护资源环境,或者为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而做出的努力。
因此,该模式不仅可以作为整个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而且也是在各主题之下进行具体指标体系设计的逻辑依据。应用者可以以某种资源环境要素(比如森林)作为对象,设计具体指标,表现森林总存量及其构成(状态)、采伐采摘活动的规模和方式(压力)、由此造成的森林资源和生态功能变化(状态及变化)、为维护森林可持续利用而采取的举措(反应);也可以从某类排放行为(比如废气排放)入手设计指标,向上延伸反映由不同经济活动所决定的排放水平(压力),向下延伸反映对环境的影响(状态及变化),进一步则可反映为减少排放、降低排放的环境危害而采取的行动(反应)。此外,还可以从某一类经济活动(比如农业)入手设计具体指标,分别表现农业活动规模和种植方式(压力),对土地、森林、水以及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各种影响(状态及变化),为降低负面影响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反应)。
从当前统计基础看,与压力指标、状态指标相比,反应指标的开发相对比较滞后,主要是因为针对环境保护所采取的行动是多种多样的,很多环境保护行为可能还难以量化为独立的统计指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资源环境保护是贯穿全过程的。首先是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进而是对资源予以重复利用、对已排放的废弃物进行处理,以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最后才是对已经被污染的环境或已经被耗减的资源进行治理、恢复。因此,反应指标既可能表现为对资源环境恢复治理的投入以及效果,也可能是资源和废弃物的重复利用以及无害化处理程度,还可能(或者最重要的)是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技术更新、清洁生产等经济活动方式变化,从根本上减少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资源耗减量。
存量—流量模式的完整表示应该是“期初存量—当期流量—期末存量”,其含义是:在期初存量基础上发生了当期流量,当期流量的发生以某种方式改变了期初存量,使之达到期末存量的水平。这种模式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动态平衡关系,鉴于此,可以将反映当期存量的指标与反映当期流量的指标联系起来,还可以将两个不同时期的指标链接在一起———本期的期初存量就是上期的期末存量。
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在总体上存在“存量—流量”逻辑。概念上讲,资源环境状态首先表现为“存量”,即截止到当前时点的资源拥有量和环境容量;各种要素所导致的资源环境影响则要用“流量”表示,体现为资源拥有量、环境容量在一段时期内发生的变化。
对于某些侧重于资源的要素而言,其拥有量一般是可以直接测量的,由此可以直接根据“存量—流量”模式设计相关统计指标,形成指标间的计算关系。以矿产资源为例,可以直接测度其存量和当期发生的各项流量,由此构造具体统计指标:(1)存量指标:分期初时点、期末时点的矿产储量;(2)当期发生的流量指标,包括体现增加的勘探发现量、体现减少的当期开采量等。显然,夹在期初、期末存量之间的当期各种流量合起来就是存量增减变化量;变化量与存量相除,结果即可显示资源拥有量的变化速度。
对于侧重环境功能的一些要素而言,存量可能是无法直接测量的。比如森林作为生态系统的功能、大气系统对废弃物的容纳功能,我们无法直接设计一个指标表现该功能到底有多大,因此难以直接形成完整的“存量—流量”指标体系并展示上述推算关系。还有一种情况是,即使可以设计存量指标和流量指标,但在存量指标与流量指标之间只是一种逻辑联系而不是严格的数量关系,比如地表水中的物质含量(存量)是可以测算的,废水排放量(流量)肯定会对地表水的质量产生影响,但具体产生多大影响,则要取决于许多内外因素,其中的剂量—反应关系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按照“存量—流量”逻辑构造统计指标体系,比如可以用其他指标间接表现存量,可以采用统计方法在存量指标与流量指标之间建立数量联系,这些对于进一步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
流量是有方向的。就一个统计对象而言,一段时期内的流量常常表现为流入和流出,而且,为维持其原有状态,还常常会在流入与流出之间保持一个大体平衡的关系。来自物质流核算的“流入—流出”模式就是针对流量而言的。据此模式,分流入与流出设立统计指标,并显示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可以详细表现流量状态,反映各种流量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存量的影响程度。
对资源环境统计而言,“流入—流出”模式具有重要应用。对大多数资源环境要素而言,其流量都可以用流入与流出加以表现,流入代表增加,流出代表减少,即使不采用“流入—流出”这种提法,全面的统计指标体系也常常要据此逻辑设计。最典型的是水资源统计,上游河流注入、降水、海水淡化、从经济体系排出等属于流入,下游河流或海洋流出、蒸发、被经济体系使用等属于流出;对矿产资源而言,采掘属于流出,发现属于流入;对森林面积而言,采伐、自然灾害是流出,造林和森林自然生长是流入。
保持流入与流出之间的平衡,对于各种资源环境要素都很重要,这是维持存量状态的基础,因此可用于解释该要素的存量变化。对于资源要素而言,只有流入与流出达到平衡,才有可能保持存量水平不变,因此它代表了保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条件。对于环境功能来说,即使流量上平衡,也未必对环境没有影响,比如森林,从总量看,即使流入等于流出,也可能会有结构变化,比如人工林增加了,天然林减少了,总体看对森林生态功能仍然具有负面影响。水也是如此,流入的水量可能等于流出的水量,但如果包含了污染物,就会影响水体的质量。
从经济体系角度看,其基本特征是从自然索取资源,将废弃物排入环境,同样存在流入与流出,但常常采用“输入—输出”模式表达。这些输入、输出指标是将经济活动与对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排放结合起来,计算各种强度对比指标的基础,因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比如要计算万元GDP消耗的水资源、排放的废水,前提是必须掌握与GDP对应的输入经济体系的水资源量、从经济体系输出的废水量。
