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研究:法律经济学视角
- 席涛
- 821字
- 2020-08-29 21:44:14
一、刺激经济的短期对策
为了维持外部需求的稳定,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上调出口退税、下调出口关税、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大对外贸企业信贷支持以及人民币的小幅度贬值等。
为了扩大内部需求,一方面要刺激消费,另一方面要加大投资。为了刺激消费,不仅需要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和各种补贴提高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更应当增加公共支出,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支持,减少居民收入中预防性支出的比例,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在上述政策均难以奏效或者难以在短期内发挥作用时,政府主导的投资将成为必然的选择。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稳定外部需求的任务十分艰巨。欧美国家的经济难以在短期内走出衰退,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也不会迅速恢复到原有水平。消费的启动也无法一蹴而就。当经济进入下行区间,消费者信心必然大幅度降低,加上收入增速的下滑和资产价格缩水导致的财富效应,维持现有的消费水平已属不易,继续提高极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增加政府主导的国内投资,必然成为稳定经济的政策首选。基于这种逻辑,国务院通过的经济刺激计划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基建工程投资计划。
尽管依靠投资稳定经济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选择,但对这一政策取向的利弊应当具有清醒的认识。在短期内实现经济稳定的同时,过度依赖投资的经济政策会加剧中国经济原本存在的结构失衡问题,为将来的经济增长埋下更大的隐患。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投资(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在2006年超过50%,达到50.5%,此后除2010年相比前一年略有下降之外均保持了逐年递增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比重在2009年达到65.0%,在2012年达到70.2%,在2014年达到80.5%。[1]中国经济问题主要是由结构性和制度性因素造成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效果有限,“治标不治本”。因此政府应当把握政策实施的时效,一旦经济出现回稳迹象,即应及时改变思路,将关注的重点转向经济结构的调整。
注释
[1]参见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