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乡村振兴”:走出学校教育的局限

既然社会组织可以用“新木桶理论”的方式来推动乡村教育,那么在其他的教育扶贫和乡村发展领域行不行呢?一谈到教育,我们很容易将之局限于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等学校中的教育。随着知识爆炸,新科学、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终身教育成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教育扶贫来说,帮助贫困人群走出贫困不能仅限于学校教育,应该拓宽视野,扩大工作的范围。

我们最近又开始了更大规模、更大范围的试验。由民政部下面的一个公益枢纽机构“中国慈善联合会”牵头,我们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以及40多个关心乡村发展的企业和社会机构一起组织了一个新平台,即“乡村振兴委员会”。大家一起来策划与推动扶贫攻坚和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

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最缺的是热爱乡村,掌握了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新模式、新技术、新能力的人。这就需要低成本、大规模、高效率地培养大批的这样的能人。近年来,各地农村都涌现出一些乡村发展的好经验、好典型。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步,就是要广泛地、持续性地交流各种乡村振兴模式,培养大批致富带头人。

为此,我们正在筹建一个“乡村振兴网络大学”。这是一个大学,是大家学的大学。它既无大楼,也无大师,不卖文凭,也不给学历,听课完全免费。它以远程教育为主,课堂在手机上、电脑中、网络里。它能随时、随地、随性地使人们学习。它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乡村组织、产业发展、教育、文化、健康等,只要是对乡村振兴有用的内容,都有可能在上面找到。

第一批课程,我们在推动农村电商培训。返乡青年比较容易通过电商拿到第一桶金,因此电商成为他们返乡创业的好领域。我们还想把消费者动员起来,称之为消费志愿者,让大家多买点贫困地区的东西,以举手之劳帮助贫困地区脱贫。

总之,我们的理想是,在未来三年的扶贫攻坚中,在未来几十年的乡村振兴中,用“新木桶理论”把资源与力量整合起来的社会组织,可以更好地配合政府的发展规划,去解决大量的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这样,起步很晚的中国公益就可能跟我们的高铁一样,后来者居上,走到世界的最前列!


[1] 汤敏,国务院参事,目前在友成基金会工作。