如果将焦点集中于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物质互换关系,可以看到,环境的流出的相当一部分是流入经济的,环境的流入的大部分来自经济体系的输出,由此在经济与环境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物质供应和需求关系。从整个物质流看,经济体系从环境提取资源,是环境对经济体系的供应、经济体系对环境的需求;经济体系对环境排放废弃物,经济体系变成了供应方,环境则属于需求方(可能是被动的)。
在环境对经济体系的资源供应、经济体系对环境的废弃物供应之间还有一个环节,即产品在经济体系内部发生的物质流动,构成另一对供应与需求关系———关于产品的供应与需求,供应者与需求者都属于经济体系。由于经济产品的供应要有一个生产的过程,而需求的目的是消费,因此经济产品的“供应—需求”模式常常以“生产—消费”模式来代称。
将经济产品的“生产—消费”与资源和废弃物的“供应—需求”前后衔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以经济体系为中心发生的物质流过程。其中,资源供应给经济体系,满足了经济体系对资源的需求;旋即用于资源性产品的生产,形成一连串基于产品的“生产—消费”关系,最终在生产和生活消费中转化为废弃物供应给环境,被环境所接受。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资源被充分地转化为产品,或者上游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能够继续得到循环利用,最终的废弃物排放就会减少。物质流核算所提供的物质投入、物质消耗等指标,就是对这个过程的直接表现。
以上模式大多是用于显示资源环境状况的。要想直接反映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必须将环境指标与经济指标结合起来进行指标设计。由此设计出来的指标大多采用两者对比求比值的方式,以集中表达二者之间的关联。有时称为强度指标,即从联系角度看问题,表示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二者联系的紧密程度;有时称为效率指标,即从利用角度看问题,表示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利用程度。如果动态地观察二者之间的关系,用两个增长率求比值,结果就是OECD开发的所谓“脱钩”指标,用于观察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变化之间的联系是否在逐渐弱化,经济增长是否在逐渐摆脱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反过来也就是逐渐减轻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
用于对比的经济指标有哪些呢?一是人口数指标,常常与资源总量、排放总量等指标相结合,计算人均资源拥有量、人均排放量等,比如人均耕地数、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是经济总量指标,常常与资源消耗总量、废弃物排放总量等指标相结合,计算单位产出的资源耗费或废弃物排放(逆指标),或者反过来,计算单位资源耗费或废弃物排放带来的经济产出(正指标),比如,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是一个废弃物排放强度指标,万元GDP能耗则是一个资源利用效率指标。需要补充的是,一提到经济总量,首先想到的常常是GDP,因为它可以代表整个经济总体的产出成果;但反过来看,有时可能会因为GDP过分综合,使所得到的比值难以提供较为具体的强度或效率信息。因此,在具体指标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需要选择一些具体的经济产出总量指标以及其他表现经济总规模的指标。比如针对水资源消耗,除了计算单位GDP耗水指标外,还可以针对农业灌溉这个主要用水去向,计算单位农田面积灌溉用水量。
在这个物质流动过程中,有几个节点是设计此类“关系”指标的重点所在。一是资源进入经济体系,要以不同指标反映资源的动用强度、转化为产品的资源利用效率;二是物质在经济体系内转化,应以各种指标表现物质在经济体系内的循环利用程度;三是废弃物被排出经济体系进入环境,要以不同指标反映废弃物的排放强度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以上提供了各种资源环境统计指标构造的模式。进行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实际设计,未必是僵化地遵循某一种模式,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灵活运用和混合运用不同模式。具体应用可能体现在各个专题指标体系的设置中,更体现在整体指标体系的设计中。
(四)资源环境统计指标的特点
与一般经济社会统计指标相比,资源环境统计指标具有显著的特性,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指标属于体现生物物理特征的技术数据,如地下水位及其变化、能源的储量及其变化、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含量或生物种类等。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相比,这些指标在统计特性上具有明显的不同。
第一,相当一部分资源环境统计指标是以仪表测度或实验室分析的记录为基础的数据变量,或者是根据绘图形式记录的地面测量和遥感成像得出的分析/综合数据,有时还伴随着明显的不确定性。比如耕地、林地面积与林木蓄积量、矿物储量等。
第二,资源环境统计指标常常是以空间分布而不是以人口分布为基础的,很少有像行政边界那样精确划分的自然空间单位。与经济社会统计指标之间常常存在空间上的不对应。比如,通常水资源统计是按照流域提供的,但用水的经济统计数据却是按照行政区划分类的。
第三,资源环境统计指标常常运用物理测量单位,不同环境构成部分之间常常难以找到同样的计量单位。没有公分母,所以常常缺乏指标综合方法和技术。
第四,许多资源环境的变化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其统计指标的统计时间间隔可能比一般社会经济统计指标要长得多,才能显示重大的环境变化。
应该说,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开发目前仍处于“不成熟”阶段,不同类别的统计资料的粗细程度、可得程度有很大差异,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补充完善。因此,当前任何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组成都具有阶段性,会随着统计开发程度的提高而不断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